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
  • 站内

当前位置:

眉山新闻网

>

新闻

>

眉山新闻

【聚焦“民生工程”之养老服务篇】完善养老服务体系 让眉山老人“幸福享老”

新闻来源:眉山日报      

更新时间:2021-02-25 09:26:49

责任编辑:熊莉


  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让老人安享晚年,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一直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全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随着眉山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加快构建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提升普惠型养老服务水平显得尤为迫切。

  近年来,眉山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围绕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发力,加快建设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在城乡范围内构建起““综合体+”城市普惠养老模式和农村三级服务网络,聚力推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市场主体培育和服务队伍发展。据相关数据显示,2020年,眉山为近6万名困难老人提供助餐、助浴、助洁、助急、助医等居家养老支持服务,家庭适老化改造惠及困难老人家庭200余户,获评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优秀城市,并被民政部、财政部嘉奖。


转变观念  居家社区养老成趋势

  “推进养老服务改革,是涉及千家万户的重大民生工程。眉山以构建‘综合体+’城市普惠养老为突破,搭建起适宜居家、社区养老的服务平台,聚力构建多元化养老服务供给新格局。”市民政局有关负责人称,为实现政府服务民生多元化,眉山在推动城市基层治理建设中,通过在每个街道建设1个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打造集日间照料、全托照料、医疗康复、老年教育等“多位一体”的老年人综合服务设施,并在每个社区建设若干个服务专业、功能分区的示范型社区养老服务站点,聚力打造居家社区“15分钟养老服务圈”。


老人在养老机构进行娱乐活动。

老人在养老机构进行娱乐活动。

  近日,记者走进位于东坡区一环南路的一家养老托护中心,一幢复式小楼映入眼帘。在一楼的休闲娱乐活动区,几名老人正在打牌,穿过休闲区便来到餐厅,工作人员正在忙碌着备菜。

  谈起在托护中心的生活,老人们都很满意。“吃得好,住得好,帮我们洗澡洗衣服,有哪里不舒服,护理人员两分钟就来了。”73岁的李婆婆说,在她的介绍下,90岁的张婆婆住进了这里,朋友宋婆婆还成为她的室友。

  据该中心护理人员介绍,像李婆婆这样在这里养老的还有很多,他们每天吃过早饭便在院子里散步或做操,生活安排得丰富多彩。“本打算在家养老,但随着年龄增大,渐渐有些力不从心,这家综合体离我家近,吃得好,耍得好,休息得好,住起安逸,子女也放心。”李婆婆称。

  据了解,2020年以来,眉山共建设城市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11个,社区养老服务站点45个,城市养老服务全覆盖,实现了养老、医疗、康复、社会活动一体化,既为子女解决了后顾之忧,又保障了老人们的饮食起居,让老人过上了快乐体面的老年生活,实现了“家门口享老”。

市场潜力大  养老机构质量持续提升

  眉山在农村以敬老院为依托进行改造提升,重点实施护理型床位改造,打造功能完善、开放式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村(社区)重点整合村级活动阵地及日间照料中心,打造集养老、文体娱乐、便民服务于一体的养老服务分中心;村组重点依托易聚集老年人小卖部、农家大院、茶馆等建立养老服务点。全市现已建成农村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71个、分中心156个、服务点302个。


老人们定期开展文娱活动。

老人们定期开展文娱活动。

  加快建设以农村特困失能、残疾和计划生育特殊家庭老年人专业照护为主的县级特困人员供养服务设施,目前,全市已建成5所。

  养老院服务质量持续提升,市、县民政部门对照《全国养老院服务质量大检查指南》组织开展隐患排查,“一地一策”“一院一案”的方式建立台账整改到位,全市所有养老院实现28项重大风险隐患清零;落实敬老院法人登记工作,截至目前,全市所有敬老院法人登记率达到100%。

  此外,眉山与成都、德阳、资阳建立四市联盟,共建养老专家库,实现区域内养老标准互认。联合启动养老机构等级评定工作,通过评定提升养老机构服务质量。

老人在社区养老服务综合点乐享晚年。

老人在社区养老服务综合点乐享晚年。

  为进一步激发养老市场主体活力,市民政部门瞄准养老服务供需两端发力,聚焦养老市场主体培育,助推养老服务产业转型升级。“通过积极推进公建民营,公开引进养老机构运营主体,提高服务质量,吸引更多社会老人入住。”市民政局有关负责人说。

  据相关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市城市养老服务设施社会化运营率达81%,培育了友情养老托护中心、四川华颐(安心)养老服务有限公司等本土养老服务企业(社会组织)21家,成功引进礼爱株式会社等知名养老服务企业(社会组织)32家,有效破解了养老市场长期供需不平衡难题。

  本地一养老服务企业徐经理感慨道,“以前,社会认同度低,来我们这里的老人也少,企业生存很困难。现在大环境好了,政策补贴多了,我们连锁店都开起来了。”该养老服务企业的变化,正是我市通过系列政策扶持,助推养老服务企业发展的生动剪影。

多措并举  推动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为助力养老服务事业高质量发展,补齐专业人才匮乏短板,眉山建立了养老服务人才激励机制,按照国家认定职业技能等级给予50元—1200元五类岗位补贴。同时,对在同一养老机构连续从事养老管理或护理工作每满3年的,给予一次性从业年限补贴1500元。建立“3+N”养老人才培养机制,即3个市级养老人才实训示范基地和N个区县实训基地,将养老院院长、老年社会工作者、养老护理员、失能失智老人的家庭照料者等纳入培训范围,科学制定培训课程,实现培训实用化、个性化、本土化,不断充实人才队伍建设。

  “随着养老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培训、展示的机会越来越多,我也越发认识到这份职业的重要性。”从事多年养老服务工作的王女士称。近年来,眉山通过构建养老人才生态圈,形成了外来人才引得进、本土人才走得出的良性循环。

养老护理员为老人们服务。

养老护理员为老人们服务。

  眉山不断壮大养老服务产业,推进“互联网+”养老服务。开发智能手环、自助健康检测一体机等智慧养老产品,丰富养老体验。今年,全市共有6类产品和服务被列入四川省智慧适老化应用产品及服务推广名单。通过建立“安心”智慧养老服务平台采集老人需求,城市养老服务设施再依据平台信息,针对性地提供日托、全托、居家上门等服务;同时依托“互联网+”提供“点单式”就近便捷养老服务。目前,已录入11万余名老人信息。

  此外,眉山还依托机关事业单位党员建立党员社区“双报到”制度,组建“养老志愿服务队”,精准实施养老服务志愿服务项目,依托基层党员、村组干部等组建“便民服务队”,依托共青团、妇联等组建“青年服务队”“巾帼服务队”,依托企业、社会爱心人士等组建“行业志愿服务队”。截至目前,全市已有注册养老服务志愿者12.5万名,吸引养老服务志愿者13.8万余名,开展为老志愿服务7200余次。

  张可可 眉山日报全媒体记者 林琳

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蜀ICP备09029749号-1 眉公网备:51140002000014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川)字第1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敬请告知!网友在本站发布的信息与本站无关或者不代表本站观点。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80003 联系电话:38166855 邮箱:msxwwb@163.com

川网公安备 51140202000199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