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
  • 站内

当前位置:

眉山新闻网

>

新闻

>

今日头条

黄河主持召开五届市委财经委员会第十次(扩大)会议强调:以激情担当作为的状态奋战经济主战场 持续巩固和增强经济向上向好态势

新闻来源:      

更新时间:2025-04-24 23:43:10

责任编辑:张莉


4月24日,五届市委财经委员会第十次(扩大)会议召开,市委书记、市委财经委员会主任黄河主持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坚定以习近平经济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党中央、省委关于经济工作的部署要求,巩固优势、狠抓短板,优化调度、防范风险,抢占先机、保持领先,以激情担当作为的状态奋战经济主战场,持续巩固和增强经济向上向好态势,确保圆满完成目标任务,为全省发展大局作出眉山更多贡献。

  市委副书记、市长、市委财经委员会副主任王斌达出席会议并讲话,市委副书记刘海出席。

  会议传达学习十二届省委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精神,听取全市及重点领域一季度经济运行总体情况汇报,分析研判当前经济形势,研究部署下一步重点工作;审议市委财经委员会工作规则;专题研究服务业相关工作,审议2025年眉山市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及政策措施;专题研究产业链相关工作,听取全市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链、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链工作情况汇报。

  会议指出,今年以来,全市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委决策部署,围绕“实干实绩比拼年”主题,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一季度GDP增长7.6%,圆满实现“开门红”,成绩来之不易,值得充分肯定。工作中有四个方面值得总结,工业经济是主要支撑,必须牢牢抓在手上;均衡稳健是内在要求,必须做到齐头并进;精准调度是重要方法,必须持续优化机制;工作激情是动力之源,必须昂扬精神状态。延续开局优势、站稳第二季度,是顺应国省发展大势、保持现有良好态势、赢得区域竞争位势的需要。要坚持巩固优势、狠抓短板,优化调度、防范风险,抢占先机、保持领先,锚定发展目标、坚定信心决心,加强宏观形势研判和经济运行调度,努力做到高开稳走、平稳运行,确保顺利实现“双过半”。

  会议指出,要抢抓机遇、精准施策,全力以赴提振服务业。落实好中、省提振消费政策,加快实施我市提振消费行动方案和政策措施,及时评估效果,动态调整完善,确保措施精准有效、发挥更大撬动作用。着力打造消费爆点,举办好系列体育赛事,运营好特色消费场景,建设好东坡行旅主题游径,形成吸引人流的强磁场。创新城市营销方式,做好城市宣传推广,推动网络“流量”变成消费“增量”。全力稳住房地产,加大高质量房源开发力度,不断拓宽销售渠道,推动市场逐步回暖。

  会议指出,要狠抓项目、增强支撑,不断做强投资拉动力。抓好全社会投资,“一项目一专班”推进滞后项目建设,紧盯重点环节强化督促指导,加快推进新开工项目入库和招引项目落地建设。抓好工业投资,主动对接央企国企、行业龙头、科创平台,积极招引更多大项目、好项目,深挖本地重点企业潜力,力争扩能项目落地眉山。抓好对上争取,紧盯“十五五”规划编制和政策加码窗口期,持续做好项目包装策划,力争更多项目纳入国省支持范围。

  会议指出,要聚焦重点、巩固优势,夯实工业经济基本盘。聚焦重点企业,多拉快跑保持增长势头,用好服务平台,及时掌握情况,加强一对一服务,集中要素资源保障企业满产达产,帮扶指导负增长企业尽快实现扭负转正。聚焦建圈强链,积极应对多重因素影响,抢抓新一轮产业布局调整机遇,更好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充分发挥“链长制”关键作用,加强重点产业动态监测和趋势研判,抓好重点产业链细分赛道生态培育,实实在在为企业纾困解难。

  会议指出,要协同联动、做实支撑,推动经济稳健有序运行。认真梳理重点环节,拿出行之有效举措,推动各行业、各领域均衡增长,实现一二三产业协调融合发展,形成更多坚实支撑。及时梳理用电量、税电指数、产销率、存贷款余额、货运量等情况,认真分析研究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和趋势性变化,提升关联指标匹配度。加强工作指导和监测预警,科学严谨细致抓好数据统计工作,切实守住数据质量底线。

  会议指出,要昂扬斗志、比拼争先,保持激情担当作为的精气神。要多作贡献、竞相作为,对照目标任务,能赶则赶、多拉快跑,确保各项指标“月月超进度、季季达预期”。要提升能力、科学作为,主动加强政策学习和调查研究,熟练掌握经济规律,做到吃透上情、摸透下情、科学施策。要奖优罚劣、激励作为,鲜明“一切靠实干实绩、一切拿结果说话”导向,把“奖”和“惩”的措施用足用好,更好调动各方积极性。

  市委财经委员会委员,有关市领导,眉山天府新区、各县(区)、市级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等参加。



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蜀ICP备09029749号-1 眉公网备:51140002000014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川)字第115号 网站支持IPv6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敬请告知!网友在本站发布的信息与本站无关或者不代表本站观点。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80003 联系电话:028—38166899 网络侵权举报电话:028—38166899 举报邮箱:346536593@qq.com

川网公安备 51140202000199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