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
  • 站内

当前位置:

眉山新闻网

>

新闻

>

眉山新闻

【红色笔杆子】一条路径、一个饭碗、一道防线

新闻来源:眉山网      

更新时间:2020-11-18 10:09:42

责任编辑:赵娜娜


——决战脱贫攻坚走区县系列报道之眉山天府新区篇  

曹霞  眉山日报记者 殷勇 周军 严丹玫 文/图


百花社区道路。.jpg

百花社区道路。

  今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收官之年,眉山天府新区及两区四县如何聚焦脱贫攻坚“一号工程”,下实下足精细“绣花”功夫,推出一系列“加强版”“创新版”举措,将扶贫工作精准化、精细化、长效化,推动脱贫攻坚工作与县域发展统筹融合,让贫困群众的小康之路走得更踏实、更长远?


  眉山日报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脚力眼力脑力笔力”要求,结合“红色笔杆子”强基提能工程,近期派出全媒体采访组,分赴眉山天府新区及各区县基层一线,生动记录贫困群众的脱贫奔康之道以及各地加快发展的生动实践。从今日起,推出“决战脱贫攻坚走区县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一条条水泥路向四面延伸,一座座农家新居拔地而起,一个个特色产业开花结果……走进眉山天府新区(以下简称“新区”),看到的是脱贫攻坚新变。


  “小康路上不落一人”——眉山天府新区自2018年3月实质性组建、实体化运行以来,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承担辖区内全部社会管理事务。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新区立即着手成立了相应的扶贫组织机构。


  两年多来,新区各级扶贫部门严格按照关于脱贫攻坚工作的各项要求,强化责任担当,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建立和完善工作机制,找准精准扶贫的契合点和主攻点,紧密结合当地实际,积极探索精准扶贫的有效模式,采取多项扶贫措施,带动广大农户脱贫致富,深入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做出新特色、取得新成效。在新区,一场攻坚拔寨的脱贫攻坚战役打响,不断取得阶段性成果。



做强富民产业

提供增收有效“路径”


  产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支撑,更是增加贫困群众收入的有效途径。新区组建以来,将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根本性举措,扎实做牢“产业规划、产业目录”,抓好“主打产业、产业基地、产业项目”建设,培育大批特色高效扶贫产业。


柑橘产业。.jpg

柑橘产业。

  果林经济就是新区推行的一大特色扶贫产业。郁郁葱葱的果树遍布山坡、黄澄澄的柑橘挂满枝头……11月6日上午,记者在新区视高街道百花社区春满园果业专业合作社果园看到,园内果林带绘就了一幅青翠欲滴的乡村振兴蓝图。


  在园内,业主巩开华正和来自镇上、社区的干部谈论水果种植技术。2011年,巩开华在百花社区流转土地1200亩,建起了果园,成立了合作社,并成为合作社负责人。


  近年来,作为社区的致富带头人,巩开华勇担责任,苦心研究种植技术,精心管理果园,如今,果园里的果树基本进入了盛产期。“目前果园每亩可产8000斤以上的精品果,亩收入达到25000元以上。”巩开华说,果园已成为成都农副产品的配送基地和集种植、采摘、娱乐、餐饮、观光、健身一体的家庭生态农场。


  果园发展好了,当地群众生活也变得越来越好,不但每年可以领取土地租金,还能在果园里务工挣钱。社区居民罗成江以前是建档立卡贫困户,自从果园建好后,他长年在果园内务工,不仅脱了贫,一家人的生活也一天比一天好。


  除了发展果林经济,新区还注重通过大项目的引进,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村民脱贫奔小康。


  田野里,挖掘机正在平整农田;山坡上,工人们忙着给鲜花浇水;商店里,服务员为游客送上一杯杯茶水……走进新区锦江镇永泉村,处处呈现出一派繁忙的景象。该镇通过引进“中法农业科技园”这样的国际化大项目,打造了一个热门乡村旅游景区,不仅在全市树立了乡村振兴的典范,而且为当地农民增收提供了一条实际有效的路径,进一步改善了当地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57岁的周金秀,原本是该村的一名普通农民。2018年7月,她成为“中法农业科技园”的一名养花工人,从种水稻到种花草,她的工作属性变了,收入也变了。“以前,种水稻、油菜、玉米等农作物,一年忙到头也没啥收入,存款基本为零;如今,每天上班8个小时,中途有休息时间,每月扣除保险能拿到工资3千元左右,到年底能存两万元。”周金秀说。


  新区通过引进项目,做大做强特色产业,打通柑橘、李子和桃子相关种植、生产、加工、销售等产业链,让特色产业成为脱贫产业,推动乡村振兴。为解决贫困群众产业发展问题,新区主动挖掘本地优质农产品,打通“下线”,因户施策,以畜禽养殖等“短平快”产业为主,组织农户自行参与售卖,加速提升建档立卡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和收入水平;联通“上线”,发挥资源优势寻找销售渠道,借助电商平台,引导企业订单团购、引导农户“互联网+”销售、加强与企事业单位对接,做实面向建档立卡贫困户的订单农业,引导合作社及干部职工认购助销,将“等待消费”转化为更加主动的“送货上门”服务,巩固“志智”双扶为主导的扶贫模式,提升扶贫产业效益。


筑牢就业支撑

确保端上稳定“饭碗”


  “工作落实得怎么样了?需不需要我们帮忙联系介绍?复工证件办理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以来,新区各镇(街道)帮扶干部纷纷深入脱贫户家中,开展建档立卡贫困户就业状况和就业意愿调查,同时为他们介绍临近企业招聘信息,免费提供岗前技能培训,鼓励他们就近就业。


企业“扶贫车间”生产忙。.jpg

企业“扶贫车间”生产忙。

  今年28岁的董飞是新区青龙街道狮子村村民,曾经因父亲患病、母亲肢体四级残疾、家中生活艰难被评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今年春节返乡与父母团聚后,由于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董飞无法返岗就业,一下失去了收入来源,让他心里犯了难。在上门走访了解这一困难后,青龙街道帮扶干部推荐董飞参加了街道主办的“回乡创业正当时,建设青龙我先行”招聘活动,并向他提供了免费的就职培训。之后,掌握了相应生产技能的董飞正式到当地四川宝丽包装印务有限公司上班,每月能拿到工资3000余元。该街道还通过扶贫公益性岗位为其母亲安排了力所能及的环卫工作,一家人有了稳定收入。“感谢党的扶贫政策,感谢街道和村上的帮扶干部,让我在家门口找到了工作,挣钱的同时也能照顾好双亲。”董飞感激地说。


  今年以来,新区有关部门对辖区脱贫户逐一入户走访,详细摸清其是否具有劳动能力、是否就业、未就业原因、就业意向等情况,并通过企业招工解决一批、公益性岗位安置一批、个体创业带动一批等方式,吸纳贫困群众就近就业,端上收入稳定的“饭碗”。


  在位于新区的四川倍特电动车有限公司“扶贫车间”里,产能已经基本恢复,在岗的40名工人中,有31名是来自省内各地的贫困工人,其中有7人是本地脱贫户。杨桂元就是其中一位。前些年,他为给身患重病的妻子治病,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还欠了亲戚朋友不少债。在生活最无助的时候,当地扶贫干部找到杨桂元,介绍他到该公司的“扶贫车间”里上班。他很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铆足干劲儿想要把债还了,把日子过好。


  克服疫情影响,解决就业脱贫。针对杨桂元这样的困难人群,今年新区各级各部门陆续出台针对性帮扶举措,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和脱贫攻坚战。天府新区眉山管委会一方面组织企业摸清贫困工人近期的基本生活情况,捐款捐物,给予经济支持,助他们渡过难关;一方面针对“扶贫车间”出台相关政策,对“扶贫车间”运行给予补贴,联系上游企业保障原料供应,大大加快了企业正常生产进程。


  “一人就业就基本能实现全家脱贫,促进就业是建档立卡贫困户稳定增收脱贫的关键所在。”天府新区眉山管委会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以来,新区充分用活现有的企业吸纳建档立卡贫困户就业的奖补政策,利用新区企业多的优势,采取个性化、订单式培训的方式,向大中型企业输送贫困劳动力。


  全力做好帮扶工作“后半篇文章”,新区还坚持多渠道多形式开展招聘活动;实行“一对一”服务方式推荐就业,建立扶贫车间;拓展保安、保洁等公益性岗位,实现托底安置就业;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加大援企稳岗力度,落实稳岗复产减、免、缓社会保险,兑现稳岗返还补贴、技能培训补贴、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等政策。2020年,新区通过搭建就业平台、岗位推送、技能提升培训等方式,帮扶贫困群众4157人实现就业,高于去年同期157个。


夯实民生保障

守住脱贫坚固“防线”


  绿树成荫,鸟语花香,干净亮堂的房屋……驱车行驶在新区的视高、青龙、锦江等镇(街道)各个乡村,映入眼帘的各色美景令人应接不暇。

游客采摘。.jpg

游客采摘。

  新区实现全域乡村的美丽“蝶变”,主要得益于新区以农村土坯房改造工作为抓手,解决好广大农户住房安全的同时,抓质量、塑风貌、治环境,打造出各具特色的美丽乡村。


  新区认真调查核实建档立卡贫困户土坯房情况,组织开展土坯房评估鉴定,确定改造对象、方式、标准和数量,做到“户有卡、村有册、乡有簿、新区有档”;根据调查核实的情况制定分类改造方案,采取征地拆迁、拆旧建新、维修加固、依法拆除等方式进行改造,建设选址坚持“三避让”,即避让地震断裂带、地质灾害隐患点、泄洪行洪通道;新建农房务必“道路通、生态好、房子美、功能新”;完善“三建四改”(建庭院、建入户路、建沼气池和改水、改厨、改厕、改圈)提升居住质量和使用功能。指导各镇(街道)制定“三建四改”和基础配套具体方案。


  为了确保工程完成质量,新区将土坯房改造纳入统一监管,严格执行《四川省农村居住建筑抗震技术规程》《四川农村居住建筑施工技术导则》等农房建设强制性标准,提高土坯房改造规范化和专业化水平。加强新建房屋地基基础、主体结构、屋面工程、抗震构造措施等关键部位和环节的监管,严格工序管理、建材管控和竣工验收。截至2020年7月,新区已落实补助资金270万元,帮助70户进行土坯房改造。


  住院3天,花费2500多元,自己只付355元,今年6月12日,新区视高街道水铺社区居民张玉明在医院办理出院手续时感激地说:“国家政策真好。”在新区,健康扶贫政策已全覆盖像张玉明这样的已脱贫群众。


  切实推进健康保障防返贫,落实建档立卡贫困户先诊疗后结算和“十免四补助”医疗扶持政策,控制医疗费用个人支出比例;加强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三级医疗服务体系;实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和免费健康体检两个100%;实施大病和慢病精准救治,防止因病返贫致贫。新区还扎实推进教体民生工程,落实“六长负责制”,全面抓好“控辍保学”;全面落实教育资助政策,今年预计资助6765人,发放救助资金1080万元;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改善教学条件,抓好感恩励志教育,实现物质和精神“双脱贫”。


  开展文化惠民乡村行,推进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加强文化扶志,增强文化自信与脱贫信心。加快推进恒大童世界、乐高乐园等重点文旅项目建设,提升群众生活质量与幸福指数。兜底保障助脱贫,实施社会救助兜底脱贫行动,加强对返贫高风险群众的监测预警,实行“两线合一”,落实困难群众“应保尽保、应养尽养、应救尽救、应补尽补、应帮尽帮、应扶尽扶”政策,确保兜住底、兜准底、兜好底,守住脱贫坚固“防线”。

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蜀ICP备09029749号-1 眉公网备:51140002000014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川)字第1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敬请告知!网友在本站发布的信息与本站无关或者不代表本站观点。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80003 联系电话:38166855 邮箱:msxwwb@163.com

川网公安备 51140202000199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