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
  • 站内

当前位置:

眉山新闻网

>

新闻

>

政务要闻

东坡区:让“秸秆”创造绿色价值

新闻来源:眉山网      

更新时间:2016-04-15 07:56:56      

责任编辑:


《为70万吨油菜秸秆找“出路”》系列报道之二


将回收的秸秆进行发酵处理。

眉山网记者 殷勇 文/图

年年禁烧,年年烧。每年收获季节,农作物秸秆焚烧让大家头痛不已。如何变废为宝,合理综合利用农作物秸秆?

在东坡区,政府引导农民将秸秆卖给有机肥生产企业。企业通过产业化、大规模、高效利用秸秆生产有机肥,彻底“消化”秸秆。这些有机肥在东坡区乃至全市多地的种植业中大放异彩,帮助成千上万的种植户实现了致富梦。

变废为宝

让秸秆变有机肥

伴着粉碎机“咔嚓、咔嚓……”的作业声,农作物秸秆很快碎成小颗粒,然后渗入“SLJ”优势微生物菌群发酵……这是记者去年在位于东坡区白马镇的眉山益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内看到的一幕。

据了解,2015年,益稷农业就消化秸秆上万吨生产有机肥,有效消化了东坡区尚义、永寿、复兴等乡镇的秸秆。今年计划消化秸秆2-3万吨,相当于10-12万亩农作物秸秆,而今年,东坡区全区油菜种植面积是20万亩。

该公司生产出来的有机肥被大量运用到种植业中,帮助成千上万种植户实现了致富梦。东坡区果农陈国民便是其中的受益者,“果树虽种了几十年,但在很长时间都没怎么管理,果子无论是品质还是产量都不行,更谈不上有多大收入。”谈到种植水果,陈国民连说惭愧。

陈国民表示,要说真正管理水果,还是最近几年使用有机肥后,种出来的果子品质非常好,单个水果的重量能达到6两,既有卖相,价格也上去了。果园这两年的收入翻了倍地增长,去年水果总收入14万元。

东坡区在秸秆综合利用方面,让可见的“秸秆”创造了绿色价值,既增加了农民收入,解决了秸秆焚烧的老大难问题,还让有机肥生产企业也得到了发展,真正实现了节能、减排、低碳、环保等多个效益。

探索“四到”处置法

解决秸秆运输难

要想实现秸秆变废为宝,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把秸秆运到企业,运输成本问题不解决,企业不愿意收,农民不愿意送。

“目前,我们全区共确定了10家大型养殖场和有机肥加工企业为秸秆综合利用企业,为了解决运输成本问题,我们要求由乡镇落实秸秆堆场,并组织农户进行定点堆放,由企业负责转运处置,这样就解决了运输难的问题,大大加强了秸秆回收与综合利用能力。”东坡区相关负责人说。

据介绍,今年东坡区共落实秸秆临时集中堆放点670多个,各类运输车辆460多辆,劳务人员3500多人,预计将实现辖区约20万亩秸秆的回收利用。

而对于位置偏远、秸秆运输成本高的区域,该区探索出了秸秆综合利用“到点、到田、到家、到园”的处置办法,由乡镇设置秸秆临时集中堆放点,鼓励农户就地堆放。“对这些堆放点的秸秆,我们鼓励仍在使用土灶的农户将秸秆搬运回家作燃料,对开展秸秆机械还田或腐熟还田的农户,免费发放腐熟剂和打捆机、粉碎机等农机器具。”东坡区相关负责人称。

据该负责人介绍,今年该区将加大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力度,确保不因焚烧秸秆引起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重大损失,确保不因焚烧秸秆造成重大交通安全事故,实现全区“不见烟雾,不见火光,不见黑斑”的目标。

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蜀ICP备09029749号-1 眉公网备:51140002000014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川)字第1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敬请告知!网友在本站发布的信息与本站无关或者不代表本站观点。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80003 联系电话:38166855 邮箱:msxwwb@163.com

川网公安备 51140202000199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