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来源:眉山日报
更新时间:2024-09-30 08:01:46
责任编辑:雷尧
一条条乡村公路四通八达,一座座农家小楼整齐美观,一项项富民产业落地生根,一个个淳朴农民喜笑颜开……沐浴着乡村振兴发展的时代新风,一幅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美丽图景正在寿乡大地徐徐铺展……
75年来,彭山区农业农村呈现出翻天覆地的变化,当地群众切实抓住历史机遇,准确把握时代命脉,不断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一步一步实现了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的繁荣景象。
兴产业
全民走上致富路
前段时间的葡萄销售季,让彭山又收获了一批外地“粉丝”——彭山葡萄被销售到全国各地,消费者们纷纷被它的高品质所征服。
说起葡萄产业,彭山区观音街道果园村最有发言权。葡萄是该村最响亮的名片,撑起了“亿元村”的底气。该村葡萄种植面积7500余亩,其中高端品种42个,辐射周边村(社区)种植葡萄1万余亩。
早在20世纪80年代,彭山便开始了葡萄种植的探索,引进欧美葡萄品种——巨峰,采用露地篱架试种,两年试花挂果取得了较好经济效益,带动种植葡萄3000余亩,由此便拉开了当地葡萄种植的序幕。
葡萄种植户忙着采收葡萄。
2011年开始,果园村率先将葡萄作为主打产业,十多年来一串串葡萄成为当地村民的“致富密码”。引品种、学技术、强基础、树品牌、拓销路……果园村坚持“品质发展”,邀请了十余名专家学者驻点指导,探索开展技术改良,逐步形成了避雨、滴灌、反光膜等先进种植方法。与北京大学等知名高校开展校地合作,建设创新创业基地,举办“田园CEO”论坛,吸引了知名院校的大学生创业团队。
近年来,彭山区以“种中国最好葡萄”为目标,打造彭山标志性特色产业。同时,“会节搭台,经济唱戏”,连续举办了十余届葡萄节,以节促游、以游带销。每年仲夏,优质、高端的葡萄相继成熟,与川流不息前来采摘的游客组成了一幅动人画卷。
目前,彭山区已形成了以观音街道果园村,公义镇马林村、红旗村为中心的葡萄万亩示范区,葡萄种植面积2.3万余亩,年产量3.4万吨,家庭农场500多户,并组建了“家庭农场联盟”抱团发展,人均增收3万余元。
为着力做好“土特产”文章,以产业振兴促进乡村全面振兴,一直以来,彭山区深入研究粮经复合、特色产业高速发展的成功模式,推动农业生产供应链、精深加工链、品牌价值链“三链同构”,提升农业产业质量效应和竞争力,做大做强农业优势特色产业。
特别是2014年以来,该区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粮食、生猪、晚熟柑橘、葡萄、猕猴桃、中药材6大主导产业发展格局更加明晰,产业综合效益更加稳定。2023年,该区一产增加值实现19.47亿元、增长4.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360元、增速6.6%,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强人才
农村发展添活力
在彭山区,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一批批年轻人离开农村,到大中城市打拼。现在,他们纷纷返乡创业,把积累的人脉资源、先进技术带回家乡,成为乡村振兴的生力军。
其中,就有“985”大学硕士,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四川省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刘沈厅。说起刘沈厅,他在彭山“农业圈”名气不小。自2016年返乡创业以来,刘沈厅凭借不断学习新型技术,带动数百名乡邻科学种植特色农业,并入选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带头人,成为彭山区拥有“高学历”的新型职业农民之一。
同样返乡创业搞得风生水起、精彩纷呈的,还有“90后”夫妻廖磊、童黎珠,他们创办的鼎加家庭农场种植上百亩葡萄,每年都会带来上百万元产值。
廖磊是土生土长的彭山人,曾在成都做餐饮生意,因看好家乡的葡萄产业发展,2018年他携家人回乡创业,成为一名“新农人”。起初对农业一窍不通的他,靠着年轻人的“好学劲”,成功从“门外汉”蜕变为“土专家”,还将自己学到的新理念、新技术带给周围的种植户。
秋收季,收割机在田里收割稻谷。
过去,“农民”是一种身份。如今,“农民”是职业的称谓。现在,与刘沈厅、廖磊一样选择从城市回到农村做职业农民的年轻人在彭山还有很多。作为全省职业农民制度试点县和全省家庭农场示范创建县,近年来,彭山区抢抓深化职业农民制度试点改革契机,围绕“谁来种地、谁来养猪”等乡村人才匮乏难题,大力推动乡村产业、乡村治理、乡村公共服务等领域人才均衡发展,吸引了一大批外来及返乡创业人员、乡土人才,使乡村人才队伍不断壮大。
近年来,彭山区出台了一系列新农人扶持政策。例如,匹配相关项目补贴,落实家庭农场、基层农技推广、新型职业农民社保补贴;引导家庭农场签订规范的土地流转合同,对符合条件的业主颁发土地经营权证;鼓励家庭农场主技术创新,举办农业技术应用技术创新大赛,表彰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为鼓励广大农村实用人才更好地发挥创业创新致富带头作用,彭山区开展了多项评先选优活动,先后评选出了一批“寿乡田园名星”“眉州田园名星”“眉州本土箐才”等优秀农村实用人才。
如今,汇聚家庭农场经营者、职业农民、乡村工匠等4000余人,乡镇党政人才、乡村法律人才等2700余人,乡村教师、乡村规划师等2000余人的专业化服务人才队伍已经形成。培养造就了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真正把“泥饭碗”变成“金饭碗”的“三农”工作队伍,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生力军”,探索出了一条以人才振兴助力乡村振兴的“彭山路径”。
美环境
绘就农村新图景
走进彭山区黄丰镇共和村安置小区,村道干净整洁,道路两旁和农户小院里的月季、三角梅开得正艳;墙体的彩绘将当地的民俗文化、乡村稻田、美好村居等生动展现,让原本单调的墙壁丰富多彩。整个小区呈现出点上出彩、片上成景、面上优美的良好风貌。
“以前村里又脏又乱,通过这几年的整治,不仅路修了灯亮了,而且生活环境改善了,群众心情也好了,现在农村生活一点不比城里差!”共和村一何姓村民满脸自豪地说。
农村公路宽敞平整。
在彭山区江口街道泥湾村,村民们早已用上了和城里一样的厕所,既卫生又方便。“以前的旱厕又脏又臭,现在水冲式厕所既好看又干净。”谈起几年前村里为大家集中改造的厕所,村民代学华赞不绝口。他家的卫生间里,蹲便器、洗手台等一应俱全。
小康不小康,厕所算一桩。“厕所等基础设施完善了,近几年来村里玩的游客也越来越多。”泥湾村一党委干部介绍,现在不仅家家户户完成了厕所无害化改造,村里还建起公共厕所,青砖搭建的洗手台、石槽打造的洗手池、竹编制的厕门,让整座厕所乡土气息浓厚。
要想从“一时美”到“持久美”,不仅要改善村庄外在环境,更要提升村民内在素养,推动乡村“颜值”与“气质”全面提升。
作为远近闻名的宜居宜游和美乡村,彭山区公义镇新桥村坚持党建引领,积极引导村民参与人居环境整治行动,让其形成文明卫生和爱护家园的良好习惯,按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快进键”。
“为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专项行动,我们充分发挥党员带头作用,成立志愿服务队,建立环境长效管护机制。同时,积极推广美丽庭院建设,每月评比,以点带面,让村民不仅养成居家保洁的好习惯,还增强自觉爱护、维护公共场所卫生的意识。”新桥村一党委干部说。
共和村、泥湾村、新桥村只是彭山区美丽乡村建设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区坚持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突破口,围绕“净化、美化、绿化、亮化、文明化、秩序化”,深入开展宜居环境整治,集中力量解决乡村环境突出问题,补齐短板,增进农民福祉,全面提升乡村“颜值”,展现出一幅优美、清新、幸福的美丽乡村画卷。
来源丨眉山日报全媒体记者 马诗雨
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蜀ICP备09029749号-1 眉公网备:51140002000014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川)字第115号 网站支持IPv6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敬请告知!网友在本站发布的信息与本站无关或者不代表本站观点。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80003 联系电话:028—38166899 网络侵权举报电话:028—38166899 举报邮箱:346536593@qq.com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