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
  • 站内

当前位置:

眉山新闻网

>

新闻

>

区县新闻

新春走基层丨彭山区金烛村:烂河坎成“香饽饽”

新闻来源:眉山日报      

更新时间:2023-01-12 16:10:20      

责任编辑:雷尧


盘活闲置集体资源

优化整合政策资金,优化产业布局

撬动社会资本投入,撬动当地群众参与,撬动上级资金支持


彭山区凤鸣街道金烛村通过“一盘二优三撬动”模式,促进文旅融合发展,集体经济增长超百万元。


一个地处城乡结合处的传统农业村,如何转变思路模式,寻求突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集体经济如何发挥更大活力?产业转型发展,村民、业主、村集体如何获得更大收益?


近日,记者走进金烛村,探寻盘活用好资源,调动群众参与,吸引业主投资,推进乡村振兴的新样板。


整装待客 “万水碾”喜迎春节游


1月9日午后,金烛村“万家水碾”,停车场已是满满当当。游客们行走在乡间村头,尽情享受冬日里的暖阳,商贩们忙着招呼顾客。


“我们整个项目主要围绕本地特色农耕文化、亲子旅游来打造,已经入驻了很多商家,柴火鸡、露营、烤肉、火锅等,业态比较齐全。”金烛村党委书记黄林介绍,“万家水碾”项目2021年谋划,2022年初开始建设,今年正式对外开放。


沿着村道进入小广场后,游客越来越多,摊位人气很旺。“这个放花椒的量和时间很有讲究。”一烧烤摊位上,店家正在讨论如何提升口感口味。


“前几天人特别多,我们也发现了不足,准备对部分点位进行统一打造,提升游客体验感。”黄林告诉记者,在建设期间,就有不少游客慕名而来,今年元旦假期迎来了一个小高峰。


“这是个新项目,我们正在进行调试,既要让游客玩开心,更要确保安全。”一处空地上,几名工人师傅正在调试热气球,“驾驶员”也在熟悉场地、气候、承重。上下几次后,操作越来越顺畅,开始邀请游客现场体验。


“这里项目挺多的,大人小孩都可以玩得很开心。”采访中,一名家住眉山城区的游客告诉记者,他从朋友口中得知“万家水碾”不错,先行“踩点”后,准备春节期间带家人朋友前来。


金烛村农家小院精美别致。.jpg

金烛村农家小院精美别致。


与悠闲的游客不同,不少店家正忙着调整完善设施,准备迎接春节长假客流高峰。


“最近试营业生意不错,我们正在进行收尾,保证春节期间的服务接待。”黄巧的农家小院紧挨着毛河老河道,不少游客在此休闲品茶。小院户内设施已经很完善,工人们正在补植草坪。


这座小院占地近10亩,依地势而建,低处的凉亭紧挨着毛河旧河道,往上便是挨着村道的主营场所,餐厅、休闲厅等配套完备,院坝里种植了草坪和绿植。


“我们很有信心,这段时间的人气又给了我们更大底气。”黄林介绍,前期通过考察学习,也借鉴了很多成功经验,如今各类设施已很完善,不少业主又针对试营业发现的问题进行再次提升,“争取春节继续火下去。”


盘活资源 农业村转型突破


金烛村地处彭山区城乡结合处,几年前,这里还是传统农业村,基础设施也较落后,产业基础差,村民务工收入占了大头。2019年村集体经济收入只有2万多元,主要来自于出租固定资产,形式单一、收益较差、带动发展不足。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如何让金烛村“金”色十足?


村级建制调整后,金烛村打算在用好用活资源、壮大集体经济上做文章,并着手流转土地,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2020年,村里组织党员、群众共计100余人前往青神红色西山、兰沟村参观学习,让大家切身感受集体经济发展带来的巨大变化,坚定全村上下发展决心。


方向确定后,突破口在哪?通过考察调研,本地缺少特色夜间餐饮及周末亲子吃喝游购场所,利用地理优势和良好的自然禀赋,金烛村将打造特色文旅作为突破口。原彭山县供销社搬迁后,在村里遗留了部分闲置资产,毛河新旧两条河道从村里经过,这里有很好的资源基础。


新建400盏路灯、黑化道路8公里、硬化路面3公里、建成两个文化广场、两个乡村公园,集党群服务中心、妇女儿童之家、游客中心、基层供销社等与一体的服务综合体投用……


最近几年,金烛村整合资金,对基础设施进行了有效完善,成为了省级卫生村、市级乡村文化振兴样板村。


彻底整治后的毛河,河水清澈见底,沿河打造的亲水项目为周围环境增靓颇多。


游客在毛河边玩耍。.jpg

游客在毛河边玩耍。


2022年初,按照3A景区标准打造的“万家水碾”项目开始建设。项目以毛河新旧河道交汇点——万家水碾为中心,依托原彭山县供销社遗留闲置资产,结合传统农耕文化,以“研学旅游+农业体验+亲子游”为主导。


作为金烛村文旅发展的火车头,“万家水碾”项目总投资2000余万元,2023年预计租金、提成收入100万元,提供50余个就业岗位,10余个创业点位,带动村民发展一三产业,项目区年人均增收约1500余元。


扮靓乡村 村民家门口挣钱


金烛村变美了,不少在外打拼的村民们也看到了商机和希望。


“村上把基础设施全部整好了,也给了我们很好的平台。”刘会是村里回乡创业第一人。2021年,在外务工的她回到老家,感慨家乡变化时,恰逢“万家水碾”项目招商,便第一个报名。


“今天我们的鸡肉有五、六桌,然后还有烤全羊、烤猪等。”在村里众多小院中,刘会也是第一个开业的商家,开业后人气一直很旺。


“不用东奔西跑,在家门口也能把钱挣了,一家人在一起很开心、很幸福。” 看着经营稳定后的收入,刘会不由得为自己“回家”的选择点赞。


金烛村文旅业态的多元化,也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村民张嘉成就在柴火鸡做厨师,他家距离店里,骑车只需要十分钟,“村上发展起来后,我们能够就近务工,肯定很兴奋。”


采访中,村道旁有不少村民售卖自家土鸡蛋、柑橘、藕等产品。对于村里人来讲,村里只要有客流,自家的土特产就有市场。


游客在“萌宠乐园”给小动物喂食。.jpg

游客在“萌宠乐园”给小动物喂食。


63岁的万素平在村里从事保洁工作,每月收入2400元。在乡村旅游发展的带动下,她除了每月保洁收入外,还有租金收益和集体经济分红。万素平家有一亩多土地位于“万家水碾”项目,流转出来后,每年租金收益800斤黄谷,按市场价折算约1200元。


“我们都希望村里经营越来越好,这样大家都会有更多收入。”眼见村里旅游越来越火,万素平心里很高兴。


“村里发展旅游,村民们都觉得是好事,都很支持。”在黄林看来,搞好乡村旅游,离不开村民们的大力支持,旅游有了起色后,村民的参与积极性更高。在村容村貌整治上,更需要每个村民积极行动,也需要集体的投入带动。


租金+提成 各方收益如何保障?


“万家水碾”项目总计2200万元投资中,有来自各部门项目资金800万元,社会资本1400万元。


除了本地回乡创业的业主,外来业主们看中的是资源优势和运营模式。整个项目聘请第三方公司整体运营,采取“租金+提成”模式,统一收银系统,提取营业额。


2022年初,“万家水碾”刚开始打造时,黄巧便看中了这里的发展前景,和家里人商议后,投资100多万元经营起了小院。经过近一年的精心装修,今年元旦后,小院开始有了回报。


“每年租金5万多元,平常交给村里营业额的3%。”黄巧盘算了下,村里负责完善基础设施、打造亮点,自己负责院内“软装”,不仅节约了投资,而且有整个项目带动引流,风险会更小。


毛河穿村而过,两岸有不少烂河坎、闲置荒地,如今也变成了“香饽饽”。业主张鑫华投入七十多万元,在靠近“万家水碾”核心区的位置建起了“幕野营地”,主营时下流行的露营,一经推出,就受到了游客的欢迎。


“作为我们业主来说,村里的租金、分配很合理,也能够接受。”在张鑫华看来,村里集中优质资源打造旅游景点,知名度高了,人气会越来越旺。自己专心经营,做好服务,便能获得更多收益。


游客体验骑马项目。.jpg

游客体验骑马项目。


“商家的生意好坏,直接影响着集体经济的收入。”算账的不仅仅是像黄巧这样的商家,黄林心里也必须盘算清楚。除了固定租金收益外,运营顺畅后,营业额将会是集体经济收入的大头。在此模式下,村集体经济和商家抱在一起,商家生意越好,村集体收入就越高。


“撬动的最终目的,是大家一起获得更大产出和收益。”黄林看来,在金烛村集体经济发展中,撬动社会资本投入、当地群众参与、上级资金支持,犹如“引子”,带来的是村民、商家和村里获得相应收益。


发展成果共享,集体经济收益如何使用?金烛村有着较为明确的计划,40%继续投入壮大集体经济,40%用于村民分红或基础设施建设,20%用于贫困群众帮扶救助和村级公益事业。


“油菜花开的时候,会很漂亮。”临采访结束,黄林指着河对面是一片农田介绍,今年村里谋划着动员村民种植油菜,既有观赏性也不影响种植效益。像这样的打算,黄林心里还有很多,今年他将一个个落实,到时,村里的旅游体验感会更强。


来源丨眉山日报全媒体记者 辛凯 马诗雨


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蜀ICP备09029749号-1 眉公网备:51140002000014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川)字第1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敬请告知!网友在本站发布的信息与本站无关或者不代表本站观点。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80003 联系电话:38166855 邮箱:msxwwb@163.com

川网公安备 51140202000199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