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来源:
更新时间:2017-03-26 09:04:40
责任编辑:
汪晋权指导学生。
眉山网记者 梁昊 文/图
“这里还需要把颜色填充饱满些,才能显出荷花的神韵。”3月23日,记者在仁寿县青少年宫见到汪晋权时,他正在为一名学生指导习作。教室前端,摆放着一张4.8米乘以1.2米的大型画纸,毛笔勾勒而成的仙鹤虽然还未上色,但已栩栩如生跃然纸上。这幅尚在起步阶段的画作,汪晋权为其命名《松涛伴鹤舞 山岚润清音》。
自1988年到县青少年宫任教以来,汪晋权从事美术辅导培训已有三十余年,多次荣获共青团中央、团省委优秀美术辅导教师称号。小到6岁小学生,大到上班族,汪晋权培训过的学生年龄、背景跨越很大,其中多名学生考入美术院校,并在美术行业中取得了可喜成绩。曾经的学生李勇,已是全国知名画家。
“学习国画要从线条入手,临摹事物百态造型,再实景写生,是一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过程。”汪晋权在教国画简笔画时,总结出了“鸭蛋”画法,即任何绘画对象都可由一个圆起笔,再发散勾勒,画出其完整形象。
汪晋权给自己取了一个别号“田夫”,他认为,绘画就要像农民一样辛勤耕耘,才能有所收获。“中国画作为传统中华艺术门类,应同时具有形而上和形而下的内涵。前者为文化思想,后者为技术程序,仅形而上的中国画叫口号,仅形而下的中国画叫产品。”在汪晋权看来,“用准确的笔墨语言、图式符号承载画家的意图和中国画的本质的画作,才能被称为作品。”从提笔作画起,汪晋权到目前已画了成百上千幅画作。而能被他本人称为作品的,只有几幅,曾在2015年“仰望东坡 大美眉山”美术作品展中获奖的《乡情》是其中之一。
面对乡情这一人类永恒的情感主题,应该用什么图式和绘画语言来承载?构思初期,汪晋权认为仅靠家乡的山水、花草虫鱼、人物风情来体现主题有些苍白,而若用当代前卫的绘画语言形式来表现也太单薄。经过多番思考,汪晋权几移其稿,最终选择以“巢”寓家,以“鸟羽”传达父母含辛茹苦养育儿女的付出,以“老树、红叶”抒发不惧风霜的民族精神。同时用中国画传统的语言形式为载体,来表达对家乡的深厚情感。
汪晋权新作《轮回》1
“表现乡情的作品不只是画画家乡的地标建筑,更应包含作者的思想。”经过20天的创作,汪晋权终于拿出了一幅让自己满意的作品。作品展出后,汪晋权还作了一首诗,抒发绘就《乡情》的情感来源:老树千年何俱霜,雏鸟一旦离巢忙。忍听父辈声声唤,抛却天伦阵阵伤。
如今,汪晋权的美术作品多次参加全国、省专业美术作品展览并获奖,全国多家报刊发表作品上百幅,出版多本个人画集和合集。并于2001年加入四川省美协,现为全国大地书画院画家,四川省花鸟画院画家,眉山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眉山国画院画家。
“小时候喜欢涂鸦,那时还不太懂绘画是怎么一回事,直到真正系统学习后,才逐渐掌握如何把握中国画的技法和情感。”1958年,汪晋权出生于仁寿县始建镇。22岁那年,仁寿县文化馆举办书画学习班,时由张大千弟子王永年亲授绘画,从那时起,汪晋权便开始接触绘画,开启了自己的国画之路。2年后,汪晋权被推选到乐山市艺术馆接受为期一年的培训,从审美认知和技术理论着手,系统学习国画技艺。
汪晋权新作《轮回》2
从画初期,汪晋权主要以画人物为主,现在则更偏爱画山水。“中国画讲究写意与工笔,画家徐建融将中国画划分为画家画与文人画。即把写意画归为文人画,把工笔画归为画家画,给这两种不同表现手法的中国画分别定位。”在汪晋权看来,作为画家画的工笔或小写意(以形写意)有其不足,例如唐、宋时期的部分人物、花鸟画,因太注重技术层面而使观画者感觉到画面板结、意境体现偏薄。发展承传至今,出现了部分工笔画制作成份过余、图式符号的构成和绘画语言的表达过浮,画面太繁、缺乏概括(写意)等问题。而文人画在历经发展后,形成了一定的笔法程序规则和图式布局规则,但常缺乏严密,存在随意性。“一幅好的文人画讲究笔墨灵动,避免牵强呆板,尤其不受形体制约的写意性值得绘画之人学习。”汪晋权说,“中国画的工笔和写意各有千秋。一个画家作画时如能将文人画中的灵动和墨气、画家画中的严慎思考和形体写实相融,由此画出的画才会真正‘形神兼备’。”
今年5月,汪晋权将受邀参加在四川大学举办的画展,与另5位画家一起分享、展示近期画作。“画画不是机械生产,对中国画的审美取向不应模式化,画家也不应该只为展览而画画。”对于办展、参展,汪晋权有着独到见解,“目前,我的绘画技术还未成熟,我希望通过持续不断的练习精进技艺,首先把画画好,再考虑举办个人画展等事宜。”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