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
  • 站内

当前位置:

眉山新闻网

>

新闻

>

政务要闻

青神县:推行“秆—槽—肥”模式 力争今年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5%

新闻来源:眉山网      

更新时间:2016-04-15 07:55:24      

责任编辑:


《为70万吨油菜秸秆找“出路”》系列报道之一


工人正忙碌地包装有机肥。

眉山网记者 殷勇 文/图

“秆—槽—肥”模式,是青神县近年来探索秸秆利用发现的一种模式。即政府引导农民把秸秆集中运输到堆放点,利用修建好的生物发酵槽进行发酵,再生产出生物有机肥料。

“我们今年将大力推行这种模式,加上其他的各种秸秆综合利用模式,力争使今年青神县的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5%以上。”青神县相关部门负责人说,今年该县种植油菜50000亩。单就推行“秆—槽—肥”这一新模式而言,预计全县实现回收油菜秸秆就将不少于10000亩,力争达到20000亩。

依托企业

有机肥换秸秆实现循环利用

推行“秆—槽—肥”模式,青神县主要是以企业为依托。该县在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研发方面突出的是百事康公司。

4月12日,记者走进位于青神县白果乡凤凰村的百事康公司。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该公司厂区内工人正忙碌地生产、包装有机肥,一切都井然有序地进行着。

“我们公司正在抓紧生产有机肥,目前每天能生产60余吨。”该公司负责人黄振岭介绍说,公司要赶在今年油菜收割前完成1000吨的生产任务。该公司生产的有机肥主要用于向老百姓置换油菜秸秆。一亩秸秆大概可以换两袋有机肥。

有机肥换秸秆,秸秆再变成有机肥。这种循环利用方法深受当地百姓欢迎。据黄振岭介绍,通过这种方法,去年该公司成功消化油菜秸秆10000亩以上,生产生物有机肥1万吨。

“今年,我们新建了发酵池,还引进了新的设备。预计今年可成功消化油菜秸秆20000亩左右。”黄振岭说。

加强引导

调动农民综合利用秸秆的积极性

青神县虽然为秸秆综合利用找到了一条出路,但由于现有的秸秆综合利用成本高,经济利益不显著,农民利用秸秆的积极性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每年5月中下旬,农民需要抢收油菜、适时抢插水稻,恰是农忙季节劳动力紧张的时候。一些村民不愿也没有能力将田间秸秆收集处理,就采取了秸秆处理的简化措施:焚烧。”青神县环保局负责人程慧东说。

为了引导农民通过综合利用的方式消化秸秆,该县如今开始在各乡镇开始大力宣传“秆—槽—肥”模式。通过召开好干部大会、村民大会和院坝会等,逐户宣传。

青城镇落实堆放点5处,确保回收秸秆1000亩;南城镇落实堆放点8个,确保回收秸秆2000亩……目前,该县各乡镇都积极行动起来。此外,为了推广“秆—槽—肥”模式,加大回收力度,青神各乡镇将协助百事康公司落实堆放点,解决秸秆运输难问题。

“不见烟雾,不见火光,不见黑斑。”青神县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该县将抓好秸秆综合利用,确保这一目标的实现。

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蜀ICP备09029749号-1 眉公网备:51140002000014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川)字第1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敬请告知!网友在本站发布的信息与本站无关或者不代表本站观点。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80003 联系电话:38166855 邮箱:msxwwb@163.com

川网公安备 51140202000199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