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来源:
更新时间:2017-03-26 10:02:50
责任编辑:
人物简介:
姓名:曾伟
年龄:53岁
籍贯:眉山
职业:画家
擅长:国画艺术
曾伟
核心提示:任何一种事业,都不会是一路平坦的,对艺术而言则更是如此。所谓匠心,不仅意味着精工细作,更要在前方遭遇困境时,凿开一条属于自己的路。本期的主人公曾伟便是怀着这样一颗匠心的艺术家。在他长达三十多年的绘画历程中,也走过岔路,但他不忘初心,砥砺向前,也赢得了属于他的荣誉。
初识绘画 从一个泥人开始
曾伟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曾是眉山师范学校教师,母亲多才多艺,拉得一手好提琴,由于父母大学都毕业于植物保护系,经常绘制各类昆虫的教学用图,画出的动物和植物栩栩如生,这是曾伟对绘画的最初认识。
真正使他喜欢上艺术还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初,一次玩耍时,他看见美术教研室里有一位老师正在用泥塑一个少年像。老师发现年少的曾伟后便对另一位老师打趣道:“你看我捏的像不像这小孩。”“嘿!确实像。”老师对着曾伟笑言。曾伟被一种强烈的好奇心驱使着,他走近泥塑,这是他看见的第一尊泥塑作品,三维空间的表现力,深深地打动了他。此后他经常到美术教研室在窗外看老师画画,并由此对绘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当时,对于一个小县城的孩子来说,看到一幅真正的素描作品和一尊雕塑作品是非常难得的,当时市面上也根本没有美术专业书籍。1976年,眉山举办了首个书画培训班,全城沸腾,400多名学生鱼贯而入,曾伟也在其中。不得不说,这个培训班对曾伟的影响甚大。尤其是当时的文化馆里,有刚从川美培训回来的刘德能老师,曾伟成了刘老师的第一批学员。在这里,他开始接受正规造型训练,为以后的绘画生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冰雪寒风 拦不住一颗炙热的心
1981年10月,曾伟参军到了乌鲁木齐,军旅生涯是艰苦的,艺术的道路同样不平坦,但曾伟凭着年轻人的冲劲,硬是将两条路都完整地走了下来。
平均每天13小时的施工任务,人人皆是精疲力尽,可以说站着都能睡着。但是一想到绘画,曾伟便又“来劲”了。“在乌鲁木齐有个美术培训班,离我们的驻地隔了几座山,每周我会都跑步去那儿学习。”曾伟回忆,“冬天的乌鲁木齐雪很大,气温在零下30度左右,走在山上,一脚踩下去吱吱地响,那雪有膝盖这么高。”
每周上培训班时,他很早就得起床,去炊事班拿两个馍馍作为午餐,出门的时候冷得牙齿直打架,但翻过几座山去,往往会流一身大汗。到了教室,静下来画画,那汗凝在身上,又是一阵刺骨的寒冷......老师看着他,心疼,总会端来一杯热气腾腾的茶水。虽然浑身依旧打颤,但曾伟心里也多了几分暖意。几个小时的学习过去了,曾伟谢过老师,推开教室的门,又迎着漫天的飞雪踏上归程......
就是如此艰苦的环境,持续了整整三年。“好在自己坚持下来了。”曾伟说,“这三年里,收获极多,画功之外,尤其是那股精气神,也成为自己日后笔耕不辍的动力之源。”
代表作,
不忘初心 方得始终
当然在曾伟长达三十余年的绘画历程中,也曾出现过一小段“插曲”,也正是这段时日,让曾伟真正明确了自己的人生方向。
上世纪90年代初,全国上下刮起了经商之风,曾伟也下海“试了试水”。毕竟在那个年代,书画市场还远不如今日成熟,书画艺术往往是凭借个人纯粹的兴趣来支撑,而难以成为谋生的途径。“想让家人生活得更好一点。”曾伟笑言,“但我压根儿不是做生意的料,钱没赚到,人倒是挺郁闷的,主要是画画的时间少了。”
毕竟是三十而立,曾伟想为家人争取更好的生活,本也无可厚非。然而责任与理想,常常会有冲突。商海无情,激烈的市场竞争让曾伟简直无暇顾及任何别的事情。眼看着那支画笔,似乎离自己越来越远了,曾伟心里,怀着一百个不甘。自己一路走来,为之付出最多,也是最为憧憬的事业,难道就这么弃之不顾吗?
“偶尔看到别人搞画展,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各种滋味让人睡不着。”曾伟回忆,仅仅一年多后,他便“回头”了。那支画笔在召唤他,也在催逼着他,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终于还是撑不住了。”曾伟笑言,“手里没了画笔,心里便缺了一大块,唯有绘画才能让我平静下来,这才是我的事业。”
心意既明,前路怎么走也是一目了然。曾伟背起行囊,开始到全国各地拜师学画。他先后拜王永年、龙国屏、邹文正、朱德祥、丁雪峰等为师,也与眉山本地画家邓枫、邓开鹏、朱福昌、刘家树等结为好友。2008年,曾伟前往北京,参加了周绍华美术精英班,又是两年的进修。在纯粹的国画艺术的汪洋大海里,曾伟靠着自身的坚韧,不断地积累与超越。光阴如梭,这条路一走,又是十余年。
天道酬勤,付出总会有收获。2010年至今,曾伟已有十余件作品入展由文化部、中国美协等组织的全国大型书画展。2016年,四川省美术书法的最高学术权威机构四川省诗书画院,在全省经过严格甄选,新增特聘美术师5人,曾伟荣幸地成为新聘的五人之一。如今,曾伟的画作,已得到了专业和市场的双重认可。回望过去,他坦言:“作为一个画家,我吃过不少的苦。艺术是永无止境的,只要不忘初心,能沉得住气,它便能永远地生长下去。”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