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19时,眉山城区东坡大道一超市迎来许多顾客。市民张敏对照购物清单,在生活用品区采购结束后,迅速“转战”食品区,洗漱用品、零食、水果……“事前拟好购物清单,减少在超市停留时间。”张敏说,以前是慢慢“逛”超市,现在是速战速决。
记者注意到,在超市收银台,张敏排队结账时自觉与前面一位市民保持了一定间距。“保持距离是为了保障安全。”
排队自觉保持间距的情景,记者在文忠路一大型超市同样见到。该超市收银台有4位顾客等待结账,相互之间相隔了一定距离。扫商品条码、手机支付……相比在收银台付款,李想更愿意自助扫码支付,他认为这样更快捷,减少在公共区域停留时间。
在疫情前就设置了“一米线”的银行网点,记者看到,“一米线”不仅仅停留在地面上,更是刻在了人们心中:坐着等待办理业务的市民也都主动隔开了一个空位;在市政务服务中心,眉山市公安局出入境接待大厅窗口设置了隔离带,办事区和等候区距离超过一米;在新华文轩眉山书城,“进店以后请自觉与他人保持2米及以上距离,请勿聚集扎堆”的温馨提示也摆在了显著位置。
走访中,记者发现,在非上下班高峰期时段的公交车站等公共场所,市民都能较好做到与他人保持适当距离。但是到了上下班高峰期,许多市民仍无法避免在排队等候上车区域与他人“近距离”接触。“为避免‘打堆’的情况出现,我和家人最近都尽量错峰出行。”市民吴杰对于公共场所相距一米才适宜的倡议很是赞同。“‘一米线’是一条安全线,是对自己、对他人负责的表现,也是避免交叉感染的有效方法。”
【文明解读】
当人们在咳嗽、打喷嚏或大声说话时,产生的大量飞沫大部分集中在一米左右的范围。因此,人与人之间保持一米以上的社交距离,有利于保护自我、降低感染概率。当无法与他人保持适当距离时,该怎样做以降低感染风险?针对日常生活中一些难以与人群保持适当距离的场合,如上下班高峰期的公交车或空间较为狭窄的通道等情况,专家建议,佩戴口罩,并且要特别注意手卫生。乘坐公共交通时应尽量减少用手触摸扶手、靠背、把手等,尽量避免用手接触口、眼、鼻,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开窗通风。
眉山网记者 王丽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