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来源:眉山网
更新时间:2019-06-13 08:35:09
责任编辑:罗思源
最美的担当
柴康杰
我是来自彭山区江口镇双江村的第一书记柴康杰。“到广阔天地的农村去”,这是当年我的父辈那个年代的豪迈誓言。斗转星移,当我在脱贫攻坚的路上砥砺奋进了两年,才深深地明白:这是一份多么珍贵的记忆,这是一份多么美好的担当。
故事要从2017年5月说起。“柴书记,去年村里送我的一批鸡苗,我都喂亏本了,下回还是给点现钱更实在。”贫困户老李向我发牢骚。“我家的米和油已经吃光了,什么时候再送些来?”宋大爷更是开门见山……一路走访,我发现村里的贫困户大多缺乏自力更生精神,等靠要的思想非常严重。以前简单直接的送钱送物方式,不仅无法实质性地改变他们贫困的面貌,甚至助长了他们某种懒惰思想。
那天回家,我辗转反侧,真切地感受到压力和责任。
经过一段时间的深思熟虑,一个点子在我心中逐渐成型:在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中成立“五员扶贫服务队”——就是选择贫困户担任环保员、巡山员、巡河员、综治员、规划监督员,组织他们定期开展环境综合治理、地质灾害隐患排查、治安巡逻等工作,适当向他们发放劳务补贴。
此后,这项工作持续开展,不仅大大提高了贫困户干事创业的积极性,更提升了他们的责任感。而经过不懈努力,2018年,我村被省委省政府评为省级“四好村”。
去年6月28日夜晚,一声霹雳把我从睡梦中惊醒。听见窗外如泼如倒的暴雨声,我不由大喊一声:“坏了!”身边的妻子和孩子吵醒了,5岁的儿子问我:“爸爸,你要去哪里?”我摸摸他的小脸说:“你好好睡觉,有人需要爸爸去保护。”孩子疑惑地问:“打雷下雨了,你怎么不在家保护我和妈妈?”我无言以对,却容不得多想,赶紧驱车到村上和村干部在大雨中开展灾害排查。
那次特大暴雨,造成我村部分路面垮塌、桥梁出现重大安全隐患、部分群众房屋出现轻微损毁、树木倒塌阻碍交通。我带领村两委同志马不停蹄开展救援。正当我分身乏术、疲惫不堪的时候,我们的“五员扶贫服务队”和部分群众来了,大家自发组织清理路面障碍物,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帮助修补漏雨房屋……那一刻,我泪眼朦胧。我知道:我和这个地方已经紧紧地融合在了一起。我也深深感受到,“第一书记”这个称呼,不是官职,不是荣誉,不是镀金,也不是前程,而是尽不完的责任,无怨无悔的执着,永不言弃的勇气。
携手脱贫攻坚 共书青春华章
黄凯丰
我叫黄凯丰,是来自丹棱县丹棱镇人民政府的一名工作人员。
朋友,你说对时代有信心,但心中常有“两个小人”在斗争,一个叫“梦想还是要有的”,另一个是“算了,凑合着过吧”。常在自我勉励,也总是自我否定,最希望生活有准心,却常常有心无力。我们不妨回头看看。
90多年前,嘉兴的一个阴雨天,在南湖的一艘小船上,一轮红日正在冉冉升起,照亮中国革命的前程。
1977年,一个年轻人参加完高考,日记写到:我刚好踩在了时代的鼓点上。今天的你,是否听到了新时代更加强烈的鼓点?
40多年前,有一位老人坐上日本新干线说,“就感到快,有催人跑的意思。”从此,一个国家在这位总设计师的领航下推进改革开放,拼了命追赶。你应该猜到了,这是中国。如今,它已经来到了世界舞台中央。
当年,舍身炸碉堡的是青年,智取威虎山的是青年,勇闯北大荒的是青年,撑起航天梦的是青年。今天,脱贫攻坚,是历史给出的命题,2020年,中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很近了;2035年,中国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一眨眼也能到。那时的你我多少岁?会在做什么?以此倒推,我们青年干部今天的历史使命又是什么?
虽然我是前年9月才来到丹棱工作,但丹棱党员干部在脱贫攻坚中给我留下的印象绝非短短的时间能够衡量。
蒋天勇,省定贫困村丹棱县张场镇岐山村第一书记,2016年7月,暴雨来袭,他带领乡亲不分昼夜抗洪抢险,家中父亲却在这时突发心脏病,面对忠孝的艰难抉择,蒋天勇含泪坚守抗洪第一线。这,是一名扶贫干部的责任。
上周,我以乡村振兴文化志愿者的身份前往廖店村,正巧碰见廖店村第一书记肖俊杰在带队建设村道,我拍下了这幅图片。一旁的乡亲告诉我:“肖书记是宜宾人,还是大学高材生,但在廖店这两年,我们早已把他当作自己人。”不是所有有梦想的人都在北上广,也不是所有在小城市的人都黯淡无光。这,是一名扶贫干部的担当。
同样,今天,我们丹棱还有大部分党员干部为了脱贫攻坚,正顶着烈阳,耐着酷热,奋斗在张场,在顺龙,在昭觉,在金川…奋斗在脱贫攻坚的第一线!这,就是一群驻村扶贫干部的实干精神!
搬出来的精神
周毅
我是来自市中级人民法院的周毅。我为大家讲述的是仁寿县龙正镇东方红社区第一书记郑思静的故事。
2015年8月,是郑思静驻村的第一个月。一天深夜,狂风暴雨肆虐作响。住在东方红村的郑思静被惊醒了,彼时,他的脑海里不断闪现出村里特困户姚仕元家低洼的地势和摇摇欲坠的茅草土坯房。在此之前,郑思静已经多次去到姚仕元家中:一家三代人挤在破败不堪的房屋里,家徒四壁、人畜混居的情况令他焦心不已。但是不管怎样做思想工作,姚家人对这个当时新上任的驻村书记不信任,年近古稀的老人不愿意搬离安了大半辈子的“窝”。
岌岌可危的房子、行动不便的老人、嗷嗷待哺的孙子,郑思静不敢再想,他迅速翻身而起,骑上电瓶车就直奔姚仕元家。风雨中,姚家的土屋已经漏雨进水,随时面临垮塌危险。郑思静打着手电筒冲进电路已中断的黑房子,一手搀扶起老人,一路蹚过快没膝的水,一步一个脚印地把他们成功转移到安全地带。
这场暴风雨,让东方红村19户特困户中的部分房子出现倒塌。老人们的眼泪让郑思静坚定了一个决心:不能再让这些特困户住危房,必须特事特办提前落实易地搬迁政策。
但这块脱贫攻坚战中的硬骨头,一开始就困难重重。牵涉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问题很多。郑思静积极发挥法院干警说理明法的专业优势,到安置点向群众宣讲政策,去田间地头为群众答疑解惑,在施工现场为群众讲解搬迁规划……面对搬迁群众亲属之间的赔偿款、宅基地等矛盾纠纷,他不厌其烦地深入调解,运用法院诉非衔接机制,召集双方当事人协商,解释财产所有权、继承法,情理相济,真正将“眉山经验”实践到了最基层,保障了项目的顺利推进。他时常说,该讲的政策我们要毫无保留,所用的材料我们要仔细检查,建设的质量我们要认真监督,不能让群众事后对我们指指点点。
2016年12月,东方红村易地搬迁户全部实现按期入住。不少群众感慨地说,“做梦都没想过,这把年纪还能住新房子。这第一书记,是干实事的!”
从2015年到2018年的四年间,郑思静和村社干部一道,协调争取到道路硬化、建设美丽新村、实施农村安全饮水等惠农工程支持,帮助发展种养殖业,解决本地和异地就业……一个个星夜兼程、一次次敞开心扉、一份份帮扶措施,东方红村的发展热情被激活了。2015年,该村实现摘帽,2016年实现“一低六有”“一超六有”,2017年实现全面达标,2018年实现村改社区。
腊肉背后的故事
曾西莲
我是来自洪雅县委组织部的一名扶贫干部。先说说我吃过的一份腊肉吧。主人是易地搬迁的“钉子户”,叫史明全。他家原本在山顶,远离村道,破烂不堪,安全隐患很大。为此,村上把他纳入第一批易地搬迁计划,但却被他断然拒绝。
2017年,眼见村里其他搬迁户陆续住进新房,史明全心动了。他找到我和村两委,强烈要求搬迁。然而,当村里再次启动搬迁计划,正干得热火朝天时,他却又变卦了。那天我上门去劝说,史明全神神秘秘地说,“小曾啊,不是我不愿意搬,这新房子设计不合理,都没有堂屋,我住不惯。”随后,以各种理由不配合搬迁。
指标已经争取到,搬迁工作遇到最大阻碍,任我们跑酸了腿、磨破了嘴,史明全依然不为所动。组工干部抱定打“持久战”的决心,不分白天黑夜、不管刮风下雨,只要史明全在家,就轮番上阵。终于有一天,在第58次的劝说之后,他对我说:“算了算了,小曾,我搬我搬,成天来找我,你们不烦我都烦了。”
史明全搬家那天,邀请我们去吃饭。饭桌上大家十分感慨,说起这三年来的日日夜夜,笑着笑着眼眶就红了。史明全一边招呼大家吃饭,一边大声说,“快尝一下我家的腊肉,好吃得很,多吃点!”说真的,那是我吃过最难忘,也是最好吃的腊肉。
另一份老乡送的腊肉,同样让我们记忆深刻,更觉骄傲。贫困户万良全靠发展养殖业摆脱了贫困,2017年底的一天,大家如约到万良全家购买山羊和土鸡,乘他不注意,偷偷在他房间里多放了500块钱。但当我们回到县城时,却发现车里除了山羊和土鸡,还多出了两块腊肉,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会心地笑了。这个万良全,还搞“买一送一”?我们给他打电话要把腊肉退回去,他却急了,说:“你们帮了我那么多,我现在有钱了,送块腊肉都不行,是不是瞧不起我们老百姓?”没办法,我们只好收下了这块腊肉,也收下了这份沉甸甸的老乡情。
木门上的那些正字
杨悠悠
那是一个寒冬的下午,我跟着第一书记走访一位贫困户。好不容易走到贫困户家,进门时却一脚踩滑摔倒了。我又羞又气,大声问道,“怎么不开灯啊?”
此时,一个略带沙哑的男低音在耳边响起:“姑娘,不好意思,我家还没有通电,摔痛了吧?”我一愣,眼前是一个还没我高的老人,他满眼歉疚地看着我,“你看你这鞋都打湿了,拿去擦擦。”我愣愣地接过他手上已经分不清颜色的帕子,借着煤油灯微弱的光,看到桌上有两个小碟子,一碟豆腐乳,一碟腌菜,一旁还有半碗清汤稀饭。
说实话,我这是第一次看到煤油灯,那颤悠悠的火苗倒映在墙上,一跳一闪,仿佛在责怪不谙世事的我。老人不停地说着道歉的话,让我羞愧至极。而那家里凹凸不平的地面,也让我第一次知道什么叫“地无三尺平”。
老人是年近七旬的王显德。他和儿子思维都不灵活,家里大小事都需要他身患重病的老伴安排。儿子娶了一个有残疾的外地媳妇,一家四口,非残即病,常年负债,就靠种几亩水稻糊口,百年旧房,更是摇摇欲坠……看到这些,我不知所措。
面对我们的“突然造访”,大爷一个劲儿地请我们吃饭,我们能吃吗?从进门到离开,我没能给他们带去半点帮助,他却真诚地先后说了七次“谢谢”。七声“谢谢”如重锤砸在我的心上。而更让我惊讶的是,大爷说起未来时的激情和希望:“我想砌一个猪圈羊圈,我这身子喂猪还行,卖掉后就有钱了……”听着这些充满希望的话语,看着他蹒跚走向小木门的背影,我眼眶一热:这次调研,值!
接下来,我们市县乡三级联动。市委副书记入户慰问;县委书记指导绘制住房图纸,县畜牧局帮助硬化入户水泥路,修建标准化猪圈羊圈。当梦想照进现实,王大爷老泪纵横地说,我们家修房子,干部们来了32次,感谢党和政府!
我很诧异,老人怎么会记得这么清楚?在我的追问下,老人告诉我,数门上有几个正字就知道了。原来,干部每来一次,他都会用木炭在门上画上一笔。
这是记录,也是感恩。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这位善良朴实的老人用最原始的方式,记下了一笔笔真情。那副正字图,从此刻在我的心间,比我见过的大师丹青名作,还有绣娘巧夺天工的绣品,都要美丽。
邱建 黄桂云 廖文凯/文 眉山网记者 杨槐/图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