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
  • 站内

当前位置:

眉山新闻网

>

新闻

>

眉山新闻

【综述】牢记殷殷嘱托 胸怀“国之大者”书写不负厚望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的眉山答卷

新闻来源:      

更新时间:2023-06-08 10:50:58

责任编辑:杜艳


微信图片_20230607172644.jpg

仲夏,希望与收获并存的美好时节,田畴沃野禾苗茁壮,眉州大地发展正酣。

时光的列车,停驻在又一个6月的站台。寒往暑来,又是一年。过去的一年,在岁月的长河中不过匆匆一瞬,但在眉山发展史上,却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

眉山人民清晰地记得,一年前的今天——2022年6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第一站来到眉山,这是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首次来眉。总书记步入稻田看秧苗长势,走进乡村话接续振兴,考察三苏祠谈文化自信……一路调研,一路思索,指明方向,坚定信心。

殷殷嘱托,言犹在耳。“在新时代打造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加强乡村卫生体系建设”“敬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推动全社会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视察眉山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对推进农业现代化、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等重大工作提出明确要求,成为眉山前行的指南。

厚望如山,催人奋进。眉山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融入发展的血脉,承关怀而奋起、化感恩为力量,把落实总书记殷殷嘱托作为最重要的政治任务,科学谋划一系列重大政策、重大改革、重大行动,以最坚决的态度、最有力的举措,奋力书写不负厚望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的眉山答卷。

这份答卷,对标对表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书写的是拥护“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

6月2日,市委举行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莅眉视察重要指示精神新闻发布会,发布《四川省眉山市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示范区建设规划(2022-2025)》《三苏文化(东坡文化)保护传承弘扬规划》《三苏故里文化旅游片区策划和规划》和《中共眉山市委办公室 眉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加强乡村卫生体系建设保障农民群众基本医疗的意见》。

三个《规划》一个《意见》,清晰绘制出眉山推进“天府粮仓”示范区建设、三苏文化保护传承弘扬、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建设的路线图。

落实才是最有力的维护。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莅眉视察重要指示精神上,眉山一步一个脚印,一件事一件事抓、一个问题一个问题解决。

时间,记录落实的足迹——

2022年6月10日晚,市委常委会召开扩大会议,专题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对全市学习宣传贯彻工作作出安排部署。

随后,市委相继召开加强耕地保护抓好粮食生产工作和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个座谈会、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会,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对有关工作进行再部署。

一年来,先后召开市委全会2次、市委常委会会议4次、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会议2次,举办领导干部专题读书班……市委在抓好班子自身学习的同时,举办“听总书记话、走新时代路”市县乡村干部全覆盖轮训,组织干部沿着总书记足迹感悟初心使命;部署开展“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大学习大实践大提升活动,“学思想学报告学指示、比觉悟比担当比实绩”活动。

一系列举措,推动学习贯彻入脑入心、走深走实。全市广大党员干部表示,要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始终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坚定前行,以奋斗奋进姿态拼出事业发展新局面,努力为一方百姓创造幸福美好生活,以实际行动回报总书记的深情厚望。

行动,在眉州大地铺开——

市委建立了全闭环贯彻落实机制,实行市委常态化研究推进、办公室全覆盖督促检查、工作专班高频次统筹调度,在制定分工方案、细化具体任务的基础上,重点聚焦习近平总书记耳提面命的三件大事,召开市委全会,作出建设“天府粮仓”示范区、传承弘扬三苏文化两个决定,出台打造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建设先行市的意见。

市委坚定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眉山发展,对标省委开展23个课题研究,深化完善现代化眉山建设总体思路,明确“服务成都、依靠成都、融入成都”战略牵引,“四化同步、城乡融合、全域协同”发展路径,“制造强市、开放兴市、品质立市”主攻方向,用高质量发展的鲜活实践,展现伟大思想的真理光芒。

在市委的示范引领下,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带头抓落实、善于抓落实、层层抓落实,一批符合中央及省委精神、契合眉山实际、顺应群众期盼、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大举措,逐步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这份答卷,彰显服务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政治担当,书写的是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示范区的时代使命

5月,眉州大地上,大春播种与小春收割同步进行,处处充盈着丰收的喜悦、律动着盎然的生机。

5月中旬,东坡区太和镇永丰村高标准农田里,几台插秧机来回耕作,伴随着机器的马达声,一株株秧苗快速而整齐插在田里。今年,通过腾退无人居住的破旧农房、低产低效林地和园地,永丰村新增耕地239.5亩,且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总书记在我们永丰村提出要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我们必须多种粮、种好粮。”永丰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李雪平说。

同一时间,彭山区凤鸣街道金烛村一小麦地里,金色麦浪一层又一层,收割机开足马力,追随麦浪不停穿梭,将饱满的麦粒与秸秆分离,麦粒被装入运输车的蓄粮仓中,田间地头一派丰收景象。

市农业农村局局长严明宇介绍,截至5月底,全市小麦已收10.9万亩、油菜籽已收89.6万亩,全部收获完毕。全市水稻已播栽138.3万亩,玉米已播栽76.6万亩。

仓廪实,天下安。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在永丰村视察时,总书记强调,成都平原自古有“天府之国”的美称,要严守耕地红线,保护好这片产粮宝地,把粮食生产抓紧抓牢,在新时代打造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

建好粮仓,规划先行。眉山邀请院士专家编制了全市总体规划,重点建设“一核三带十片”,即永丰核心样板区、三大灌区粮食主产带和10个万亩以上粮油园区,打造“美田弥望、稻谷飘香、物阜民丰、幸福和乐”的“天府粮仓”示范区。从今年起,市县两级财政每年自筹7亿元,专项用于“天府粮仓”建设。

粮食的根本在于地。眉山着眼守牢天府产粮宝地,构建1875名市、县、乡、村四级田长和8012名网格员、农技员、执法员、监督员等“四员”包片联户机制;依托自主发射的10颗“天府星座”遥感卫星,开发田长制智慧管理系统,构建24小时“空天地网”智慧天眼;探索撂荒地整治机制,大力实施耕地恢复行动,全市耕地总量连续两年实现净增加,粮食播面稳中有升。

藏粮于地,不只在于耕地数量,也在于耕地质量。眉山率先出台高标准农田建设地方标准,整市推进建设,去年以来已建成高标准农田24.4万亩。未来五年,全市还将新建52.5万亩,实现有条件的永久基本农田全覆盖。这些高标准农田,亩均粮食产量将增加10%至20%,为保障粮食安全筑牢“耕”基。

藏粮于技,就是要向科技要产量。眉山深入推进科技兴粮行动,联合省农科院、川农大等科研院校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和科技小院,推动国家级杂交水稻制种基地建设,开展“一优两高”生产竞赛,推广高效栽培、稻菜稻药粮经复合、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智能农机装备等,以良种良技促进丰产丰收。

春华秋实,有耕耘就有收获。在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示范区的道路上,眉山步履铿锵。

这份答卷,紧扣传承弘扬三苏文化重要使命,书写的是塑造坚定文化自信“眉山载体”的崭新篇章


苏洵、苏轼、苏辙,堪称中国古代文坛最著名的“父子档”,三人均位列唐宋八大家。被誉为“全才式的艺术巨匠”的苏轼,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一道,共同书写了三苏文化的传奇。

三苏文化,既是巴蜀人文的艺术结晶,也是中华文明的一座丰碑。

在三苏祠视察时,总书记深有感触:“一滴水可以见太阳,一个三苏祠可以看出我们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我们说要坚定文化自信,中国有‘三苏’,这就是一个重要例证。”

作为三苏故里,也是三苏文化发祥地,眉山有责任、有义务,扛起传承弘扬三苏文化的旗帜。

市委全会明确,坚持以文塑城、以文化人、以文兴业、以文促廉,一体推进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挖掘、教育传承、转化利用,着力打造东坡文化传承发展中心,建设全球苏学研究高地、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基地、知名人文旅游胜地。

眉山高起点定位,邀请一流团队,系统编制《三苏文化(东坡文化)保护传承弘扬规划》《三苏故里文化旅游片区策划和规划》《三苏祠博物馆中长期发展规划》等规划,构建传承弘扬三苏文化的“四梁八柱”。

三苏祠作为东坡出生地、成长地,千百年来一直是文人雅士拜谒、凭吊三苏的文化圣地。为保护好这一珍贵历史文化遗产,眉山聚焦创建国家一级博物馆的目标,实施古建筑维修、馆藏文物保护等17个重点项目,积极申报长江国家文化公园重点项目,全力打造集文物保护、非遗传习、博物馆展示于一体的文化实践教育基地。

围绕申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眉山统筹推进三苏遗址遗迹保护利用,整治提升太和老镇、太平古街等历史文化街区,同时加强苏裔苏体书法、东坡石刻技艺等非遗项目保护传承,加快建设全国东坡文物主题游径。

眉山立足创新转化,做深做实三苏文化研究和文艺创作。推进省市共建三苏文化研究院,成立三苏祠博物馆学术委员会,联合四川大学共建东坡书院。携手知名院校、文化团队推出系列文化大餐,其中《苏轼书法全集》是迄今收录最全的苏轼书法出版物,《高山仰止 回望东坡——苏轼主题展》获第二十届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优胜奖,《中国有三苏——眉山苏氏的家国情怀》主题展获评2023年度“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重点推介项目,舞蹈诗剧《东坡》即将首演,动画片《少年苏东坡传奇》获省“五个一工程”奖,音乐剧《苏东坡》即将全国巡演,川剧戏歌《定风波》亮相央视……

做活三苏文化教育普及。创新举办东坡文化月,与东坡遗址遗迹地18个城市共同举办第十二届东坡文化节,打造“群众的节日、文化的盛宴”。常态推进东坡文化进校园、进家庭等“六进”活动,让文化滋养百姓、浸润心灵。

“眉山处处都是苏东坡,眉山已经彻底东坡化了。”正如知名网络博主“意公子”在“人生得遇苏东坡”短视频中的评价,眉山正以更宽的视野、更高的标准抓好传承弘扬工作,塑造坚定文化自信的“眉山载体”。

这份答卷,聚焦加强乡村卫生体系建设、保障农民群众基本医疗问题,书写的是增进民生福祉、提高生活品质的为民情怀


“全市上下要拉高标杆、勇争一流,通过三年努力,推动在医疗资源扩容提质上取得更大进步、在科学高效管理运行上实现创新突破、在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上走在前列……”5月30日,市委召开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建设工作推进会,全面开启了现代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建设先行市新征程。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建设。每次视察农村,总书记问得最多的问题之一,就是乡亲们看病难不难、吃药贵不贵。去年6月8日,总书记走进太和镇永丰村卫生站,详细了解医药价格、补贴等情况,强调“乡亲们吃穿不愁后,最关心的就是医药问题。要加强乡村卫生体系建设,保障好广大农民群众基本医疗”。

一年来,市委将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定期研究部署、制发任务清单、常态开展督导,高位统筹、高效推进,着力构建农村地区常见病30分钟诊疗服务圈。

重塑乡村四级医疗服务体系。出台9个建设指南,分层分类推进县级医院、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启动新建2家、整体迁建4家县级医疗机构;规划布局20个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已完成建设6个;规划分类标准化建设51个乡镇卫生院和510个村卫生室,已达标乡镇卫生院19个、村卫生室163个。

推进乡村医疗资源扩容增效。成功引进全省首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四川省儿童医院)落户眉山,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天府医院完成主体工程。加强县级医院和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等级创建,建成三级乙等县级医疗机构3个、省市级重点专科25个、省级基层临床特色科室4个。

加快优质医疗资源均衡布局。推动重心下移、资源下沉,加快构建“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体系,构建市、县、乡、村四级医疗帮联体系。青神县持续深化紧密型县域医共体试点,先后选派11名县级医院骨干医师下沉乡镇,61名中高级职称人员开展“传帮带”工作。

改革,是推动发展的关键一招。

经费怎么保障?眉山创新完善乡村医疗卫生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足额安排政府办乡村医疗卫生机构的基本建设和设备购置等发展建设支出,全额保障在编在岗人员经费,分类落实乡镇补贴,保障达标村卫生室乡村医生最低年收入。积极性怎么调动?眉山突出患者满意导向,考核结果与工资核定、干部选用和评优评先等挂钩,充分发挥引导激励作用。人才怎么引进?眉山实施乡村医生定向培养,计划招收培养乡村大专以上层次医学生300名,引导眉山籍医学生、在外眉山籍医卫人才回乡就业,推行城乡医疗卫生对口支援“传帮带”。

“我们的目标是:到2025年,全市乡村医疗卫生体系改革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分类化、标准化、差异化优化布局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健全夯实‘以县级医院为龙头,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基础’的乡村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加快打造现代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建设先行市,努力实现‘一般的病在市县解决,头疼脑热等小病在乡镇、村里解决’,最大限度保障农民群众基本医疗。”眉山市卫健委主任蒋传德介绍。

一年来,眉山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老百姓的事,要实实在在干,干一件是一件,干一件成一件”的殷殷嘱托,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紧紧抓在手上,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上持续发力,让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率98.3%、居全省前列;建成线上“零工云市场”平台,提供岗位6.4万个、带动3万余人就业创业;开发公益性岗位5039个;建成高标准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14所、村级养老服务设施638个、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和站点142个;建成托育机构46家、托班幼儿园185家,提供托位9304个……去年,全市民生支出增长10%,完成民生实事项目20件115个。今年,眉山计划投入119.6亿元,实施20件120个民生实事项目。

从育幼到养老,从教育到就业,从医疗建设到扶弱助残……一组组蕴含“幸福密码”的数据,一沓沓厚重又温暖的民生答卷,托起了广大群众稳稳的幸福。

这份答卷,突出新型工业化主导,书写的是建设成渝地区新能源新材料制造基地的发展命题

经过4个多月紧锣密鼓的建设,5月18日,位于甘眉工业园区的四川美科新能源有限公司年产32GW单晶硅切片(一期)项目完工,进入试生产阶段。当前,项目二期工程正有条不紊推进,预计11月建成投产。

与此同时,作为全省重点培育的新能源产业支撑性项目,位于眉山天府新区的通威太阳能高效晶硅电池项目(一期)也在不断刷新着进度条,预计今年上半年投产。

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眉州大地上,到处都是忙碌身影:项目推进如火如荼,建设现场塔吊林立、车辆穿梭,建设者们抢工期、赶进度;企业生产捷报频传,厂房车间里,机器加速运转,生产线上一派忙碌;招商引资马不停蹄,招商人员围绕延链补链强链,紧盯赛道招大引强……

“今年以来,我市紧跟国省政策导向、产业变革趋势,深入推进‘制造强市攻坚年’,把主攻方向进一步聚焦到‘1+3’产业上,聚力培育锂电材料、晶硅光伏、化工新材料三大千亿产业,大力实施工业项目‘四百工程’,用心助企纾困,助力企业多拉快跑,推动眉山工业高质量发展。”市经信局局长彭盆表示。今年1-4月,全市锂电、晶硅光伏产业增长强劲,分别增长612.4%、31.7%。随着中创新航、美科、通威等在建项目竣工投产,杉杉锂电、天华时代、万华化学等新投产项目扩大产能,将为现代化眉山建设持续注入活力。

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时强调,我国是制造大国,要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向制造强国转变。

聚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眉山深化科技创新,组建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学院,提速建设新能源新材料融合创新中心和4个企业技术研究院、20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22年,全市R&D经费投入31.45亿元、增长21.4%,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15户、居全省第4位。

实干,是最质朴的方法论。全市上下锚定全年目标不动摇,拼字当头、实字为先,全力推进“七大攻坚”,努力为新时代新征程四川现代化建设开好局起好步贡献眉山力量。

365个日日夜夜的轮回,让时光有了纵深,岁月有了层次。

身处一个梦想飞扬的年代,见证一个蒸蒸日上的国度,在党中央和省委的坚强领导下,我们的信心更加坚定,眉山的发展必将更有力度和温度。

一年是一个节点,更是一个起点。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眉山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凝心聚力谋发展、满怀豪情向未来,奋力开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眉山新局面。 


来源 | 眉山日报全媒体记者 段小锋 王磊 李幸 彭林 陈文君 杜欣谚



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蜀ICP备09029749号-1 眉公网备:51140002000014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川)字第1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敬请告知!网友在本站发布的信息与本站无关或者不代表本站观点。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80003 联系电话:38166855 网络侵权举报电话:028—38166899 举报邮箱:421730596@qq.com

川网公安备 51140202000199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