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
  • 站内

当前位置:

眉山新闻网

>

新闻

>

政务要闻

眉山:公共自行车投用一月 市民点赞盼增加站点

新闻来源:眉山网      

更新时间:2017-02-22 16:49:54      

责任编辑:


眉山网记者 卫琳霞 文/图

 
自今年1月23日,我市首批公共自行车投入使用后,绿色骑行俨然已成为我市中心城区的一种新潮流,街头巷尾常可见市民骑着自行车往来的身影。
 
那么,公共自行车投用一月以来,市民对自行车投入使用的反响如何?对整个使用过程是否满意?相关部门下一步是否有计划?对此,近日记者进行了调查。
 
现象:绿色骑行受追捧  环保低碳获点赞
 
21日下午,记者在赤壁路、白玉广场、眉州大道的多个自行车站点看到,虽然不在上下班的出行高峰期,但这些站点的大部分自行车都已经被借了去。记者在赤壁路站点统计了一下,在短短半个小时的时间内,先后就有十多位市民前来借车和还车。
 
市民刘雨薇告诉记者,她对公共自行车的到来期待了很长时间,投入使用后,她第一时间便到公共自行车调度中心办卡。“从我家到上班地点距离不远,开车不环保,停车又麻烦,所以我现在上下班都是骑公共自行车,太方便了,这真是个‘民心’工程。”
 
退休教师刘阿姨每天都会骑车往返菜市场、家与湿地公园,她说,“公共自行车不仅倡导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绿色出行,还能降低出行带来的碳排放和拥堵,是一件让人拍手称赞的好事。”
 
据记者从眉山市公共自行车运营管理中心了解到,自1月23日公共自行车投入使用,截至2月21日下午五点,办卡人数达到12300张,平均日办卡量达600人,骑行总分钟数已达到2029971分钟,总借记数达68203次。其中,以白玉广场站为例,早上7点至9点达到骑行高峰期。


鹭湖国际旁公共自行车调度中心,市民排队办理借记卡。
 
建议:上班遭遇车桩少 市民期盼增加站点
 
据了解,公共自行车试运营阶段投入运营站点共计70个,分布于中心城区各处,但面对广大市民对绿色出行的热爱,现有站点很难满足大家的出行需求。
 
在城区诗书路南段某公司上班的市民赵小姐建议能够增加一些停车桩,她说,“有时候上班大家都骑公共自行车,车辆停放成问题,只有放公司下面,或者打电话等调度车来拉走。”
 
家住三苏雕像附近的市民刘先生则告诉记者,“如果能够再增加一些站点就更好了,雕像附近人流量比较大,但是没有站点,实在不方便。”采访过程中,不少市民也表示,许多小区和单位附近没有自行车站点,或前期设计的停车桩较少,借车和还车比较麻烦,为了方便出行,期待相关部门合理增设站点,投放更多车辆。
 
针对这些问题,市公共自行车运营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眉山市中心城区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项目建设公共自行车租赁站点90个,由于目前处于试运行阶段,仅70个站点完成投用,后期相关方面将收集汇总市民反馈意见,并配合市级相关主管部门,根据实际情况科学分布站点,满足市民绿色骑行需求。

调度中心数据显示,各公共自行车站点正常运行。
 
呼吁:公物需爱护  办卡勿他借
 
采访中,记者还了解到,为了便于管理,公共自行车租借卡采取实名制办卡,年龄限制为16岁到65岁的市民,市党务政务中心(苏源路)和公共自行车调度中心(彭寿街485号鹭湖国际旁)均可办理公共自行车租借卡。同时,为了更好地维护公共自行车正常使用,针对站点出现的空桩和满桩现象,目前我市专门安排了调度转运车及时转运车辆,并派专人分区域对站点监控设备、自行车进行维护和清洁。
 
而在此,市公共自行车运营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也呼吁市民,在使用过程中爱护公共自行车,同时,出于安全考虑,勿转借卡给他人,特别是不要借给未成年人使用。若有对自行车使用意见,可拨打服务热线3602670或38168798反映。

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蜀ICP备09029749号-1 眉公网备:51140002000014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川)字第1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敬请告知!网友在本站发布的信息与本站无关或者不代表本站观点。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80003 联系电话:38166855 邮箱:msxwwb@163.com

川网公安备 51140202000199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