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来源:眉山网
更新时间:2016-07-10 09:04:29
责任编辑:
这三张作品为一组,名为《天道酬勤》,是余美艳的获奖作品。该作品将眼光聚焦于大山里的母亲们,她们年纪虽大,却不愿意坐着享福,还在做着力所能及的工作,希望为远在山外工作的儿女们分忧,这种母亲的坚韧让人感到温暖。作者敬佩这些老人的勤奋,感叹母爱的坚韧。
眉山网记者 肖倩
6月29日,当24岁的余美艳从工作人员手中接过四川省第二届农民工原创文艺作品大赛的获奖证书时,久久回不过神来,这个大山里的孩子从十几岁开始,一头扎进摄影的世界,用自己的镜头作笔,记录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作为一名业余爱好者,获得这次比赛的摄影类优秀奖完全在她的意料之外。“有的人喜欢用歌曲表达情感,有的人惯于用文字抒发情怀,而我偏偏喜欢捕捉生活中有意义的瞬间,传达正能量。”这是余美艳获奖后的感言,也是她摄影的意义所在。
爱上镜头语言是种缘分
余美艳称自己为大山里的孩子,在十几岁的时候,她偶然间在网上看到一组表达山间生活的摄影作品,从此与摄影结下了不解之缘,她爱上了摄影,迸发了用镜头记录生活的欲望。然而,家人非常反对,认为她的爱好无用且费钱,余美艳只能偷偷地将这个爱好放在心底,争取一切机会学习摄影知识。3年前,她终于有了第一笔积蓄,毅然买下一台单反相机,一直用到现在。
“人家都说‘单反穷三代,摄影毁一生’,我可不这样认为,工作后买的那台单反一直用到现在。”余美艳非常爱惜手中的相机,“快门是有寿命的,按下一张照片就少一次按快门的机会。”现如今,智能手机的拍照功能越来越完善,余美艳却执着于手中的相机,并用它拍出一张又一张好照片。
怎样构图、怎样用光、拍下的照片能不能表达自己的情绪……对于余美艳来说,拍照并非一件简单的事情,往往都要经过一番思考。如果别人并不能看懂自己照片中表达的情绪,余美艳认为这张照片就不算成功。“摄影作品并不是孤独的,就如白居易追求老妇都能看懂他的诗句,我也希望我的作品能让更多人体会到其中的感情。”
艰险辛苦无损摄影热情
余美艳的老家在丹棱县顺龙乡,也许是因为小时候生活在山里的经历,她喜欢将镜头聚焦于人物、民俗文化等内容。“拍摄人物是对自我的思考,拍摄民俗是对民族文化的一种传递。”余美艳说。
摄影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大多数时候,余美艳为了拍出一张好照片,要苦等几个小时,几天,甚至几个月。有时候,她花费了大量的时间,还是不能拍出理想效果,然而,这丝毫不影响她对摄影的热情。曾经,她为了拍摄牛背山的云海,背着15公斤重的物资,徒步8小时到达山顶,还是没能等到完美的云海瀑布。
“4·20”庐山地震后,余美艳瞒着家里人,不顾一切开车走小路前往灾区,遇到路窄无法行车处,就弃车步行进入灾区。她一边帮助灾民,一边用相机记录当时的实际情况。在进入宝兴的路上,余美艳差点被滚石击中,千钧一发之际,她下意识地紧紧抱住自己的相机。“我的相机记录了生活中的酸甜苦辣,记录了别人喜结良缘,记录了别人子孙满堂,记录了困苦磨难等等,这些别人的经历也是我成长的轨迹,我珍惜每一次难得的摄影机会。”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