新闻来源:眉山网
更新时间:2018-05-06 23:51:59
责任编辑:李泓莹
苏轼像。
中国苏轼研究学会会长周裕锴、《苏轼全传》编委会主任李吉荣、省作协原副主席徐康与《苏轼全传》作者合影。
《苏轼全传》主编宋明刚在首发式发言。
《苏轼全传》首发式现场。
眉山网记者 张玉
核心提示
北宋大文豪苏轼被誉为“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上第一大才子”,是“人间不可无一,难能有二”的旷世奇才。他集儒、释、道于一身,医学、饮食、天文、地理皆通,诗词歌赋、琴棋书画等方面皆有深厚造诣。
眉山作为苏轼的故乡,把保护和传承东坡文化,作为延续城市历史文脉的重点大文化工程,眉山人更有着传承东坡文化的义务和自觉。在眉山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苏轼全传》从2013年夏天开始酝酿,历经三年多的辛苦耕耘,于2017年出版,凝聚了苏轼遗址遗迹的东坡文化成果,为现代苏学研究留下了一笔宝贵的东坡文化财富。
为展现一个完整且符合历史真实的可爱苏轼形象,《苏轼全传》以史为本,大胆尝试以苏轼升迁和贬谪的时间为序,生活和工作的地域为界,分卷写作的独特体例,全方位、多角度地叙述他跌宕起伏、波澜壮阔的一生,是苏学研究领域的一项重要科研成果。
一
全景式再现
苏轼跌宕起伏的一生
《苏轼全传》集知识性和趣味性为一体,是对东坡文化一次别具一格的集中展现,文图并茂,装潢典雅,极具文、史研究和文化收藏价值,为东坡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提供了十分有价值的版本。
《苏轼全传》全书共15卷,300余万字,以苏轼的人生经历为主线,按苏轼为官和贬谪的时间为序,生活和工作的地域为界,事迹为脉,人文为髓,生动全面地诠释了具有独特生命历程的苏轼人生,以及他在跌宕起伏的一生中,始终保持高尚的人品、艺格和官德的丰富形象,真实客观反映了苏轼的政治生涯和艺术生活,乐观、旷达和情感丰富的精神世界。
全传涉及面广,切入度深,多层次、多角度客观反映了苏轼的政治经历和艺术生活,不仅倾注了苏学研究专家个人的探索成果,又凝聚了苏轼遗址遗迹地团体创作的智慧结晶。全传考证严谨、内容权威,全传既前后连贯,也可独立成册,反映苏轼在一地的政绩、文学艺术的创作生活、传说故事等,也能上下册连贯,形成苏轼史传研究的全景览胜,是苏学研究史上的杰作,也是传承弘扬优秀东坡文化的重要载体。2014年,《苏轼全传》被列为四川省社科规划研究项目。
二
眉山主导
历时三年多倾力打造
2013年8月22日凌晨,《苏轼全传》总策划人暨主编宋明刚在外地,酝酿已久的灵感来了,全传的框架在脑子里不停地游动,他立即翻身下床,打开手提电脑,记录下整体构想,大脑才初步安静下来。
此后,在通惠河畔,宋明刚同熊朝东、赖正和等眉山籍苏学专家喝茶聊天时,谈起全传设想,他们都认为,这是一个大工程大手笔。随后,宋明刚又到四川大学拜会中国苏轼研究学会名誉会长邱俊鹏、原中国苏轼研究学会会长张志烈、中国苏轼研究学会名誉会长曾枣庄等苏学泰斗,请他们喝茶座谈,亦得到了充分肯定,并提出很好的建议。
由此,由一个想法引起的文化行动牵头,正在三苏书画院悄然进行。为此,三苏书画院专门成立《苏轼全传》编撰委员会,为了体现全传高层次的格局和学术性,《苏轼全传》编撰委员会向各地苏轼遗址遗迹地文化局和研究会寄发《关于编撰“苏轼全传”的协商函》,告之有关事项,听取意见与建议,最终确定眉山11位作者和外省4地(徐州、常州、惠州、儋州)作者参与创作。
2014年4月25日,《苏轼全传》编撰委员会在眉山召开作者座谈会,专题研究《苏轼全传》的写作问题,重点是写作方法,注意事项,上下卷的衔接。为了方便沟通,编委会申请了与全传作者联系的专用QQ号与作者及时交流、传达编撰信息。对各卷提交的本卷写作提纲,编委会组织专题研讨,对于提纲反映出问题,无论是个性还是带共性的问题,形成共识后以“座谈纪要”形式发给作者参考。而在眉山的作者则定期集中举行座谈会,沟通创作中遇到的问题。逢年过节,编委会给全传作者发慰问函。初稿完成后,编撰委员会成立审稿小组,制定了审稿原则,然后将书稿提交给出版社。出版社进行审稿后,提交书面审稿意见,清样出来后,返给每个作者校对,签署意见返回。
三
眉山首发
全国影响巨大
春去秋来,经过三年多的苦心经营,《苏轼全传》终于面世了。2017年11月24日,由眉山市委宣传部,中国苏轼研究学会主办的《苏轼全传》首发暨赠书仪式在眉山三苏祠启贤广场举行,得到了苏学爱好者的一致好评。
《苏轼全传》一经首发,便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人民网、《光明日报》、四川新闻网等数十家主流媒体竞相报道,《光明日报》高度评价:“从历史的纵向度看,《苏轼全传》是厚重的;从横向度看,亦是开阔的。”
不仅如此,《苏轼全传》的影响还在继续发酵,《苏轼全传》儋州卷作者之李景新所著《桄榔载酒》获得2016-2017年度海南省文学界最高奖项“海南文学双年奖”二等奖。
苏轼遗址遗迹地还围绕《苏轼全传》展开了深入研讨。2018年3月20日,徐州苏轼文化研究会召开《苏轼全传》徐州卷《黄楼丰碑》座谈会,徐州市史学文化界的知名学者、苏学专家20余人出席了座谈会。与会学者一致认为,《苏轼全传》堪称苏学研究史上的鸿篇巨著、传世之作。该书主编宋明刚,调兵遣将,呕心沥血,立下了不朽之功。认为徐州卷《黄楼丰碑》是有史以来苏轼知徐州最全面最权威最有分量的传记,《黄楼丰碑》的出版为徐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留下一卷文化丰碑。三苏故里眉山在传承东坡文化方面功不可没。
四
表里结合
展现鲜活的苏轼
倾注了编撰委员会以及众多知名学者努力的《苏轼全传》,亦得到了苏学专家的高度认可。
“《苏轼全传》15卷,在结构、立意上的创新。”《苏轼全传》让曾枣庄有如沐春风之感,曾枣庄评价《苏轼全传》以史为里,以文为表,表里结合,以东坡人生为主线,以东坡为官和贬谪的时间为序,以地域为界,一地一卷(眉山、开封、凤翔、杭州、颍州、定州、扬州、徐州、密州、黄州、湖州、惠州、儋州、常州等),每卷都包含当地历史文化概况,东坡在此地的主要事迹,在此地创作的具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在此地创作的书法、绘画作品,在此地的主要遗迹遗址,在此地流传广泛的有关东坡的故事传说等,内容十分丰富,以此展现东坡的人生轨迹、人生追求、人格魅力、人性光辉, 同时注意史料真实性和可读性的结合,塑造出一个符合历史真实的苏轼形象。
令曾枣庄感动的是,《苏轼全传》的十多位作者,多数是六十岁以上的学者、作家,也有年逾八旬的老作家,还有二十多岁的年轻作者,由老、中、青作者共同完成。他以为,这种作者结构,虽会造成统稿上的难度,但一人一卷,一人一地的写法,反而让全书显得扎实,充满生气,对东坡这个人物,既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又有结合一时一地的纵深的把握。
对此,张志烈也给予了高度肯定,特地为《苏轼全传》题词:“华夏精义民族良知,萃于一身永启后昆。”
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片
序
《苏轼全传》经过眉山和多地作者的共同努力,终于成书了。这是一项重大的文化工程,是苏学研究的丰硕成果,亦是献给广大读者的一份厚礼。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
为苏轼立传,千年不绝。究其原因,他是一位可爱而伟大的历史文化名人,在中国和世界历史上有着巨大的影响与崇高的地位。著名作家林雨堂先生说过,“我若一提到苏东坡,在中国总会引起人亲切敬佩的微笑,也许这话最能概括苏东坡的一切了。”历时千百年,他的魄力与影响经久不衰,深深地刻在人们的心目中。
苏轼是伟大的文学家。在中国文学史上,苏轼博学多才,雄视百代,无论诗词文赋,还是书法绘画,都有极高的造诣。他一生给我们留下了200多万字的著述,其中包括2700多首诗,300多首词,还有一大批散文、书画作品等。所有这些作品,凝聚其思想精华,展现其丰富智慧与才气,均达到宋代文学艺术的高峰,为我国古代文化增添了辉煌的一页。
苏轼是杰出的政治家。在为官施政方面,他忠诚报国,改革求新,爱民惠民,不谋私利。特别是他把“民为邦本”作为执政理念,认为民众是国家的根本,要施仁政,帮民富。民众富强,国家就富强了。不管在朝中为官,还是在地方为吏,他都尽心竭力为老百姓服务,做了大量的好事、实事,使受惠的百姓永世难忘。
苏轼还是令人景仰的道德家。在为人处世上,处处体现出强大的人格力量。他积极用世,为澄清天下而献身;忠言谠论,直而不随;超然物外,旷达乐观。他一生仕途坎坷不平,遭受许多不幸和打击,但从未被痛苦与悲伤所压倒,而是随缘自适,随遇而安,做到不为世俗的祸福苦乐所牵绊,不为得失生死所烦扰,光明磊落,公道正派。他以他全部独特的政治、思想与文学艺术生活状态,塑造了高尚的道德与人格,集中体现了中国人的生存智慧和生命智慧,展示出灿烂迷人的人格魅力。
苏轼用自己的理念和实践、人格和事迹,雄辩地证明了自己是胸怀大志的理想主义者,积极向上的乐天派,伟大的文学艺术天才,老百姓最亲密的朋友。他将勤政爱国、关注民生的执政理念,改革求新、探索进取的执着精神,达观自我、超然物外的旷逸气质,热爱生活、诙谐的盎然情趣,闲适优雅、从容不迫的潇洒风度,完美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终于成就了一个可爱而伟大的苏轼,成就了老百姓心目中永恒不移的楷模和典范。在2000年,法国《世界报》组织评选公元1001年—2000年间“千年英雄”,全世界一共评选出12位,苏轼名列其中,是中国唯一入选的千年英雄。
千百年以来,苏轼的作品广泛传播,他的影响深入人心。苏轼这个人以及他的作品,作为一种长久不衰、富有强大生命力的文化现象,是值得大书特书、讴歌传颂的。在国内外,除了研究苏轼的专著与文章外,各类涉及他的文学艺术作品大量涌现。其中,为他立传的亦不胜枚举。有的传记撰写精彩,成为苏学研究中的宝贵财富。
从历史上特别是从当前看,为苏轼立传,大概有以下几种情形:有的从某个角度、某个方面进行叙述,重点讲他在某一领域的活动与贡献;有的从他人生的某个阶段进行勾勒,解析他人生最为精彩的部分;有的全方位讲述他的人生故事,展现他的人生道路以及对历史产生的影响;有的以纪传、品评、小说与纵论为一体的方式论述他,着重关注他个体生命强大的奥秘;有的则另辟蹊径,用图传的形式描绘他辉煌的一生,等等。这些传记,各有千秋,不乏优秀之作,从不同角度或层面上叙述苏轼,为人们提供了多种认识和了解苏轼的窗口。
而《苏轼全传》,则走了一条独特的道路,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大胆创新。它以苏轼的人生为主线,全方位,多角度地叙述他跌宕起伏,波澜壮阔的一生,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完整的和符合历史真实的可爱的苏轼形象,使人们受到新的启迪,获得新的感受。
《苏轼全传》有以下鲜明特点:
一是以时间为序。全传从苏轼的出生和入学写起,到他赶考、为官、被贬、重新起用、再度被贬……一直写到他逝世,叙述了他65年的人生历程。顺序完整,脉络清晰。
二是以地域为界。全传共15卷,从眉州始,依次到开封、风翔、杭州、颍州、定州、扬州、徐州、密州、黄州、湖州、惠州、儋州、常州等,一地一卷。一卷在手,既能了解苏轼在一地的情况,也能上下卷互相呼应,连贯缀其一副全景画面,整体展现苏轼的一生。
三是以事迹为脉。全传的每一卷,包含当地的历史文化概况,苏轼在此地的主要政绩,他在此地创作的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在此他的书法、绘画作品,此地的涉及到他的遗迹遗址,以及此地有关他的传说故事。内容丰富,文图并茂。
四是以人文为髓。全传以史为据,以史为本、以史为里、以文为表,表里结合,同时注重史料和文学性的密切结合,塑造出一个符合历史真实的苏轼形象。充分展示他极不平凡的人生轨迹,人生追求,人格魅力,人性光辉。
《苏轼全传》从历史的纵向度看,是厚重的;从其横向度看,亦是开阔的。
《苏轼全传》是苏学研究领域的一项重大研究成果。全传从2013年开始酝酿、策划、创作,历经三年多时间的辛勤工作和努力,终成正果。全传涉及面广,切入度深,真实客观反映了苏轼的政治生涯和艺术生活。强大的创作队伍中有年逾八旬的资深作家,也有二十多岁的青年才俊,不仅倾注了苏学专家个人最新的研究成果,又凝聚了苏轼遗迹遗址地团队创作的智慧结晶。在浩如烟海的苏学作品中,披沙淘金,不失为一套研究苏轼的力拔头筹之作。
《苏轼全传》的出版发行,对于传承东坡文化和弘扬东坡精神有重大的意义。我们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文明史,五千年来所形成的中华文化,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滋润了一代又一代人,塑造了一代又一代人。我们这个民族不管经过多少曲折艰险和大风大浪,不仅没有溃败,而且日益壮大,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我们几千年来始终集结在中华文化的伟大旗帜之下。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只有努力传承与弘扬传统的优秀的中华文化,才能进一步增强民族的向心力与凝聚力,推动各项事业的不断前进,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苏轼以其深邃的哲学思想、卓越的政治实践、辉煌的文学成就、丰富的人生体验综合成的东坡文化,正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中华文化艺术殿堂中的瑰宝。传承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传承东坡文化、弘扬东坡精神。《苏轼全传》的出版发行,为我们的传承与弘扬工作提供了十分有价值的版本,必将产生积极作用和广泛影响。
《苏轼全传》虽然在苏学研究和创作中进行了有益探索与尝试,取得了不菲的成效,但由于内容庞大,作者众多,可能存在种种不足之处。在已经形成的中华文化研究的澎湃潮流中,也只是一片浪花,是抛砖引玉之作。希望有更多的苏学专家和作者创作出更多更好的苏学研究作品来,共同为传承与繁荣中华传统文化而贡献力量!
李吉荣
2016年5月1日
(李吉荣:原中共眉山地区委员会书记、眉山市委书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