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来源:眉山市融媒体中心
更新时间:2025-04-21 10:44:16
责任编辑:徐茜
从生产一根中空纤维膜到布局一条产业链
威力生从“0.2毫米”起步 踏出血液透析国产化“突围之路”
血液透析器正在进行电热烘干。
工人正在检测产品质量。
“目前产品使用情况如何?患者的反馈好不好?”……近日,四川威力生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威力生)总经理张琳一大早便通过微信和电话,向医院了解该公司生产的湿膜透析器使用情况。
威力生是全省唯一一家提供血液净化领域全产业链解决方案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也是国内首家自主研发并注册湿膜透析器的企业。经过5年研发周期,该公司自主研发生产的湿膜透析器于去年10月取得了国家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今年3月正式上市。“依托新品和新型生产线,今年一季度,我们的产能同期提升了80%。”张琳说。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肾病患者人数不断增长,血液透析医保报销比例不断提高以及独立血液透析中心的快速发展,我国血液透析市场规模在逐步扩大,而外企竞争与集采价格下降,又将压力给到国内血透企业。面对机遇与挑战,眉山医疗科技企业威力生如何乘风破浪?
上新品 再造新优势
血液透析是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脏替代治疗方式之一。它通过将体内血液引流至体外,经一个由无数根中空纤维膜组成的透析器,血液与含机体浓度相似的电解质溶液(透析液)在中空纤维膜内外,通过弥散、超滤、吸附和对流原理进行物质交换,清除体内的代谢废物、维持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同时清除体内过多的水分,并将经过净化的血液回输的整个过程。
“透析器模拟的是人肾脏的功能,因此又被称为‘人工肾’。而‘人工肾’中的核心,就是一根根中空纤维膜。”张琳说。
在威力生产品展示区,陈列着血透机和一个个透析器。打开一个用于展示的透析器,里面的中空纤维膜呈竖状有序排列,洁白富有弹性。张琳介绍,“一个透析器由上万根中空纤维膜组成,一根透析膜的直径为0.2毫米。生产过程中,要在0.2毫米的中空壁管上‘挖孔’,最终使透析膜壁达到超薄的40微米,透析膜壁孔径在5至7纳米。”
市面上使用的一次性血液透析器大多为干膜,使用前还需医护人员长时间预冲氯化钠溶液,进行润膜、排气等。随着干膜市场趋于稳定,威力生研发团队便聚焦湿膜领域,抢跑“新赛道”,体现新优势。
“我们攻克了湿膜透析器填充液配比、微生物控制等难题,通过先进的湿化填充工艺和膜调控技术,让透析膜内部充满水分,内表面更接近天然血管。”张琳说,“新产品不仅打破了国外垄断,更以高安全性、高生物相容性和高效溶质清除特性,进一步降低透析患者过敏反应,保障治疗效果。”
张琳表示,“目前湿膜透析器市场反馈不错,我们的订单需求增长,产能也在逐步扩大。”
拓市场 挖掘新潜力
血液透析产业有宽阔的市场。2012年,我国将终末期肾病治疗列入大病医保,患者报销比例的提高及医保政策的倾斜,较大释放了我国血液透析的市场需求。同时,在鼓励国产、优先国产、采购国产等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我国医疗器械企业替代进口产品的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
血液透析产业也存在激烈的竞争。“目前,一些国际品牌在血液透析市场上仍占据较大份额,血透类医用耗材纳入了集采范围,也在倒逼企业挖掘潜力、降本增效。”张琳说。
威力生所属的母公司江西三鑫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三鑫医疗)是国内血液透析市场龙头企业。2018年,三鑫医疗将西部生产基地落户眉山,以期拓展西部市场。
张琳谈及母公司选择眉山的原因:交通便利,有政策支持、专业的团队服务、医药产业积聚,以及相关配套。“在眉山,我们实现了总部既定目标。自2023年底投产以来,公司自动化流水线年产300万支透析器,并在试投产第一年生产规模突破了亿元大关。”张琳介绍。
延伸国内市场的同时,威力生也在积极布局国外市场。
东南亚、非洲和南美洲一些发展中国家缺乏血液透析产品核心技术,对于进口产品依赖度较高,与中国制造供需匹配。威力生在母公司支持下,向这些区域发展了海外业务。
张琳表示,“凭借过硬的产品品质和价格,在印尼、巴西等国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市场份额。我们也在探索为客户打造血液透析一站式解决方案,更好地开拓海外市场。”
强研发 拓展新领域
走进威力生的生产车间,自主研发的透析器生产线正在全速运转,其生产原材料,则来自三鑫医疗自主研发生产的中空纤维透析膜纺丝线。
经过装膜、封膜、切胶、焊接、烘干、检验、消毒等十余个生产工序,血液透析器便可下线。威力生生产线负责人介绍,目前已形成“从公司到车间层层监督,从车间、班组到工序道道布防”的安全管理格局。
“整个生产采用干湿膜共线,烘干时间更短,生物相容性更优,减少了患者首次使用综合征。同时,我们采用铝膜烧结技术,所需膜长度由原来的285毫米缩短为275毫米,在提升产能的同时,实现了降本增效。”该负责人说。
“不论市场拓展,还是产品质量提升本身,创新与研发才是企业的生存之道。”张琳提到,以一根0.2毫米的中空纤维膜起步,威力生正逐渐布局血液透析全产业链。
“我们正逐渐从血液透析耗材生产向成品制造转移,同时,我们将积极延伸产业链,聚焦血管内瘘问题,研发‘人工血管’‘人工肝’器械,造福更多患者。”张琳说。
来源丨眉山融媒首席记者 李幸 实习生 吴佳欣
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蜀ICP备09029749号-1 眉公网备:51140002000014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川)字第115号 网站支持IPv6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敬请告知!网友在本站发布的信息与本站无关或者不代表本站观点。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80003 联系电话:028—38166899 网络侵权举报电话:028—38166899 举报邮箱:346536593@qq.com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