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来源:
更新时间:2025-04-07 11:23:56
责任编辑:李佳伦
“朗诵绿色殡葬倡议书、引灵至安葬区、安葬、献花、放气球、礼成......”4月3日,在位于丹棱县仁美镇罗沟村的丹棱县福寿生命文化园内,该县首届绿色节地生态葬公益活动成功举办,当地首批8位逝者在此以生态葬的方式长眠于青山与繁花中。
丹棱县首届绿色节地生态葬公益活动现场。
“我老伴是当年到丹棱插队的知青,我们对生后事都比较看得开,他在世时就签字同意了生态葬的方式,我们是丹棱首个报名参加生态葬的家庭。”当天,丹棱群众王泽华携女儿到生态葬现场为老伴送行,现场没有复杂繁琐的送别仪式,一束鲜花表达深情,一捧黄土寄托哀思。王泽华认为这样的方式十分生态,是保护环境和土地资源的有效举措,也是移风易俗改革提倡厚养薄葬的有效表达,值得推广。
丹棱县首届绿色节地生态葬公益活动现场。
“逝者家属自愿报名参加生态葬后,我们会提供全方位、一条龙的丧葬服务,包括专业的告别仪式、可降解骨灰盒、2000元的政府补贴等内容,让逝者与大地融为一体的同时真正做到绿色生态、节约资源。”丹棱县民政局工作人员任登超介绍,目前丹棱群众已经普遍接纳“厚养薄葬”的观念,绿色生态葬的前景十分看好。
丹棱县首届绿色节地生态葬公益活动现场。
在公益活动现场,丹棱县民政局还向广大市民发出号召:争做生态安葬的践行者,以简约、环保的方式寄托哀思,让生命落幕回归自然质朴;争做文明祭祀的引领者,用鲜花、植树等文明方式替代焚香烧纸,让祭祀氛围多一份清新,少一丝烟火;争做政策宣传的推动者,让“厚养薄葬”理念深入人心,共同守护丹棱的蓝天净土......
殡葬之事向来承载着生者对逝者无尽的追思与敬重,关乎着人伦情感与社会风尚。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倡导绿色、低碳、可持续的发展理念。积极推行绿色节地生态安葬,是贯彻落实国家殡葬改革政策的具体行动,也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
一直以来,丹棱县积极推进殡葬改革,规划建设覆盖全县的公益性公墓,目前已建成11个公益性公墓。在此基础上,丹棱县立足当下、着眼未来,以“绿色、节地、生态”理念打造现代化、园林式的安溪墓园,其中设置了20%的公益性墓区和绿色节地生态葬墓区,积极推动绿色节地生态安葬,为逝者营造宁静安息之所的同时,也为丹棱留住更多的绿水青山。
丹棱县首届绿色节地生态葬公益活动现场。
“今天,我们举行生态安葬仪式,意义非凡,既是对逝者的深情告慰,也是对子孙后代生态福祉的庄严承诺,标志着我县殡葬改革迈出新步伐。”丹棱县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持续完善惠民殡葬政策,优化殡葬管理服务,让逝者安息、生者安心,为建设“美丽丹棱、幸福家园”贡献力量。
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蜀ICP备09029749号-1 眉公网备:51140002000014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川)字第115号 网站支持IPv6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敬请告知!网友在本站发布的信息与本站无关或者不代表本站观点。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80003 联系电话:028—38166899 网络侵权举报电话:028—38166899 举报邮箱:346536593@qq.com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