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
  • 站内

乡村振兴攻坚:促进城乡均衡发展——《奋力实现“双胜利” “八大攻坚”看行动》系列报道⑤

新闻来源:眉山日报      

更新时间:2020-10-27 09:55:19

责任编辑:熊莉


  产业兴旺村民增收。

  秋高气爽,秋景瑰艳,漫步在眉州大地上,丰收的盛景令人振奋。

  截至9月,全市小春粮食实现播种面积和产量“双增长”,播种面积25.6万亩、产量6.5万吨,分别同比增长0.05%、0.7%;

  全市柑橘面积达103万亩,投产面积77.6万亩,产量109.6万吨,增产8.48万吨,产值达83.39亿元,同比增长9.38%;

  全市出栏小家禽3040万只、同比增长12.63%,出栏肉牛2.31万头、同比增长14.53%,出栏肉羊31.56万头、同比增长8.33%,水产品产量稳定增长,市场供销两旺;

  ……

  数据是枯燥的,但也是最有力的佐证。今年以来,我市深入贯彻落实省委1号文件和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聚焦打赢脱贫攻坚战和补上全面小康“三农”领域突出短板两大重点任务,做好农村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全面完成时间进度任务。

  □本网记者 彭林 文/图

巩固脱贫成效

持续助农增收致富

  “通过产业扶持项目和贫困户小额贷款政策,才发展起了自家的生态鸡养殖场。”近日,仁寿县虞丞乡马贤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李红说,去年收入20多万元,生活越过越好。“今年实现稳定收入,很有信心。”

  彭山区公义镇建档立卡贫困户郭友谊,在区镇村三级帮扶干部的帮助下,购买了农村医疗保险、把自家土地流转了出去、子女读书获得学费减免和补助、他和妻子稳定就业,一家实现了稳定脱贫。

  “领了3000多元,特别高兴!”10月10日,东坡区复兴镇高塔村村民张云华在当地第二届分红大会上拿到“票子”,乐开了花。

  今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如何巩固提升脱贫攻坚质量、打好胜战?我市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目标,探索出一条具有眉山特色的“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相结合的新路子。大力推进产业发展促衔接,推广资产折股量化、托管托养、经营权入股分红、土地流转、就业务工等不同类型的减贫带贫模式,促进脱贫人口持续增收。大力推进组织建设促衔接,积极推行“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模式,通过党组织领办创办经济合作组织,带领群众增收致富。大力推进人才助力促衔接,重点开展面向建档立卡贫困户的精准扶贫政策引导性培训和劳动力技能性培训,促进贫困家庭至少有一人掌握一门以上致富技能并能实现就业创业。

  今年以来,产业扶贫成果持续巩固。投入农业产业扶贫资金2.64亿元,培育省级扶贫龙头企业8家,完善带贫益贫机制,就地就近吸纳贫困群众4.83万人入股或自主参与产业发展或就业。50家企业88个产品成功申报使用“四川扶贫”公益品牌,销售扶贫产品5410万元,受益贫困群众达5790户。

齐心治理环境

打造美丽宜居乡村

  村道两旁花草繁茂、整洁有序,沿线农户庭院芬芳、景色宜人……今年以来,丹棱县杨场镇古井村因地制宜,持续推进古井村人居环境整治,效果有目共睹。“目前道路沿线95%的农户修建了花台,栽种了花草,道路边空白处也进行了绿化美化。”该村村民李强说,每天傍晚他和邻居都会到路边散步,就像在城里逛公园一样,感到很幸福。

  在东坡区万胜镇艾光村,由镇政府统一购进波斯菊、格桑花等花卉种子以及玫瑰、月季等花卉苗木,集中对全镇11个行政村通往集镇60余公里的主村道,通过撒播花种和栽植花苗,实现了村道美化全覆盖。村委会还统一向农户提供花卉苗木,开展门前绿化美化,让庭院“小盆景”扮美乡村“大环境”,将公路沿线串联成一道靓丽风景。

  推进乡村环境整治,群众是最大的受益者,也是参与者。在青神县罗波乡宝镜村,今年在党员干部的带动下,村民积极参与环境卫生整治,形成了“亮一户联十户带百户促千户”的示范效应。村民出钱的出钱、出力的出力,将地里的桂花、银杏等绿化草木捐给村集体,免费出让土地20亩,义务投工1300余人次,栽植树木花草32000株,累计整治河道4000余米,形成了“人人参与,人人尽力”的良好局面。

  今年以来,全市以全面改善提升农村宜居水平为根本,通过人居环境改善、生活垃圾处理、生活污水治理、厕所改造、村容村貌整治等多方措施的实施,打造美丽宜居乡村。截至目前,基本实现厕污共治无害化厕所普及率达90%以上,生活垃圾有效处理的行政村占比稳定在99%以上,全市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80%以上,70%以上行政村农村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治理。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效让群众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变化。

打造农业园区

建设都市现代绿色农业强市

  农业农村产业好不好,直接关乎农民群众收入多不多。

  “除了每月挣工资,还有流转土地的费用,腰包越来越鼓。”近日,在眉山“中国泡菜城”一企业务工的郭丽表示,泡菜产业让她家摆脱了靠种地吃饭的局面,成为有工资的“工薪阶级”。像她这样实现华丽转变的,该园区还有很多人。

  据介绍,目前,该园区内70%以上的农户加入合作社联合经营,75%的农户依托企业发展种养业,2.6万余名农民进入企业直接务工。去年园区内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2.6万元,高出全区平均水平33%。农民最大限度分享了二、三产业增值收益。

  在洪雅县,该县有序推进洪雅竹钢国际产业园项目建设,预计2021年全部建成投产。届时,将新增产值8亿元,税收4000万元,年收购原竹20万吨,可就地转化全县90%的林地资源,带动竹农增收。

  实践证明,传统农业只有跳出一亩三分地的小农模式,发展规模化、基地化、园区化,农业才能强起来、农民才能富起来。

  在现代农业园区引领下,我市形成具有明显优势的“583”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泡菜年销售收入突破200亿元、创造六个“全国第一”,晚熟柑橘成功创建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和国家晚熟柑橘优势产业集群,竹编、竹纸、竹钢、竹桶四大竹产业打造美丽竹林风景线。东坡水产、彭山葡萄、仁寿枇杷、洪雅茶叶、东坡蜂蜜、洪雅藤椒以及牛奶、禽蛋8大特色产业处于全国全省领先水平。全市农业园区总产值实现301亿元,带动农民110万人增产、就业、增收。

  百尺竿头,须再攀高峰!今年8月31日,全市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现场会召开,再次擂响了以现代农业园区为载体,奋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建设都市现代绿色农业强市的激越鼓点。“将持续抓好已建成园区补短升级,完善评定奖补机制、监测评估机制,力争2023年,全市建成50个现代农业园区,促农增产、助农增收。”市委农办有关负责人说。

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蜀ICP备09029749号-1 眉公网备:51140002000014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川)字第1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敬请告知!网友在本站发布的信息与本站无关或者不代表本站观点。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80003 联系电话:38166855 邮箱:msxwwb@163.com

川网公安备 51140202000199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