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
  • 站内

当前位置:

眉山新闻网

>

新闻

>

眉山新闻

三代、四人、三尺情!

新闻来源:眉山网      

更新时间:2020-09-09 17:04:35

责任编辑:罗思源


1951年,第一次全国初等教育及师范教育会议召开后,广大乡村掀起了办学热潮,外婆徐玉枝经过培训站上了讲台,成为第一代乡村教师。


1979年,父亲王洪洲以全县第2名的成绩考入眉山师范普师专业。三年后,回到杨场镇原代安村小,开始执教生涯。


1984年9月,父亲王洪洲认识了母亲李华琴,两人喜结连理,一直扎根基层从事教育工作。两年后,生下女儿王娟。


古井村小、金龙村小、骆坝村小……父母工作多次调动,杨场镇多个村小都留下了她童年的足迹。2014年9月,王娟毕业后进入仁兴小学执教。


外婆从教36年,母亲从教35年,父亲从教38年,王娟已站上讲台6年……三代人接力传承,像红烛一样,把最美好的青春时光奉献在三尺讲台,照亮了5000多名学生的求知路。


三代、四人、三尺情,超过半个世纪的教育传承故事仍在继续……


王娟一家人合影。


第一代教师徐玉枝:50年代踏上讲台

回忆艰苦岁月 白天上课晚上挑粪


9月7日,在丹棱县城一小区内,83岁的徐玉枝正拿着放大镜看书。家人说,她年纪大了,很多事情都不记得了。但问及她当年教书的情景,老人家的记忆却逐渐清晰起来。“1955年,村上派我去夹江师范学习,1956年7月,回来就在丹棱何场中心校教书。"


徐玉枝用放大镜看书。


50年代初期,举国上下百废待兴,第一次全国初等教育及师范教育会议召开后,广大乡村掀起了办学热潮,徐玉枝等一批受过教育的年轻人经过培训成为乡村教师。


“我19岁开始教书,一个人包一个班,语文、数学、劳动,体育什么课都要上。”徐玉枝回忆道,  那个年代,虽然物质条件艰苦,但大家都是一腔热血——白天上课,晚上加班挑粪浇菜,有时候上午上半天,下午就要上山砍柴。农村很穷,学生出来读书不容易, 班上的孩子,无论成绩好坏,她都带着手电筒,翻山越岭去逐一家访。“有时候遇到特别偏僻的山路,我就一边走一大声唱歌给自己壮胆。”


1979年,徐玉枝调到了杨场镇徐坝小学任教。“一周上6天课,我住在学校,周日休息一天就回家。”徐玉枝说,当时一个月工资20元钱,家里买不起手表,又担心上课迟到,每次从学校返家都要背着钟回来,第二天一早又背着钟返校。"早上5点多起床,煮早饭,喂孩子,收拾完毕,一根背条把娃儿背上就出发,不管大风大雨,都要按时抵达学校。


那时候,村里都是泥巴路,遇上下雨天,地上的泥泞经过很多人反复踩来踩去,粘性堪比糍粑。徐玉枝记得最清楚的是,有一次连续一个月下雨,穿了一个月的雨鞋,好几次,脚陷在泥泞里,使劲一提,鞋子都扯烂了。“条件艰苦,也有娱乐。”师生们最期待的,就是学校操场放电影。就像过节一样,热闹得很,多远的学生都来看,老师还帮学生扎火把,让他们看完电影打着回家。


从五一村小到金龙村小、徐坝村小……徐玉枝一生都专注在乡村教育上。19岁踏上讲台,到55岁退休,36年的时间,她教过的学生上千人。在她的影响下,她的女儿李华琴、孙女王娟都成了丹棱的乡村教师。在超过半个世纪的时间长河里,一家人用接力棒似的方式,诠释着教育工作者的情怀。



第二代教师王洪洲夫妻:改革开放初期开始从教

身处偏远农村 见证教育环境大变化


“琴!我走了哈,下午你要记得去接孙孙儿哦。”9月7日清晨7时,丹棱县杨场镇中心小学老师王洪洲同往常一样,与退休的妻子李华琴道别后,斜跨肩包,骑上摩托车出了门。“早点去学校,去守一下学生娃娃们晨读。”


今年57岁的王洪洲,1979年参加考试,当年他以全县第2名的成绩考入眉山师范普师专业。1982年,年仅19岁的王洪洲毕业后回到杨场镇原代安村小,成为一名乡村老师。38年来,他一直扎根基层,先后在杨场镇原代安村小、徐坝村小、骆坝村小、金龙村小、古井村小等地任教。


王洪洲正在备课。


“当时村小的环境真的很艰苦,每天早上要步行近10公里山路到达学校。每个年级实行‘包班制’,语文、数学、体育、美术等科目都由一个老师上,而且每天5节课,学生和老师中午都不吃饭,一直到下午2点放学。”王洪洲回忆说,“教室全是泥坯土墙房、地面到处坑坑洼洼、窗户全是白纸糊的……遇到下雨时,外面下大雨,室内下小雨。”


正值改革开放初期,村里很多有知识、有文化的青年,都选择了到沿海地区去务工。尽管条件很艰苦,但王洪洲从未有过放弃的念头。“我能考上师范,成为‘科班儿’老师,全靠我们村里的老师和邻居们的悉心教导。我要是再走了,也对不起父老乡亲们的期望。”


1984年9月,王洪洲认识了同在杨场镇任教的村小老师李华琴,两人都是乡村教师,在进一步了解后,互生好感。“华琴出生教育世家,她的母亲徐玉枝老师一直在我们杨场这一片教书。华琴是1979年初中毕业的,后来被安排工作,也在杨场镇境内的多所村小教书,所以我一开始就很仰慕他们一家人。”而后两人喜结连理,并一直扎根基层从事教育工作。


王洪洲与妻子李华琴。


从大铁门、小教室到新校舍、现代化教室,从长满杂草的草地到宽阔的操场、红色的跑道,从零散的训练室到先进整齐的装备……王洪洲夫妻俩见证了丹棱农村教育的发展。“教育的发展是随着经济而发展的,尤其农村教育反应了基层翻天覆地的变化。”王洪洲说。


两年前,李华琴从杨场小学退休,回顾这几十年的教育生涯,她感触很深。“从事基层教育虽然很苦很累,但每当看到山里的孩子们,通过刻苦学习,最终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我就觉得这辈子真的是值得的。”


王洪洲正在讲课。


“华琴是退休了,我还有两年多,我给学校领导一直的表态就是:只要我还在岗一天,我的课一节都不会缺席,我也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教育好我的每一位学生,站好最后一班岗,将这一届学生送达彼岸。”王洪洲说。



第三代教师王娟: 2014年成为老师

从小耳濡目染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清早听到公鸡叫,推开窗门迎接晨曦到……”9月7日,丹棱县中隆小学教学楼2楼,一阵悦耳的钢琴声伴着整齐的童声飘出教室,音乐教师王娟正一边弹琴一边带领孩子们唱歌。今年34岁的王娟,从小在教师家庭长大,对乡村校园有一种特殊的情感。


“小时候,教师办公室是我待得最多的地方。”那时候,王娟的父母在杨场镇的各乡村小学教书,2岁的王娟就跟着辗转,古井村小、金龙村小、骆坝村小等地,都留下了她童年的足迹。在王娟的记忆里,白天父母都围着学生忙碌,晚上夫妻二人挑灯批改作业,很少有功夫辅导自己。后来恰好读到了父亲所教的班,也没有受到特别的“照顾”。“他对所有的孩子都一视同仁,我和同学发生矛盾,父亲还会先批评我。"


家里的教案和书架成了王娟探索知识奥秘的“第一扇门”。她时常偷偷地拿着教案站在小凳子上,一板一眼地学父母教书。渐渐的,一颗小火种埋进了王娟心中。升学考试时,王娟毫不犹豫填报了乐山师范学院音乐专业。“当时只有一个念头,和爸爸妈妈一起继承外婆的衣钵,继续教书育人。”王娟说,至今她都不后悔这一选择。


2014年9月,王娟毕业后进入仁兴小学执教,后又调至中隆小学。与外婆和父母辈的“包班”不同,现在学校早已经实行分科制,根据所学专业,王娟成了一名音乐教师。


“80年代乡村小学上音乐课,就是教孩子唱歌跳舞,到我们这一代,内容就丰富多了。”王娟说,现在上音乐课,不仅要带孩子们欣赏优美的音乐作品,认识体验马头琴、长管等中外乐器,还要教基本的乐理知识,掌握音乐的旋律、节奏。


王娟在课堂上与学生互动。


知识更丰富了,教具变化也很大。80年代,王娟的爸爸妈妈经常到处找挂图之类的,制作展示教具。而现在,网上电子资源很丰富。“只要花点功夫,就能结合教材制作成精美的PPT,用教室里的投影仪一放,既直观又全面,学生理解起来更直观。


过去教师的生活条件很艰苦,大家都住在学校简陋的公房里。到了王娟这一代,基本都在城里安了家。每天早上6点,王娟起床收拾好,就骑着摩托车从丹棱县城出发,不到30分钟就抵达学校。她除了担任三个年级的音乐教师外,还是一个班的班主任,同时兼任学校德育主任、少先队辅导员,每周负责策划安排学校活动等。每天工作繁杂,等王娟把所有事情处理完,往往下班就已经下午6点多了。


教材、教具在变,责任传承不变。一天10多小时花在学校里,王娟基本没时间照看自己的两个孩子。有时候遇到调皮的学生屡教不改,王娟十分头痛,饭桌上提起,家里几位老教师纷纷“不吝赐教”——“对这样的学生,要有耐心。”“当老师,必须要真正吃得苦”,在大家七嘴八舌的鼓励安慰中,王娟很快又“满血复活”起来。


记者手记

在坚守与传承中,我们看到了这个教育家庭,虽然每个人都身处不同年代,但他们却有着共同的职业理想:做一名平凡的老师。 也许对他们而言,教师不是一种职业,而是已经渗入他们生活的基因,延续着几代人对教育的热爱和执着。


王娟的外婆从教36年,母亲从教35年,父亲从教38年,而王娟从教已6年……三代人接力传承,像红烛一样,把最美好的青春时光奉献在三尺讲台,照亮了5000多名学生的求知路。


现如今,随着镇上外出打工的人越来越多,王娟与父亲的肩上又多了一份责任——要让留守娃健康成长。“随着乡村学校条件显著改善、教育公平不断推进,每一位留守儿童都可以通过努力完成‘逆袭’。”王娟说,“我们要做的就是用关爱点燃了他们的梦想,释放了他们身上所蕴藏的巨大潜能,让他们仰望星空,并且愿意为了星空之梦而脚踏实地奋斗。” 


三代、四人、三尺情,教育的传承绝不止三代,还会有更多的人投身教育,用坚守让教育更有温度、更具色彩。


扎根基层育桃李,初心不改谱芳华。在我市,还有成千上万名教师扎根基层、默默付出。教师节来临之际,让我们由衷的道一声:老师,你辛苦了,节日快乐!愿你们在莘莘学子的深情祝福里,回忆起教育生涯中点点滴滴的美好;愿你们在“尊师重教”的暖风吹拂中,感悟人生价值,增添执教热情和力量。



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蜀ICP备09029749号-1 眉公网备:51140002000014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川)字第1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敬请告知!网友在本站发布的信息与本站无关或者不代表本站观点。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80003 联系电话:38166855 邮箱:msxwwb@163.com

川网公安备 51140202000199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