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
  • 站内

花果同树 黄丰橘花正当时

新闻来源:眉山网      

更新时间:2018-03-30 10:17:31      

责任编辑:陈敏


  ——我市乡村振兴的“花”样实践⑤

  眉山网记者 李幸

  天气渐暖,彭山区黄丰镇的橘花已经含苞待放。漫步橘园,橘花飘香,随手采摘留树保鲜的蜜橘尝尝……于游人而言,这是春日与自然的邂逅。对黄丰镇的果农而言,这一朵朵盛开的橘花,是希望和财富的象征。

  黄丰镇,彭山的“柑橘之乡”,柑橘种植超半个世纪,近些年,随着品种改良和保鲜技术的推广,当地柑橘逐渐成为市场的“香饽饽”。与此同时,随着柑橘而兴的是黄丰一年一度的橘花节。

  返乡创业

  白领“花样”卖柑橘

  “每一棵树都是有灵性的,你爱她多一点,她必定回馈你更多一点。”3月24日,一场春雨过后,袁晓慧看着长出嫩叶的橘树,有感而发,在朋友圈写下这句话。

  黄丰镇团结村,有一百余亩柑橘地,是袁晓慧和弟弟在2015年流转的。在此之前,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就职于中国知名公关公司的她,过着“都市白领”忙碌而充实的生活。那时家乡黄丰的柑橘,是她“北漂”生活中甜蜜的慰藉。

  2014年,在照顾孩子与工作之间难以平衡的袁晓慧辞职回乡。回家不久,正碰上自家果园的“不知火”采摘,袁晓慧拿起手机,随手拍了几张产品图片发在微信朋友圈,没想到瞬间收到朋友们的无数个“赞”,并且有朋友主动询问是否可以购买。就这样,袁晓慧在朋友圈里卖出了近两百箱柑橘。

  “果园+互联网”试水成功,让袁晓慧看到了其中的商机。于是,从朋友圈起步,她专心做起了柑桔电商,那时,彭山水果网上销售还不多。

  2015年,袁晓慧确定品种,流转土地,开启了田园创业梦。

  如今,在当地政府电商扶持政策之下,袁晓慧建立了自己的电商品牌“润小橘”,还在黄丰镇“橘花广场”设立了线下销售点,并获得了四川省电商项目扶持资金。

  产业振兴

  节会搭台村民致富

  行驶在前往黄丰镇团结村的村道上,不时能闻到幽幽橘花香。“现在橘花才开了一些,等到四月中旬橘花盛放,香味会变浓郁。”黄丰镇党委副书记彭静渊说。随着四月来临,这位年轻的乡镇干部开始忙于筹备第九届黄丰橘花节。

  黄丰镇地处丘区,约1.9万人,耕地1.6万余亩。1972年,黄丰镇引进夏橙、红毛橙等柑橘到丰华和团结两个村的集体果园示范种植各100余亩。两年后,丰华、团结两个村的柑橘丰收,每亩产果4000—5000公斤,亩产收入3000余元,比种粮食划算。从此,黄丰村民种植柑橘热情高涨。

  数据显示,自2008年以来,黄丰镇每年的柑橘产量都在7.5万吨以上,产值超过3亿元。因为柑橘留树保鲜等技术的发展,每年到了春天,橘花飘香,柑橘纯甜……“花果同树”的景观成为当地一大特色,成为了当地打“花”牌发展乡村旅游的有利条件。

  2010年开始,黄丰镇举办第一届橘花节。2015年起,黄丰镇团结村组建集体资产管理公司和土地流转公司,将集体资产以股份制划分到各家各户,发展壮大村集体资产,黄丰橘花节办得更有底气了……

  “今年,村民们都争着出节目,展示自己的风采。”彭静渊说。不过黄丰柑橘发展近半个世纪,橘花节也连续举办到第九届了,现在,黄丰乡镇的干部们还有一个新的想法。“我们准备在这次橘花节上搞一个论坛,邀请植物专家和种植大户,大家一起谋划黄丰柑橘未来的发展思路。”

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蜀ICP备09029749号-1 眉公网备:51140002000014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川)字第1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敬请告知!网友在本站发布的信息与本站无关或者不代表本站观点。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80003 联系电话:38166855 邮箱:msxwwb@163.com

川网公安备 51140202000199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