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华的商业大街 因“双创”而更加美丽

2020-07-21 15:09

1

/

  • 商家门前的创文公益广告牌。

  • 干净整洁的三苏路辅道。

  • 分类垃圾箱。

  • 三苏雕像广场上的公益广告牌。

  • 经过“双创”宣传栏,人们情不自禁会看看。

  • 雕像国际广场上巨大的LED显示屏滚动着“双创”的内容。

  • 三苏雕像广场上的创文广告牌。

  • 分类垃圾箱。

  本报记者 文/图

  “全力奋战三个月,确保夺取文明冠”,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卫生城市的工作进入最后的攻坚阶段,创建工作中还存在哪些不足和短板?7月15日开始,眉山网推出了“双创进行时 记者走点位”系列报道。随着暗访工作的不断推进,7月20日下午5点过,记者来到了位于眉山中心城区的三苏路和环湖中路,根据《全国文明城市实地考察点位建设标准》,暗访商业大街的日常情况。

  通过2个多小时的观察,给记者的整体印象是:这两条街商业大街整洁干净、创文氛围浓厚,市民们出行有序、谦和礼让,虽然是位于老城区的中心地带,也不给人喧闹和杂乱无章的感觉。三苏路向南,越靠近三苏雕像广场的位置氛围越好;而三苏路向北,往钟楼方向,则有一些不足。

  站在三苏雕像广场上,面朝钟楼方向,在三苏雕像左侧,是长约十米、高约两米的“双创”专题宣传栏;右侧是巨大的LED显示屏,正在滚动播放着“双创”宣传知识和防疫知识。三苏雕像广场周围一圈立有各种“双创”公益广告牌,内容涵盖关爱未成年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尊老爱幼等。

  因时间尚早,此时的三苏雕像广场上人流稀少,偶有行人路过。其中有几位牵着狗狗的市民,都用遛狗绳拴着。随着暑期到来,出来玩耍的小朋友也比平日里多,一些大人带着小孩经过宣传栏时,会停下来驻足片刻。

  商业中心交通比较复杂,在三苏雕像广场靠环湖中路、小北街侧,有四个红绿灯路口、五条斑马线,记者看见车辆和行人各行其道、无行人乱穿马路、翻越隔离栏等现象。

  在雕像国际广场上,散发小广告的现象依然存在,但比以前减少了很多,在记者暗访期间,只出现了两拨人,都是游离式的。广场上设置有分类垃圾箱,垃圾箱上明确标识着“旅管、废纸、塑料”的字样。

  由三苏雕像广场往北走,过了珠市街,已经下班的工商银行门口,仍然有几位“算命先生”在那蹲点,这是老城区存在了几十年的痼疾,随着文明城市的创建,街面上的这些“算命先生”也该改行了。

  行至金鑫街路口,这里由于是一个十字通道,没有设置交通信号灯,记者在这里停留了大概半个小时,观察往来车辆和行人过马路情况。半小时内,绝大多数车辆遇到行人过马路,都会自觉停下来,待行人穿过后再驶过。但仍有个别车辆没有等待行人,只是稍微减速。

  行至红星路口,这里是被市民称为眉山中心城区交通最复杂的地方。由于交通信号灯坏了,在路口中心放了一个临时的交通信号灯,交警和协管员在努力指挥着来往车辆和行人。此时正值下班高峰时段,车流量、人流量很大,总体来说还算有序,但一些电瓶车和摩托车就没有那么听话,协管员不时吹哨劝导。听协管员讲,这样的情况已持续多日,“晓得哪天(交通信号灯)能修好哦!”协管员嘟噜着。

  记者绕路口一圈,发现存在划线区域不够的情况,共享单车停车区域放满了车,一些停不下的共享单车只有停在区域外。

  两个小时一晃而过,一路行来,记者没有看见乱扔杂物、车窗抛物和随地吐痰的现象,也没有争吵谩骂、使用低俗语言、躺卧座椅、损害公共设施和花草树木的现象。街面管理人员文明执法、礼貌劝导。分类垃圾箱几乎每隔50米就有一个,垃圾箱上都有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卫生城市的标语。一些商家门前还放有“双创”公益广告牌。遗憾的是,沿途的三个公交站台都没有看见明显的“双创”公益广告。

  华灯初上,街道两侧的路灯温暖而明亮。此时的三苏雕像广场音乐已起,想必是大爷大妈们又开始了一天的广场舞,夜晚的商业大街也随之热闹起来。

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蜀ICP备09029749号-1 眉公网备:51140002000014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川)字第1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敬请告知!网友在本站发布的信息与本站无关或者不代表本站观点。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80003 联系电话:38166855 邮箱:msxwwb@163.com

川网公安备 511402020001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