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
  • 站内

当前位置:

眉山新闻网

>

新闻

>

政务要闻

【我的高考】两代人的高考

新闻来源:眉山网      

更新时间:2017-06-07 17:18:06      

责任编辑:


编者按:

 40年前的1977年,“恢复高考”的消息犹如一声春雷,响彻神州大地,瞬间融化了人们冰封已久的心。从此,人心思学、人心向学蔚然成风,无数人的人生轨迹因此而改变。对于个人而言,高考绝对是人生中一件具有分水岭意义的大事。
 
40年来,一代代人在知识的浇灌下成长。高考成了一代代人无法磨灭的青春记忆:是高考备战的紧张,还是考完那一刻的轻松?是金榜题名时的欣喜,还是拿到成绩时的失落?是超常发挥的故事,还是刻骨铭心的失误……总有些动情的人,感人的事或情景在我们的人生中留下挥之不去的印记。为此,“青春记忆·我的高考”今天正式推出并向您约稿,让我们共同分享您的高考故事。
 
两代人的高考 
 
——“青春记忆·我的高考”系列报道②

南安笔人


资料图片。
1980年,我第一次走进了高考考场。我是出生在农村的孩子,父亲是医生,母亲是淳朴善良的农民,兄妹6人,一大家子的生活全靠父亲微薄的收入。在那个年代,生活的艰辛可想而知。“穷人的孩子早当家”,高考对于我这个农村孩子来说是当时跳出“农门”的希望。那时的高考录取率只有百分之几,对于教育质量差的学校来说,能金榜题名的更是凤毛麟角。当年的高考我名落孙山。
 
1981年我再次走进了考场。连我自己也没有想到,从理科改文科的我顺利通过了5月的预考,在如火的7月正式成为一名高考生。那年,我正患脚气病,脚丫子烂得钻心地痛,高考那几天晚上几乎是彻夜难眠。在经过20多天的苦苦等待与煎熬后,我盼来了高考成绩315分,超过了中专录取线15分!然而,命运多舛,我落榜了。
 
1982年,我第三次走进考场。当年高考结束当天,我开始记录这几十天的心路历程:有对未来的迷茫,有对人生的绝望,有对友情的倾诉,有对亲人的愧疚,有对老师的感恩……最终我以离大学录取线仅一分之差被一所中专学校录取,开始了我新的生活。今天,再次展开这些日记,心中仍五味杂存,感触颇多。也许,今天的考生已经很难有我们那代人的体会与感受,但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高考生。
 
2012年,时隔整整30年,我的儿子也走进考场。考前几天,我给在厦门就学的儿子网上留言:“儿子,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我们是你坚强的后盾!”高考最后一天,我从四川乘飞机到厦门,当他考完最后一科走出校门看见我时,顿时热泪盈眶。儿子知道,父亲之所以没有提前告诉他,是不想给他太多压力,以便轻松迎考。

2017年高考即将到来,孩子们,轻装上阵,从容应对吧!
  
文章标题自拟,每篇500—800字,配与高考有关老照片更佳。投稿邮箱:msrbbjb@163.com(注明“我的高考”)。

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蜀ICP备09029749号-1 眉公网备:51140002000014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川)字第1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敬请告知!网友在本站发布的信息与本站无关或者不代表本站观点。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80003 联系电话:38166855 邮箱:msxwwb@163.com

川网公安备 51140202000199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