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来源:眉山网
更新时间:2019-06-03 10:00:36
责任编辑:罗思源
【核心提示】
家庭,是社会的基础细胞,家庭文明是社会文明的缩影,反映着整个城市的文明程度。文明家庭的创建,是正能量的充分体现。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家庭文明建设,积极引导家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开展“最美家庭”、好家风等评选活动,牢牢抓住家庭主阵地,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家庭成员文明素养,以家庭的文明建设夯实城市文明和谐的基础,有力推动了全市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经过宣传发动、筛选把关、社会公示等环节,我市评选出了20户“文明家庭”。这20户文明家庭当中,有比翼双飞、爱岗敬业的奋斗奉献之家;有尊老爱幼、互敬互爱的文明之家;也有相濡以沫、患难与共的和睦之家……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相信这些文明家庭一定会用质朴的亲情和优良的家风感染和带动身边更多的人。
【热心公益】
邵清华:大家幸福,小家才安康
在东坡区三苏乡东馆村所有村道组道中,有条不起眼的组道。这条组道,位于偏僻的丘陵地带,只有千米长。然而,就是这条组道,连接起了当地农户脱贫致富的希望。
2012年至今,东馆村3组农民邵清华一家义务出资、免费投劳,修路护路,在当地传为佳话。因为他的善举,山上的果园连成了片,每到采摘季节,山下的客商就排成了长队。
“受运输条件制约,山上的果园一度成为鸡肋。为打破阻碍,我下定了决心,就是不建新房也要先把路修好。”说起修路初衷,邵清华充满感慨。
东馆村地理位置偏僻,经济基础落后,尤其是邵清华家所处的白堰坡片区山上,是全村最穷的一个死角,交通闭塞,出行艰难,住户稀少。原来在这里居住的7户人家,先后搬迁外出落户的就有5户,只有邵清华和另一农户至今还“赖”在这山旮旯头苦熬。不过,山旮旯也有山旮旯的优势,这里的荒山坡多,可开发利用潜力大。“我之所以没有往外搬迁,就因为看到了靠山致富的希望。”邵清华说,他通过用承包地与别人互换的方式,将房屋对面山上的15亩荒坡全开垦出来种了椪柑树,部分投产后,产量达到2万公斤以上。
“没想到,运输困难让我吃了大亏。”邵清华说,从房后的组道到对面山坡上的果园,沿途要经过深河沟,还要爬坡过坎。因为路不畅通,让前来看货的客商望“路”兴叹,不是摇头就走,就是把价格砍得很低。
“不突破运输难的制约,再多的果树、再好的品种也卖不上价。”邵清华与爱人邵福秀痛下决心,即使砸锅卖铁,也要从果园打出一条路来。可是,由于果园效益连年不佳,全家又无其他收入来源,按工程造价预算,修成泥混石路也要10多万元,夫妻俩没有那么多钱。此外,如果把积蓄用来修路,原来打算改建新房的计划就要落空,这可如何是好?
“起初,我们也想过,在这片山上还有几十户人种有果树和巨桉,要不动员他们也出上一部分钱,修路资金缺口不就迎刃而解了吗?”邵清华说。后来,夫妻俩又觉得不妥,这些农户虽然在山上种有水果和林木,但收益同样很不理想,加之他们居住地离这里较远,平时通行较少。经过反复考虑,邵清华夫妇毅然决定,所有修路费用由自家承担,让大家通行运输都方便,也就有了这几年“愚公”修路的故事。
从2012年以来,按照筹集一点钱就修好一段路的思路,邵清华先后对这条路进行了3次施工,累计投入资金6.48万元。2015年秋季,邵清华追加资金4万元,把这条路从山脚修至山顶,使通行长度达到1000米,总计投入达到10.48万元,同时,挖了一口蓄水凼,彻底解决了多年的运输难和缺水浇灌难。此外,每年雨季过后,他还会出资对这条路进行维修养护。
据了解,包括邵清华家在内,山上的果园有80亩,另外还有巨桉70亩,涉及46户人家。这几年,路修好了,其他村民也跟着受益了。
采访中,记者走进邵清华的家里,只见土砖瓦房十分破旧,家具没有一件像样的。修路的钱足够修建新房了,为啥不建新房却修路呢?邵清华是这样打算的:住新房虽然舒适,但不能带来收益,最终还是受穷,而修好了路就能致富,然后再治旧“窝”建新房。
“这几年断断续续修路,终于从果园坡下修到了坡顶。交通好了,就能使果林产业多生钱,让乡亲们更快致富。”邵清华说。
【敬业诚信】
刘国基:手撑讲台上课,多年坚守在讲台
作为东坡区永寿高中的一名化学教师,刘国基自从10多年前罹患痉挛性截瘫、继发性脊索侧索硬化症后,便拄着双拐、坐着轮椅,与病魔博弈。即便这样,他仍日复一日地双手撑在讲台上坚持讲课,风雨无阻。
1992年,从乐山师范学院毕业的刘国基,带着优秀大学生的荣誉成为东坡区永寿高中的一名化学教师。
出身农家的刘国基对“知识改变命运”有着切身体会,决心干好教书这门良心活。从走上讲台的第一天起,他就认真备好每一堂课,上好每一节课。他单身宿舍里的灯,是全校亮得最早、熄得最迟的。1994年,参加工作仅两年的刘国基就担任了班主任。他每天6点钟就起床,跟学生一起晨练,晚上10点半,守着学生安寝后,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备课。
学生学习、生活上的困难,刘国基全力帮助解决:每个周末,他将家境贫寒的学生带到自己家改善伙食;课堂上,他是一丝不苟的严师,课堂外,他是学生们的知心朋友。坚守讲台20年,因为刘国基,永寿高中化学高考成绩长期位列全区农村高中第一名,刘国基本人也多次获得“优秀教师”和“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
天有不测风云。正当在讲台上大展身手之时,刘国基发现自己的腿脚有了毛病。2000年5月12日,他终于无法站立了,含泪暂别讲台。华西医院给出了“痉挛性截瘫”和“继发性脊索侧索硬化症”的结论。这种病在国际医学界是尚未攻克的难题,患者存活超过5年的比例不到75%。
面对艰难,他对自己说:“命运只是跟你开了个玩笑。它不能阻止你热爱生活,不能阻止你承担责任。不管病情有多严重,你都要坚持,直到没有力量站立的那一天。”想着讲台下一双双渴望的眼神,刘国基从绝望的泥沼中挣扎出来,不顾医生的忠告重返校园。在永寿初中任教的妻子唐慧擦干眼泪,支持丈夫的选择,每天晚上准时等在教室门口接他回家。
回到学校,刘国基主动担当起高中2005级化学课的教学和班主任工作。因为行动不便,也不愿意使用轮椅,从家到教室不过300多米的距离,常人几分钟就可到达,但刘国基要艰难地“走”上15分钟。所以他每次上课都要提前20分钟出发,从未迟到过一分钟。
付出与收获总是成正比。2005年,刘国基被评为四川省优秀化学竞赛指导老师。2008年,又被评为永寿镇优秀共产党员。虽然行走越来越不方便,可他在教育路上迈下的每一步都很坚实,很执着。为了帮助他恢复健康,2010年暑假,他的学生王志新接他到上海就诊,医生建议他进行干细胞移植,费用20万元,疗程3年。“这么长时间,学生怎么办?我不能丢下他们。”刘国基立即决定放弃治疗。
回到学校的他,继续投入工作。只有每年暑假,他才会抽出时间去华西医院治疗一段时间。
2012年,由于病情越来越严重,刘国基接受了坐轮椅的现实。但他总是把轮椅放在教室外,用手支撑着黑板或讲台“站”着上课。腿虽然痛,但他讲课时总是激情满怀。
后来,由于身体实在无法承受,刘国基告别了心爱的讲台,转而从事教研工作。刘国基说:“不管用什么方式,既然病痛无法治愈,就在自己还有一点能力时,多为学生做点事。”三尺讲台,谱写了他的无悔人生。而在他的熏陶下,妻子、子女在工作中也十分爱岗敬业、忠于职守、甘于奉献。
【平等和谐】
杨燕:十四年如一日,精心照顾瘫痪丈夫
“像杨燕这样心肠好、敢担当的女人不多见。要不是她细心照顾,彭朝友可能早就不在人世了!”这是邻居的评价。“我们一个家庭都离不开她,她要照顾我的儿子、要照顾我的孙子,还要照顾我,真的很辛苦。”这是公公的评价。“这辈子与她做夫妻是我的福分,要是没有她,我活不到今天。”这是丈夫的评价。
漫长岁月里,为了给丈夫治病,她家欠下高额的外债;为了照顾丈夫,她从未离开家一整天——她就是洪雅县余坪镇金星村农妇杨燕。她始终坚守着结婚时“不许变心”的誓言,十多年如一日照顾瘫痪丈夫彭朝友。
走进杨燕的家中,光线昏暗的室内,除了一张木柜和一台旧电视机外,再没其他像样的家具,但地面扫得干干净净。50岁的彭朝友无力地躺在床上,杨燕为他放了尿袋后,又帮他进行身体按摩。
当记者问起杨燕和丈夫的结婚日期时,她想了想,又笑了笑:“我记得不太清楚了,要问问他,他记得比我清楚。”果然,彭朝友立马就答出了结婚日期。两人于1991年组建家庭,1993年有了一个可爱的儿子。两口子都是勤劳的人,彭朝友还会些技术,日子眼看越来越好。然而,2005年的一次意外,打破了这份幸福愿景。
2005年的某一天,彭朝友骑电瓶车不幸摔跤,导致当场昏迷。杨燕闻讯赶来,立马将丈夫送到了县医院。由于病情严重,又迅速转到了华西医院。医生会诊后,给彭朝友安排了手术。手术结束,不仅花光了夫妻俩多年的积蓄,还欠下了五六万的债务。彭朝友的命保住了,但从此要面对高位截瘫的现实。
“吃饭、喝水要递到手上,上厕所要换尿管,生活完全不能自理。”杨燕说。
丈夫的瘫痪,给这个家庭带来了无尽苦难,杨燕要服侍丈夫、养育孩子,照顾80岁高龄的公公,还要做家务、干农活、打零工……如今,这个当年的“新媳妇”已接近天命之年。岁月的沧桑,让她两鬓泛起银丝。
“这些年我都不知道是怎么挺过来的。”回忆起丈夫患病后一家人的生活,杨燕的眼眶湿润了,“我们夫妻关系很好,他对我也一直很好,我从来没有想过放弃他。再加上那个时候孩子小,如果放弃了,就失去这个家了。”
丈夫瘫痪的头几年,杨燕四处求医,一听到有治疗丈夫病症方法的消息,便马不停蹄地赶过去。提起这些年遇到的困难,杨燕说,如何获取丈夫治病、儿子上学及家人日常开支所需要的钱,还并不是最大的难题。让她记忆深刻的是:丈夫出院回来后,她得每个月带他去离家一二十里路远的三宝镇医院换尿管。“当时我骑的是人力三轮车,他的体重有一百多斤,途中又有陡坡,在那个坡上,我怎么用力都骑不上去。遇到有好心人,就帮我推一下;没有人的时候,还是得我自己想办法骑上去。”杨燕说,还好之后医生教会了她方法,现在自己在家也能为丈夫换尿管了。
“如果没有坚强意志,杨燕恐怕早就离开彭朝友了。要不是她悉心照料,老彭或许很难活到现在!”对杨燕十多年如一日坚持照顾丈夫的行为,邻居深感佩服。
“现在,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儿子在外面打工,能够平平安安。挣钱多少,我都不在乎,只要他平安就好。而我会一如既往地在家里,把丈夫和公公照顾好。”杨燕微笑着说。
眉山网记者 陈燕利 整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