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
  • 站内

“三千万”开展“厕所革命” 助推农村人居环境治理

新闻来源:眉山网      

更新时间:2019-12-09 09:29:09

责任编辑:雷尧


1.jpg

  五格式湿地化粪池。 


  特约通讯员 刘树军 眉山网记者 罗端 文/图


  近日,记者在彭山区谢家镇石山村看到,一户村民的五格式湿地化粪池已竣工投入使用。这是该区在开展“厕所革命”工作中完成的厕所改造任务之一。


  小厕所,大民生。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厕所革命”是关键。怎样抓好抓实“厕所革命”工作?彭山区通过“理清千头万绪、走遍千家万户、道尽千言万语”的“三千万”措施,从小处着眼、从实处入手,采取科学谋划、目标明确、因地制宜,创新探索、高效治理、齐抓共管的方法,使改厕工作取得了群众满意、社会认可,低成本、高效率的良好效果。


  理清“千头万绪”


  自实施农村厕所革命以来,厕所如何改,改成什么样?标准是什么?农户是否愿意改?一系列的问题、千头万绪的工作首先摆在了彭山区委、区政府的面前。


  对此,彭山区委、区政府对前期工作提出了“明确任务要求,全面摸清底数”的基本要求,区级相关部门、乡镇组成调查摸底小组,下村入组、调查摸底、核实情况,区、乡镇、村分别成立领导小组,明确责任,落实任务。


  与此同时,及时制发《眉山市彭山区2019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六大行动”方案》和《眉山市彭山区2019年农村厕所革命行动方案》等相关文件,对全区行动目标、行动原则、行动内容等逐一进行安排部署,并着手落实立足未来的区级统筹、乡镇负责、村级自治、农户自觉、市场化运作的“五位一体”长效运营管护模式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运行、统一管理的“四个一”基层工作机制,为扎实抓好“厕所革命”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改厕成果奠定基础。


  走遍“千家万户”


  目标锁定了,方案出台了,机制健全了,但是面对农村厕所户户不同,家家有别的情况,如何改造?对此,彭山采取走遍“千家万户”的“土办法”,做到了“心中有数”。


  “比一比今天微信步数谁先走到5万步”,这是改厕干部们工作的玩笑话,也是他们真实的工作写照。该区各部门抽调人员与乡镇组成联合调查小组,工作流程上统一调研标准,用两周时间走遍全区10个乡镇4129户农户,并形成了初步改造方案。


  “通过走访,形成了厕所革命最基础最有价值的因地制宜,经济适用,一户一方案,一聚居点一处理的基础资料。”彭山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与此同时,为细化措施,该区结合实际开展“厕所革命”“双改推进”工作,以室内厕所改造和室外粪池改造为两个基本发力点,相继出台了《彭山区农村无害化厕所达标标准》和《彭山区农村无害化化粪池建造技术标准》等相关要求标准,使技术成熟的“三格式化粪池”模式在全区推广,美观适用的“五池湿地”在谢家镇试点推广,经济便捷的压模一体成型化粪池整体安装技术在观音镇试点推广,有效探索出了一条低成本高效率的厕所改造新路子。


  道尽“千言万语”


  厕所改造是民生工程,但多年来农户的传统习惯和观念制约影响着改厕工作的推进。


  如何快速打开局面,让群众理解和接受并顺利配合改厕?彭山各级干部采取“不管有多难,说千遍万遍”也要把农户的思想工作做通的方法,让群众从心底认识到了改厕的意义和好处,从“要我改”变为了“我要改”,彻底改变了群众的传统思想和不良生活习惯。


  据该区农业农村工作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区强化村组宣传队伍,大力宣传改厕的益处、政策、标准,做到户户见面、户户动员。另一方面,拓宽宣传形式,采用村组公开栏、标语、宣传册、电视、网络、微信等多种方式,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向群众进行了宣传。“我们通过多措并举的宣传,让群众深刻理解了改厕的意义,4129户待改造农户自愿签订了改造意向协议。”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彭山区已完成改厕3890户。


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蜀ICP备09029749号-1 眉公网备:51140002000014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川)字第1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敬请告知!网友在本站发布的信息与本站无关或者不代表本站观点。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80003 联系电话:38166855 邮箱:msxwwb@163.com

川网公安备 51140202000199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