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
  • 站内

当前位置:

眉山新闻网

>

新闻

>

眉山新闻

中秋节,邂逅苏东坡

新闻来源:眉山网      

更新时间:2020-10-09 10:03:01

责任编辑:熊莉


  古往今来,有多少人盛赞过苏东坡?可以说,很多人都会在不同的际遇里与苏东坡“碰面”。而相遇最多的时刻,应该是在中秋节来临之际。因为,苏东坡是我们赏月的知音。

  中秋佳节,记者采访了我市部分作家、画家、阅读推广人等文化人士,听他们聊一聊苏东坡和中秋节的故事。

  □本网记者 彭威楠 余毅 文/图

  刘小川:作家、中国传统文化国民普及人、全国东坡文化主讲人

  刘小川

  他以一个人的力量,强化了中华民族大团圆的符号

  关于月亮的诗,李白写得极好;苏东坡则把关于月亮的词写到极致。一曲《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被赞“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俱废。”可以说,苏东坡“垄断了”中秋的月亮。

  今年,故宫600岁了。如此重要的年岁,故宫博物院将自己的首个重量级展览给了苏东坡。今年,我的作品《苏东坡传》也再版了,可以说,今年有股“苏东坡热”。对中国人甚至是世界各地的华人而言,只要认得汉字的,有多少人不会背诵几句《水调歌头》?而提及中秋,多少人脱口而出的不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相比端午等传统节日,中节秋可谓后来居上,在百姓中的受欢迎程度仅次于春节。因为亲情、友情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都是非常重要的,中秋月圆,蕴含着团圆之意。苏东坡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普天之下共同祝福心愿的汇聚之处。苏东坡用这首词强化了中华民族大团圆的符号,放大了中秋节的文化符号,引发大家的共鸣,中秋因此有了丰富而绵远的生命力与内涵。可以说,苏东坡放大了中秋团圆的文化符号,他以一个人的力量,甚至是一首词的力量,强化了中华民族大团圆的符号。

刘川眉:作家、诗人


  刘川眉

  未来百年、千年,我们在每一个中秋节都会想起他

  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中,中秋是极为重要的节日之一,除代表阖家团圆外,还包括了中国先民对月亮的崇拜。在历史变迁之中,它承载着的传统文化与先进文明逐渐凝结成了我们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以及民族情感。人们在中秋节这天赏月、拜月、颂月……

  中秋是月亮最圆的一天,“天上月圆人间团圆”,此情此景也引得文人们玩月,赏月,写月,吟诗作赋。苏东坡正是在中秋夜欢饮达旦,写出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词之所以成为千古绝唱,除了本身很美外,还因为境界高。这是苏东坡和弟弟多年未见,只能凭借月亮表达思念之情。可苏东坡将情感从对亲人的牵挂升华到了探索人生的高度,把家国联系起来,把个人情感和国家发展联系起来,这境界是一般诗人所不能达到的。

  苏东坡是一个全才,不仅在文学创作方面是大师,也是优秀的基层官员。苏东坡历典八州,不仅当时受百姓爱戴,而且现在这些地方的人们都在怀念他。因为他非常体恤百姓,接地气。正如他自己所说“我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儿。”勤政爱民的地方官、“一个快乐的天才”、平易近人的大名人等,这些都是苏东坡的现代意义,这是我们中国人所能接受的一份非常好的精神遗产。苏东坡往矣,但我们时时刻刻都觉得他在我们身边,而且可以想见,未来百年、千年,我们也会喜欢他,在每一个中秋节也会想起他。

  彭晓兰:东坡区作协主席、眉山市优秀阅读推广人

  彭晓兰

  苏东坡的词句,把人世间的冰冷与孤独变成了温暖和爱

  中秋节,眉山城弥漫着浓浓的桂花香和月饼香。中秋的习俗有赏月、吃月饼、饮桂花酒等,非常丰富,但老百姓更注重这个节日的团圆意义。老百姓的希望就是亲人健康、家庭美满,但因为工作性质坚守岗位,为了生计奔波在外等原因,有些家庭不能在这一天团圆。中秋的月亮圆了,一家人坐在院子里,有亲人缺席,难免感到遗憾伤感。

  这时候,苏东坡给我们带来了心灵安慰。大家耳熟能详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里,不仅有“起舞弄清影”的寂寞,更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温暖。虽然不能在一起,但我们彼此牵挂对方,有这份情在,天涯也可以变成咫尺。而这一切,我们可以通过天上的月亮传递。亲人分离两地,沐浴着一样的月光,那也是一种相聚。中国人讲团圆,讲圆满,中秋圆月就成了团圆与圆满的化身。苏东坡的词句,把人世间的冰冷与孤独变成了温暖和爱。

  苏东坡明了人间冷暖。有时候,我感觉他就像邻居家大哥哥一样。他乐观阔达的心态总能感染我。在我遇到困难的时候,觉得过不去的时候,苏东坡好像在笑着说:“没事,总会有办法的。”就像“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样,在一个个中秋节,他的词温暖着人们:只要情在,不管在哪里,我们的心都在一起,天上的明月可以作证!

  袁泉:中国美协会员、四川省美协理事、四川省诗书画院特聘画家、市美协主席

  袁泉

  和东坡先生一起,对酒当歌,以满腔热情拥抱人生

  一到中秋,苏东坡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一定会被人们拿出来吟咏一番。这首名篇之所以为人们喜爱,不仅源于文学成就和它将大家的中秋情结说得很到位,还因为那个得意时能与民同乐,落魄时亦怡人自得的苏东坡。

  中秋佳节,大家团聚在一起赏月话团圆之时,一定少不了节日美食。说到美食,我们又会想到苏东坡。苏东坡是个既风雅又亲切的历史人物,乐观豁达,不仅是大文豪,还是个美食家。他不仅会吃,也会做,发明的东坡肘子、东坡肉、东坡鱼等,至今是我们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佳肴。比如关于月饼,苏东坡笔下的“小饼嚼如月”,用时光慢火蒸成的一枚宋月,让我们感受到中秋的浪漫。

  苏东坡虽然历经贬谪,但是他仍然热爱生活,享受美食。在我看来,“美食家”三个字背后,写满了苏东坡心宽似海的豁达、无药可救的乐观和积极面对生活的态度,更包含着从烤羊脊中品尝出蟹之味道的生活意趣。不管身在何处,苏东坡总能随遇而安,得之坦然,失之淡然,处之泰然。所以林语堂为苏东坡立传时,说他是“无药可救的乐天派”。这个中秋,赏月品美食之际,不妨让我们和东坡先生一起,对酒当歌,以满腔热情拥抱人生。

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蜀ICP备09029749号-1 眉公网备:51140002000014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川)字第1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敬请告知!网友在本站发布的信息与本站无关或者不代表本站观点。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80003 联系电话:38166855 邮箱:msxwwb@163.com

川网公安备 51140202000199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