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
  • 站内

当前位置:

眉山新闻网

>

新闻

>

眉山新闻

全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创新发展纪实

新闻来源:眉山网      

更新时间:2018-11-29 09:18:58      

责任编辑:雷尧


1副本.jpg

  市关工委志愿者到洪雅县三宝中学宣讲眉山好人、洪雅好人事迹。(图片由市关工委提供) 


  眉山网记者 黄海波


  在东坡故里,活跃着一支以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为主体的特殊队伍,这些从各行各业退下来的老同志,为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凝心聚力,长年不懈,他们像灿烂的夕阳,将人生中最美的光和热奉献给下一代。他们用大爱浇铸希望,用真情哺育后代,熠熠生辉,他们是——眉山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市关工委)。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省关工委的大力支持下,全市将关心下一代工作融入精神文明建设、脱贫攻坚、社会治理、民生事业、党建带关建、新发展理念和大宣传格局,坚持“急党政所急,想青少年所需,尽关工委所能”的工作方针,关心下一代工作有序扎实推进,取得了明显成效,曾先后7次荣获全国、全省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


  党政重视 

  关心下一代工作保障有新高度


  “关心下一代工作,顾名思义,乃是培养和造就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百年大计……”10月24日,一场特殊的专题讲座在市委党校全市优秀年轻干部培训班开讲。讲座主题是《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努力推进关心下一代工作持续健康发展》,授课人是市关工委相关负责人。


  据悉,在市委组织部、市委党校的支持下,市、区县委党校优秀年轻干部培训班创新开设关心下一代工作课程,自2015年就在我市全面实施。截至目前,市和区、县关工委老同志已累计为1337名优秀年轻干部授课。


  少年兴则国家兴,少年强则中国强。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关心下一代工作,全面加强各级关工委组织建设,全市128个乡镇、3个街道、1192个村、158个社区、432所学校、455个设党委的机关和事业单位及有条件的规模以上企业建立健全了关工委组织,形成横到边、纵到底的关心下一代组织网络,目前全市共有关工委组织2368个,参与关心下一代工作的“五老”达59408人。


  没有规矩制度,自然难成方圆。关心下一代工作是一项长期战略任务,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工作规律和探索长效保障机制,确保这一工作长期、稳定、健康发展,而不因为时间的变迁、领导班子成员和工作人员更替而影响工作开展。


  为此,市关工委积极探索和思考,总结出了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六大长效保障机制”和关心下一代基金会、青少年社会实践基地建设与管理、“五失”青少年精准关爱帮扶等相关主要工作任务的“五大长效保障机制”,建立了关心下一代工作的系列长效管理机制。


  市关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市和各区县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各级关工委组织的工作经费保障得到逐年提高。截至目前,各区县、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关工委工作经费全面实现省上提出的“三、三”制的要求,即每年区县30万元、乡镇(街道)3万元、村(社区)3千元,每年列入财政预算。


  党建引领

  民营企业关心下一代工作有新突破


  许多人对关工委工作的印象,仍停留在“五老”到学校作报告、奔走网吧引导青少年健康上网,其实关心下一代工作已远超上述范畴。紧扣新时代赋予的新使命,全市各级关工委不断在大局中校准定位,基层工作领域持续拓展。


  我市民营经济发展迅速,青年工人及其子女也是需要被关爱的群体。市关工委组织三个调研组多次深入各区县、产业园区和部分民营企业,围绕如何加强民营企业关心下一代工作开展调研,总结改进工作,有力推进了全市民营企业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全面开展。


  今年1月,通过市委组织部的支持,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关工组织建设的意见》和《关于推进民营企业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意见》两个文件,强调以党建带关建和属地管理的原则,明确职责任务,建立目标考核、工作联动和宣传激励等机制。同时,采用单独组建、园区牵建、行业统建、基层联建四种组建模式,启动了为期三年的新一轮民营企业关工委组织建设,将实现建有党组织的民营企业组建关工委组织达60%以上,并通过培训充分发挥其作用。


  目前,全市已建立民营企业关工委组织176个,占应建民营企业总数的41%。各民营企业关工委组织在教育引导青工成长,关爱青工及其子女,参与扶贫助困活动和支持做大关爱阵地等方面较好发挥了作用,特别是在参与扶贫助困、履行社会责任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我市关心下一代基金会成立五年来,全市民营企业共向基金会捐款1333万元,占基金会募集资金总额2616万元的50.96%。


  此外,市关心下一代基金会成立以来,共资助贫困学生、孤困儿童20214人次;组织“五失”、留守流动等青少年5500名参加爱心夏令营;建立关爱青少年活动室129个,惠及3.2万余名留守学生;开办假日学校190所,每年帮助2万多名青少年快乐过暑期。


  整合资源

  青少年社会实践基地建设有新提升


  5月2日,市青少年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正式开营,500余名学生来到实践基地开展为期3天的封闭式生活体验,包括户外拓展训练、手工训练和书画培训等综合教育活动。


  据介绍,该青少年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总投资4000万元,占地100亩,建设面积1.2万平方米,是一个启发学生潜能、体验生活、拓展知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益平台。


  市青少年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的开营仅是我市拓展关心下一代工作新阵地的缩影。


  据了解,全市各区县的六个青少年社会实践基地已于2013年全部建成投入使用。基地重实践知识培训,有效弥补了目前学校教育实践知识的不足,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深受学生好评、家长认可、社会认同。截至目前,共开班1406期,培训青少年20.8万人。


  为进一步丰富实践体验内容,市、区县关工委发挥组织协调优势,整合法院、检察、公安、司法、消防、禁毒、纪委、科协、卫生等部门的力量,由部门出资金出技术,基地出场地,在基地增建了模拟法庭、法治宣传室、消防体验室、禁毒体验室、交通安全体验室、廉政教育室、科技体验室、卫生知识宣传室等,体验室中的设施设备,兼具科技性与趣味性,寓教于乐,深受青少年喜爱。


  一路艰辛,一路荣光。在这些耀眼荣誉的背后,无不凝聚着眉山关工委老同志们的心血。他们放弃晚年的休闲生活,发挥“政治、经验、威望、时空、亲情”的优势和“传承、引导、关爱、呵护”的作用,献了青春献白发,在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岗位上,继续传递着光和热。“关心下一代工作是我们的责任,更是义务。”该负责人表示,“希望未来有更多来自各行各业的爱心人士加入到关心下一代成长中,不断开创全市关心下一代工作新局面。”





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蜀ICP备09029749号-1 眉公网备:51140002000014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川)字第1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敬请告知!网友在本站发布的信息与本站无关或者不代表本站观点。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80003 联系电话:38166855 邮箱:msxwwb@163.com

川网公安备 51140202000199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