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来源:眉山网
更新时间:2019-08-19 14:51:59
责任编辑:雷尧
巫杰(右)和同事讨论工作。
巫杰(右)和张凤伦聊家常。
帮村民整理材料。
巫杰录入相关资料。
眉山网记者 孟飞 文/图
8月13日一早,彭山区公义镇五马村第一书记巫杰就赶往村里开始新一天的工作。刚走进村子,在广场晒玉米的村民就热情向他打招呼:“巫书记来得早哦!”巫杰热情地挥手示意:“玉米收成怎么样?吃过早饭了嘛?”
短短几句寒暄话,就看出了巫杰在五马村的人缘。巫杰是第一次当第一书记,此前,并没有多少在基层工作的经验。被区里选任为第一书记时,巫杰便做好了“打仗”的准备。他在心里许下“早”的誓言,而“早”字体现在他工作的各方面。
从5月14日驻村开始,半个月时间,巫杰就熟悉了全村的脱贫攻坚工作,并走访了10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最多的一天,他走访了6户。每到一户,他都耐心和贫困户聊天,生活、产业、子女、养老,方方面面都聊,很快,便熟悉了贫困户的实际情况。
巫杰规定自己,无特殊事情,一定要第一时间上班。他说到做到,每天都提前半小时到办公室。4个月下来,“村里有个巫书记,他是工作早半时”这句话便在村里传开了。
“‘笨鸟先飞’,我对基层工作不熟,只能用这些笨办法,才能让自己更快地上手。”巫杰说。
巫杰把群众的事当做自己的事来做。54岁的张凤伦是村里的贫困户,一家四口人,他是顶梁柱。其哥哥患有精神疾病,长期需要人照看;其母亲年老多病,失去了劳动力。今年,张凤伦的女儿考上成都某学院,但高昂的学费让他犯了难。
巫杰听说后,第一时间赶到张凤伦家。了解情况后,他联系部门、咨询政策、写好材料……连续跑了区民政局好几趟。“目前,相关材料已提交至区民政局等待批复,如没有特殊原因,学费的问题应该会得到解决。”巫杰说。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巫杰清楚,要想脱贫还得发展产业。他和村两委一起,向上争取了“双挂钩”项目。目前,该项目已在村里实施。“该项目的实施,不仅可以帮助村民极大地改善居住条件,还能将土地集中起来进行流转发展产业。”巫杰说。
“要完成脱贫攻坚工作的既定目标,我们还有很多工作需要精细、需要落实。”巫杰表示,他将用最饱满的热情,担起第一书记之责,做好脱贫攻坚工作。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