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
  • 站内

当前位置:

眉山新闻网

>

新闻

>

眉山新闻

北京“世园会”上的眉山文化元素

新闻来源:眉山网      

更新时间:2019-05-26 10:19:27      

责任编辑:雷尧


1.jpg

  游客们准备进入竹藤馆参观。记者 杨槐 摄 

2.jpg

  竹文化是国际竹藤组织园的一大特色。记者 王磊 摄 

3.jpg

  眉山元素为主的国际竹藤组织园。记者 杨槐 摄 

4.jpg

  眉山竹编惊艳“世园会”。记者 王磊 摄 

5.jpg

  国际竹藤组织园外景。记者 杨槐 摄 


  眉山网记者 王磊 王丽 熊莉


  4月29日,汇聚全球园林园艺精华的2019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以下简称“世园会”)正式开园。开园至今,眉山以自己独特的文化亮相“世园会”,将眉山的东坡文化、竹编文化和山水文化融入其中,惊艳了全世界。


  位于“世园会”园区中心位置,紧邻国际馆的国际竹藤组织园,展馆建筑面积约1200平方米,室外绿化景观面积约2000平方米,展馆充分融入了眉山东坡文化、竹编文化和山水文化。


  以竹为媒 联结世界


  眉山享有“中国竹编艺术之乡”和“国际竹编之都”的美誉,是国际竹藤组织的竹子技术培训基地。近年来,眉山加快推进竹产业高质量发展,着力建设美丽乡村竹林风景线,培育了竹编、竹纸、竹钢三大竹产业品牌。2018年,全市竹产业综合年产值突破60亿元。关于竹产业发展,眉山的目标是:力争到2022年,全市竹产业实现综合产值100亿元以上,建成以竹编、竹建筑、竹会展、竹研发、竹培训为特色的国际竹产业文化创意及融合发展先行区。


  “世园会”开幕式上,中外领导人共同出席“共培友谊绿洲”仪式时为树苗浇水的水桶就来自于“中国竹编艺术之乡”和“国际竹编之都”的眉山市青神县。


  不仅如此,国际竹藤组织园更是由国际竹藤组织和眉山市共同打造,将建筑、竹构、竹景观融为一体,是现代竹建筑领域的一次创新之举,也是对绿色发展理念的全新阐释,被誉为世园会“竹之眼”。


  远远望去,竹藤馆用独具匠心的造型烘托出“创意竹藤 五洲风景”的主题。充满韵律的竹材汇聚成流畅的拱形,天然材料裹挟着自然气息,建筑、竹构、竹景观浑然一体,给人以回归自然的舒适感。这个巨大的拱形在大地上形成一个灵动的明眸,表达了竹文化的精彩魅力,又形似“人之眉”,寓意“眉山与竹”在“世园会”惊艳亮相。


  慢慢走近,虽然还有一定的距离,竹藤馆大门上方“绿竹神气”几个大字便早已抓住眼球。而这几个字也精辟地总结了竹藤馆的神韵和特色。馆内,序厅、生态馆、人居馆、人文馆、生计馆、创意馆、终章厅、文创纪念品专区八大展区里,错落有致、清新典雅的布局让人耳目一新。从基础装修到取样于蜀中名山瓦屋山的主展台,眉山标识与国际竹藤组织符号同时呈现,散发出浓郁的东坡文化、竹编文化、山水文化。


  眉山是国际竹藤组织在东道国的老朋友和战略合作伙伴。本次“世园会”国际竹藤组织园展馆所展陈的竹灯笼、竹编画、竹制家具、竹纸等大部分来自眉山。据悉,国际竹藤园展示的来自全世界的3000多个竹藤产品中,眉山带去的竹产品就有平面竹编、瓷胎竹编、立体竹编等七大类、2000余件。耗时3年的《清明上河图》等国际精品在内的系列竹编、特殊工艺制成的“竹纸”、与爱马仕强强联手的瓷胎竹编均亮相国际竹藤园。


  除了各种精美的竹产品,竹编大师张德明、殷超还现场搭台,将竹编展示技艺“演”进了“世园会”,让游客近距离感受青神竹编的魅力,体验多样的竹编文化。


  5月16日,2019北京“世园会”国际竹藤组织荣誉日活动在国际竹藤组织园内精彩开幕。眉山以竹为媒,向世界展示了开放发展的崭新形象。


  6月中旬将举办的“眉山周”主题宣传推介活动,将全面呈现眉山特色文化、特色景点、特色美食、特色产品等。眉山积极筹备的一条长度超过80米的竹编龙,将在“眉山周”活动中舞起。


  眉山文化亮相“世园会”


  眉山是一个既古老又年轻的城市,最大的名片是苏东坡,最大的财富是生态环境,眉山世代传承东坡精神,坚持养“竹”之品格、做“竹”之文章、谋“竹”之经济,青神竹编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


  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眉山竹”已成为传播东坡文化的形象大使、展示生态文明的有效载体、联通世界的友好桥梁。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在国际竹藤组织园内,苏东坡的这首《於潜僧绿筠轩》吸引了嘉宾游客驻足吟诵,东坡生活馆更是将东坡文化发扬到了“世园会”,让更多的人了解东坡,了解眉山。


  5月16日,是国际竹藤组织的荣誉日,来自国内外的与会嘉宾前往“世园会”草坪剧场共同观看了“绿竹神气”主题文艺演出。演出分为国粹京剧与竹文化篇“竹韵悠长”、花文化篇“花香天涯”、亚非拉风情篇“精彩绽放”、绿色世界篇“织梦未来”四个章节。眉山选送的极富特色的文艺演出赢得了国内外嘉宾高度评价。


  苏东坡的咏竹古诗《於潜僧绿筠轩》朗诵将国粹京剧与竹文化篇这一章节缓缓托出,既表达了对竹的高度评价,也展现了眉山悠久的竹文化,更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相辅相成的良好寓意。而京剧锣鼓交响曲《将军令·三通鼓·杜鹃山花映春晖》也是立意巧妙,气势恢弘,“鼓乐齐鸣,欢庆世园”的生动画面,赢得现场阵阵掌声。古诗词的静、京剧的动完美地交融在一起,而这一静一动之间既彰显了竹子在世人心中的气节,也寓意着旺盛的生命力。


  川剧是巴蜀文化的典型代表,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颗璀璨明珠。伴随着欢快动人的音乐,身着川剧服饰的演员依次登台,来自眉山市文化馆的表演作品《川剧变脸》瞬间牢牢吸引了所有观众的目光。台上演员的精彩演绎、扣人心弦的变脸表演让现场响起此起彼伏的快门声,每次变化都能引来无数掌声,让现场嘉宾称赞不已。


  除了《川剧变脸》,眉山市文化馆选送的舞蹈《丝路花雨》充分展现了东方的韵味,巴蜀文化、中华文化被精彩也呈现在了国内外游客眼前。


  眉山为国际竹藤组织创作的歌曲《竹藤携手你和我》也在当天的演出中亮相。歌曲以丰富的信息量高度浓缩呈现了眉山特质、西部因子、国际元素,精妙融入世界园艺博览会的文化元素,高度契合了本届“世园会”主题“绿色生活,美丽家园”,被国际竹藤组织定为会歌。


  整场演出10多个文艺节目中,来自我市的朗诵、歌曲、舞蹈等各种形式的节目有8个,每一个节目都融入了眉山元素以及四川文化特色。极具文化特色的节目也成为眉山与全球紧密联系的重要载体。


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蜀ICP备09029749号-1 眉公网备:51140002000014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川)字第1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敬请告知!网友在本站发布的信息与本站无关或者不代表本站观点。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80003 联系电话:38166855 邮箱:msxwwb@163.com

川网公安备 51140202000199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