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
  • 站内

当前位置:

眉山新闻网

>

新闻

>

眉山新闻

乡情入我诗,山高水又长

新闻来源:眉山网      

更新时间:2020-04-23 16:19:01

责任编辑:任枫枫


  眉山网记者   余毅    图/文


  我疑心,那四座巍峨的仿古城楼下,

  凡出入成乐高速眉山站的,

  无不做了一回北宋眉州人和辎车。

  高大的斗拱路灯照彻古往今来,

  两宋荣光大道让历史的闪光引人入胜。

  ……

  这是我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新眉山,

  配得上那轮938年前的月亮,

  配得上那段最纯最痛的爱情,

  配得上世界千年英雄的故乡!

  这是诗人华子在2014年9月写下的《新眉山绝配苏东坡》,被众多眉山人口耳相传,也让众多外地人由此爱上素未谋面的眉山。

  4月17日,暮春午后,柳花将老欲飞绵。在三苏祠旁一隅,书香氤氲,煮一壶春水,听诗人华子说他的诗和乡愁。

  “一说到诗歌里的乡愁乡情,大家下意识会以为就是讴歌、赞美和抒情,其实远不尽然。乡愁是复杂的情愫,有热爱、赞美、牵挂和愁郁,甚至还有反思、叛逆和难言。”说话时,华子不经意捋了一把滑到额头的自来卷发。热情、自信、纯粹,还有赤子的真如,这就是沉浸诗歌三十多年的华子。

1.jpg

      1986年暮春的一个上午,川师大一位女教授来到华子的学校,讲授现代诗鉴赏。不到17岁的华子便深陷现代诗的迷宫。

  三十多年来,长期据守故土的华子,主编了一本厚厚的本土文学读本和旅游手册合集——《东坡光影里的山水》,撰写了大量的山水诗。浓浓的乡情覆盖了华子的思维和感觉细胞,就像爱情一样敏感而有力。他套用索伦•克尔凯郭尔的句式,创作了一则格言:“诗歌的起点是故乡,终点是天堂,人生的道路也就是诗意历程。”

  谈话间,华子拿出了一本诗集《小树林》。这是华子的青春之歌,收录了他十九岁至二十四岁之间创作的的诗歌。诗集原本以书名《我歌唱的高潮就要到来》出版于1994年,2019年底被四川人民出版社再版。

  不少诗人说,《小树林》里的很多诗经过了二三十年岁月的冲刷,依然熠熠生辉,光芒不减,已经拥有了与时间抗衡的力量。文学爱好者可以把《小树林》作为现代诗的桥梁书来读,先入小树林,再进大森林。

3.jpg


  19岁,华子毕业后来到家乡一所偏远的山村小学教书。那里不通车,孩子们上课要走很远的山路。有的凌晨四五点钟就要起床,打着火把上路,才能保证八点上课不迟到。日子很苦,可华子在静默中沉思,怎样让幼小的灵魂从贫穷与苦难的束缚中跳出。昏黄的灯光下,他在教师宿舍的墙上忘我地写诗,在教室斑驳的黑板上如雪花飞舞般地写诗——“从书本的草丛抬起劳累的眼睛/遇见孩子和早晨一起向我问好”“孩子,我将灵活对照教材的/编排顺序,把你的眼光/引向蝴蝶、蜻蜓/引向燕子,再到/鹰”……

  和所有年轻人一样,总以为远方是诗,农村的落后、贫困和自我突破的渴望,这些都让华子迫切地想要逃离家乡。他曾在发表的处女诗《小树林》中写道:“命运的根须再不能逾越这块土地/我就试着把目光一日日望远”。

  后来,华子跑到北京打工。可去了之后才发现,家乡是一个巨大的磁场,自己永远挣脱不了它的吸力。对亲人的牵挂,对故土的思念,催促他每月迫不及待跳上回家的火车。哪怕在路上要花两天一夜,哪怕很多时候只能买到无座票。

2.jpg


  思乡之情越酿越浓,终于让华子决定回家。这样,他的内心才能得以平复。

  1996年,华子在家乡开起了书店。这是他在北京时脑海里一直奔腾的愿望——要将天下最好的书店开在三苏祠隔壁,他想让家乡人读到更多更好的书。从开书店那年起,华子和爱人也开启了公益阅读推广之路,让阅读的光芒涌入更多乡人的心灵。

  为了全身心经营好书店,做好阅读推广,华子从1993年底,一度停笔十七年。直至2011年春,终以一首《我在广济的一朵桃花上小憩》重启诗路。此诗大受好评,大家惊异于他近二十年未动笔,却才情不减。这要归功于华子从未间断有质有量的阅读。当然,还有家乡带给他的汩汩不绝的灵感源泉。华子认为,家乡情结对一个人的艺术支撑大于任何力量。

  诗里的广济桃花,映出家乡的美趣,映出华子的乡愁和思考,也映出他诗情的灼灼其华。

  复出后的华子,先后创作了《拎着几千年的月光看望自己的一生》《熊家大院》《忘不了童年和你》《有时我像一个老人》《我知将死》《谁在叫我》等许多佳作,深受读者喜爱和专家好评,其诗还获得光明日报社举办的全国文学创作征文大赛一等奖。

  瞧,华子写《循着书香到眉山》,让古人和我们在“诗书城”殊途同归,“陆游也循着书香而来。从此/‘诗书城’由一首诗认证/由无数本书传开。这是故乡眉山/从古至今,绵延着/岷江一样浩荡的诗意”;在《三苏祠》里,他告诉我们“岭南的荔枝树在祠中继续开花结果/千年的黄荆条被古训焕发新枝”,不知“谁家的缫车还在纱縠行响着/谁家的灯笼还在《三苏全集》里亮着/谁家的孩子闯荡天下从眉山出发了”;他也《独自一人凭吊苏东坡》,在《三苏园里祭三苏》……

  同时,东坡文化也萦绕着华子的创作,他用自己的诗歌向故乡先贤苏东坡鞠躬致敬。

  “苏东坡是我的老乡,这永远是我的骄傲。”华子说,东坡文化是乡情的灵魂和核心,是自己内心自信的源泉。打喜欢上文学的那天起,随时都能感觉到苏东坡无处不在。有苏东坡这样的先贤、榜样,有这样深厚的文化底蕴,自己常常气场满满,神采飞扬。

4.jpg

  从北京回到眉山,华子就再没长时间离开过家乡。他在故乡的一草一木、一地一景中耗费热血和年华。华子说从不担心成井底之蛙,能扎根故乡的安宁和阳光,就能拿住异乡的喧嚣和黑暗。就像苏东坡,命运把他与故乡相隔千山万水,他却把异乡当故乡,把月亮当亲人。心安之处,魂兮归来。携着故乡山水的气息和乡民的性格,融入异乡,在异乡重建了精神的故乡。

  作为一个热爱家乡的诗人,除了自己写家乡,华子还带动更多家乡人写家乡。

  2013年到2017年,华子策划组织了“走遍家乡,写遍家乡”的采风创作活动,并在2017年主编出版了眉山市文艺精品项目图书:《东坡光影里的山水》。该书精选了全市79个代表性景点,一个景点配一篇散文和一首现代诗。93名本土代表诗人和作家,以不同的文体,迥异的角度,个性的眼光和丰富的创意,尽情地展示和讴歌家乡的美景,描绘东坡光影里的山水,每一个家乡人心中的山水,每一个异乡人神往的山水。该书一出,即广获好评。

  似乎,用笔写诗已不能完全表达华子对家乡的情感。九年前,他开始在家乡“写”一首叫《庆丰桃源》的“诗”。这是一首让人敬佩与惊叹的“诗”:500多亩荒山,华子让数百种共10多万株花草树木在那里安家。这是一首“归去来兮辞”,诗人华子携着他的梦想从城市回归乡野;不同姓名的树木花草和灌棘蕨藓从各处归来,带着它们一代又一代的漂泊;鸟鸣啁啾,小兽晃悠,那些野鸡、斑鸠、野兔、山蛇、松鼠等动物也在陆续回归。

  难怪众人说,读华子的诗,文字在纸面上会透出原野般的勃勃生机。它们是一个个立体而鲜活的故事,直指心灵,触击灵魂,如饮明月清风,掸去一身尘埃。

  “我们的家乡,也是苏东坡的家乡。故乡人杰地灵,苏东坡的文脉我们有望秉承,因为我们与故乡的山水一脉相承。”在华子看来,东坡之后,眉山就是东坡光影里的山水。有了东坡精神的福佑,故乡的山水总能袅袅升起一轮月亮, 让世人千里共婵娟。他也将用故乡的一草一木、一地一景,道出自己蓄积的全部情感,和所知的全部秘密。

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蜀ICP备09029749号-1 眉公网备:51140002000014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川)字第1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敬请告知!网友在本站发布的信息与本站无关或者不代表本站观点。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80003 联系电话:38166855 邮箱:msxwwb@163.com

川网公安备 51140202000199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