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来源:眉山网
更新时间:2019-12-03 09:33:50
责任编辑:雷尧
——眉山非遗背后的故事之七
“五月台会”已成为洪雅县的民俗名片。(资料图片)
全城同庆“五月台会”。(资料图片)
台会《牡丹亭》。(由受访者提供)
洪雅“五月台会”夜游盛况。(资料图片)
邓光兰展示台会中的头饰。
眉山网记者 陈甜 文/图
每年农历五月二十七,对洪雅县来说非常重要。这一天,是当地举行“五月台会”的日子。这是全城同庆的民俗活动,每年参与民众达10万人,是当地影响力、感染力、关注面最大的民俗文化盛事。
“五月台会”又称为城隍庙会,是清代流传下来的民俗活动,内容非常丰富,集民间祈福祭祀、物资交易、手工艺品展销、民间艺术交流于一体。200余年来,在洪雅城乡广为流传,影响周边各地。
洪雅属大山区农业县,且山多地少,交通不便,阴雨天气多,病虫害频发,从而诞生了以祈福为主的地域文化活动——“五月台会“。起初,这是为了纪念洪雅城隍爷的生日而举办的民间祈福活动。据清嘉庆十八年(1813年)刊《洪雅县志》卷三《方舆志、礼俗》篇记载:“五月二十七,传城隍神诞、皆演剧、极为烦嚣”。“台会”之“台”是指抬阁或彩车,起初,是以大方桌或木床制作,用竹木及彩纸找扎场景,施以彩绘,由十来岁的孩子装扮成戏剧中的人物,随城隍巡游,供赶会民众欣赏。
在清代和民国时期,洪雅县城及止戈、东岳、花溪、柳江、高庙、三宝等乡镇,在春节、元宵、端午、中秋,都会举办各种形式的庙会、台会和灯会活动,其中洪雅“五月台会”享誉全川。洪雅“五月台会”经过200多年岁月的积淀、传承和演变,形成了持续时间长、参与人数多、物资交流活跃、表演活动丰富多样的大型民俗文化活动。
早期,“五月台会”分别由洪雅县城洪川镇及县内七八个乡镇先后举办,内容大体相同,形式各具特色。到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起至五十年代初,逐步演化为每年农历五月二十七在洪川和止戈两镇定点定期举办。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种种原因,这类民俗活动一度停办。1953年,该活动由于有深厚的群众基础,有广泛的群众影响力,满足了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得以恢复。当地利用城隍庙会开展物资交流活动,由此,“五月台会”迎来“重生”,在政府支持下,分别在县城和止戈镇举办。
改革开放后,县级文物主管部门对止戈“五龙祠”古建筑群进行了修缮并加以保护,恢复城隍雕像,并在此基础上,修建了洪雅民俗台会博物馆。馆里有“台会渊源馆”“台会模型馆”“石雕馆”,展出各种民间造型艺术,原始而实用的衣食住行、家具、装饰、竹编、刺绣、雕塑、皮影、花灯、旱船、龙灯等。根据馆中文物记载,“壁山寺记载,每逢农历五月廿七日,商贾辐辏,货物云集自一日至十日方罢。”可知,“五月台会”不仅在凝聚人气、鼓舞人心方面有着独特作用,还成为展示洪雅文化的重要平台。
2004年12月,洪雅县被授予“四川省民间台会艺术之乡”称号;2008年12月,洪雅县得到“中国名间艺术之乡”的美称;2009年7月,省人民政府公布,洪雅“五月台会”(城隍庙会)列入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至此,“五月台会”已成为洪雅县一张独具特色的民俗名片。
“‘五月台会’是洪雅山区农耕文明的遗存,展示了千百年这一片区域民众朴素的祈福思想,满足了民众的精神需求,是洪雅民众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家园。”据洪雅县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台会的主要内容随时代变迁,逐步完成由“敬神”向满足民间大众物质精神追求的转变,即由民间祈福祭祀活动,转化为重农祈丰、民众自娱、和睦乡邻、物质文化交流的民间文化活动。
一场台会就是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五月台会”的台是用传统工艺找扎,其手工艺性强,工艺流程复杂。传统台会制作选取本地盛产的竹、木及彩纸找扎场景,运用剪纸、绘画等艺术表现形式展现立体的舞台画面,再由少男少女装扮成戏剧中的人物,立于八仙桌、木凳尖或扇尖表演,随城隍巡游乡镇及街道。
每年台会的重头戏,莫过于游街活动,这也是赶会人员关注的焦点。每场台会由4个或8个身强力壮的汉子抬着游街,所以,台会其实就是“抬会”,后来才改用了汽车装置游行。
“每场台会的表演内容并不是凭空编造的,都是根据经典的故事改编而来,所以一场台会就是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台会找扎技艺传承人邓光兰说。
今年的“五月台会”,邓光兰参与制作了其中3场台会,其中有两个“高桩”、一个“平台”,分别是《牡丹亭》《三岔口》和《梁祝化蝶》。邓光兰说,“高桩”的制作比“平台”难多了。
在《牡丹亭》这场台会里,有两个表演角色,分别是男主角柳梦梅和女主角杜丽娘。虽然这个故事很多人比较熟悉,但邓光兰等人制作的台会出场后,还是引起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惊呼。柳、杜二人着蓝色和粉色的戏服,柳梦梅一手拿着折扇,一手拿着柳枝,杜丽娘站着的地方不是别处,正是柳枝之处。一只手就能轻松托起一个人?那柳枝会不会断?杜丽娘会不会摔下来?带着这些疑问,观众们看得兴趣盎然。
“这就是‘高桩’的魅力,具有惊、奇、险的特点。”邓光兰说,很多人会问她“高桩”的秘密在哪里,她一般都不会说,因为如果大家知道了其中的诀窍,看起来就不会那么惊喜了。
今年国庆节,邓光兰受到邀请,带着《牡丹亭》和《三岔口》两台“高桩”到成都杜甫草堂展演,让更多的人了解洪雅台会的魅力。
邓光兰:将传统之美传承下去
在洪雅县止戈镇,“五月台会”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很多人家世世代代都和台会结缘。
邓光兰一家也是这样。从她的祖父起,她家就与台会结下了不解之缘。耳濡目染下,20世纪80年代初,邓光兰就参与设计、制作台会,如今,75岁的她依然活跃其中。
11月28日,记者见到邓光兰时,她正在家中用竹篾和布料制作牛头道具。“朋友要表演牛儿灯,但没有牛头,让我帮忙做一个。”邓光兰说,她擅长这些手工艺活,能帮忙的都会帮一下。
邓光兰是家里的第三代传人,台会找扎技艺是从祖父那辈传下来的。童年时期,邓光兰经常看到父亲参与设计、制作台会,于是对台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小小的她常常仔细观察台会,时不时拿起父亲的笔,在纸上表达自己的想法。发现女儿有台会方面的天赋,邓父决心好好培养,把一身技艺全部传给她。邓光兰不负父亲的期望,找扎技艺学得又好又快。
“设计台会表演的时候,要考虑很多东西。内容要好,形式要好看,同时要保证安全,最关键的还要将故事融合在台会表演当中。”邓光兰说,台会的内容定了之后,就要着手准备工作。传统找扎技艺以竹篾和棉丝纸为材料,竹篾经过抛光、塑形、火烤等多道工序加工,棉丝纸在桐油里浸过才有一定程度的韧性,并且具有防水功效。
最奇特的是,台会“高桩”上的人物会呈现“金鸡独立”之态,看上去没有任何外力支撑——这便是台会找扎技艺的精髓,给人一种“惊、奇、险”的视觉感受。
找扎,就是通过力学原理,做出一个非常具有隐蔽性的支撑点,术语叫作“高桩”。比如,在平台的中心竖立一根3至4米长的钢筋,顶端按需要铸弯作为芯子,将演员缠裹固定在芯子上,腰和腿用白布捆牢,再套上戏装,或者安装假手、假脚,演员们才能“大显神通”而不露破绽。
要达到设计的效果,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有电工、木工、焊工和美工协作完成,而邓光兰就是总设计师。虽然画好图、标好尺寸后,就可以交给其他人制作,但邓光兰并不敢就此当“甩手掌柜”。她会全程指导、查看制作过程,发现有偏差,及时纠正。“‘高桩’表演有风险,必须确保这些道具的准确性、安全性,不能出现一丝问题。”邓光兰说。
每一次设计和制作台会,都十分辛苦,邓光兰并不在乎。她乐在其中,一心沉醉在台会找扎技艺的传承之中。
邓光兰深知,找扎技艺要建立在对典故熟知的基础上,这样才不会将不同故事中的人物和武器、配饰等弄错。因此,多年来,她一面积极向前辈们请教,一面刻苦钻研古籍,提升自身知识储备。目前,邓光兰已经设计了几十场不同的台会,各个时期故事里的人物特征、武器、配饰等从未出错。
在邓光兰的家中,有很多古代头饰,有唐代的凤头、清代的旗头等,这些是邓光兰一针一线缝合而成的。邓光兰说,她小时候就常在家中看到各种珠子、布料等材料,也看到了母亲是怎样将这些材料做成一个个完整的头饰的。在母亲的指导下,她很快学会了制作头饰。后来,开始设计、制作台会时,这门手艺正好派上用场。为了达到最佳效果,她亲自制作了很多头饰。“头饰是很有讲究的,比如,简单一点的是普通女性戴的,复杂一点的就是贵妃等有身份的女性戴的,不能随便乱搭配,得根据角色需求来配。”邓光兰说。
今年,有一件事令邓光兰倍感高兴,因为她有传承人了。6月,在相关部门工作人员的见证下,她的大女儿王亚非接下了传承台会找扎技艺的担子。
和邓光兰一样,王亚非从小就接触了台会。小时候,她还被母亲拉去当过台会的小演员。正是这种几十年无声的文化浸润,让她对台会制作十分感兴趣,并且学会了不少技巧。十年前,邓光兰就带着王亚非一起参与台会制作,并通过实践操作,将多年来的心得体会传授给女儿。现在,在设计、制作台会方面,王亚非已经可以独当一面了。
“现在我身体还行,再多帮衬她几年。”邓光兰说,她希望女儿能够将台会找扎技艺进一步发扬光大。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