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
  • 站内

书法家 杨江帆

新闻来源:眉山网      

更新时间:2018-11-26 01:23:22      

责任编辑:赵娜娜


  res01_attpic_brief (3).jpg人物名片

  杨江帆,四川眉山人,中国书协会员,眉山市书协主席。作品三十余次入展中国书协主办的全国展览,曾获第五届中国书法兰亭奖三等奖、第四届中国书法兰亭奖佳作奖、第十一届全国书法篆刻展获奖提名,四川省第八届巴蜀文艺奖特殊荣誉奖、四川省首届行草书大展唯一特等奖,中国书协“现状与理想”—当前书法创作学术批评展入选书家。

  书法于我不可或缺

  我从小就喜欢书法,18岁时开始接受专业的书法学习,书法已经成为我生命中重要的部分。平时除了工作时间,基本上都在工作室进行创作、教学。我办公室案头上也是摆满了书法作品集、宣纸、墨水、毛笔,只要一有空,就要练上一练。

  改革开放40年,也是眉山书法界蓬勃发展的40年。站在改革开放40年的节点上,眉山各个文化领域都在快速发展,书法领域在近40年有了较大发展。眉山建区设市20年来,从少数作者发展至现在七十余个省书协会员,十余个国家级会员,老中青梯队结合,骨干队伍越来越壮大。我很高兴眉山的书法队伍能有如此蓬勃的发展。

  书法在改革开放40年期间得到了新发展,也带动了越来越多的人学习书法,因而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书法艺术家。给我最直观的感受就是书法作品从以往的“书斋”搬到了“展厅”。人们对书法也越来越感兴趣,更多的人欣赏书法作品,以往写了书法就放在斋里,有朋友来参观也在书斋,往往更多的也是自己欣赏或者朋友欣赏,而现如今有了书法的展厅,大家都把好的书法作品拿出来欣赏,这不仅让更多的人欣赏、了解到书法作品,也让更多的优秀作品进入了大众的视野,许多书法爱好者也因此走到了一起,共同探讨书法创作。

  集文字学、历史学、美学于一身的书法艺术,本身有很大的社会教育意义,不仅如此,书法家本人的修养对于书法作品的社会教育价值也影响深远。

  书法作为一种传统艺术,需要被继承与发展。对于眉山书法的未来,我是充满了信心的,我想用两个词来表达我的期许—“普及”、“专业”。

  眉山是苏东坡的故乡,苏东坡是“宋四家”之首,我希望眉山人能更好地把书法艺术弘扬和传承下去,成为眉山人的一种生活方式。

  虽然现在眉山参与书法创作的人数不少,但对书法创作有学术思考的人较少,我希望在不久的将来眉山能涌现一批具有全国水准的作者,同时也希望书法作者在观念技法上有更大的突破。

  ■眉山网记者 陈燕利

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蜀ICP备09029749号-1 眉公网备:51140002000014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川)字第1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敬请告知!网友在本站发布的信息与本站无关或者不代表本站观点。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80003 联系电话:38166855 邮箱:msxwwb@163.com

川网公安备 51140202000199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