辜振文
当好任务的调度员

34岁的辜振文是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技术部科技处的一名工程师,在此次探火任务中负责系统工程师团队的任务组织计划协调工作。
7月23日,当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托举着“天问一号”飞向太空,伴随着调度里器箭分离的消息,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对外宣布:我国首个行星探测发射任务取得开门红。此刻,在文昌发射场测试发射指挥大厅的辜振文终于放松了紧绷着的神经。
科技处担负着发射任务计划协调、组织指挥、质量跟踪,问题处置等一系列工作,任务繁重、压力巨大,辜振文的岗位被形象地比喻为调度员和大管家。
2009年,大学毕业后,辜振文来到了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工作,最初他在发射场从事火箭燃料化验的工作,后来调到技术部成为地面系统的一名系统工程师。由于他组织协调能力较强,很快又被调往技术部科技处负责任务组织计划的协调工作,在西昌发射场50多次发射任务的历练中,辜振文在任务调度的岗位上不断成长,成为了岗位上数一数二“大拿”,深受组织和科技干部信赖。
海南发射场建成后,为了备战两型火箭的首飞任务,2014年辜振文又转战海南负责系统工程师团队的任务计划管理。而这一次,他原本只是打算出一次差,帮助完成工作就返回西昌,可“大火箭”腾飞的烈焰让他改变了主意,“中国航天的未来在海南、希望在海南,年轻的我们有使命和责任去追梦去奋斗!”就这样,他离开了四川,开始了在文昌发射场追梦奋斗的征程。

全新的发射场、全新的运载火箭、全新的测发模式、全新的人员队伍,要当好发射任务的“调度员”并不容易,因为航天发射千头万绪、风险极高,事事都得处理得有条不紊,处处都得确保不出差错。辜振文说,每天他必须在上班前把所有问题稳妥处置,确保任务各项测试顺利。下班后,还要加班加点撰写当日工作总结、梳理第二天的任务计划、安排第二天上岗的车辆人员。带着这样的目标,他在火星探测任务启动前就已进驻到发射场。
这次任务又正值疫情防控期间,除了例行的任务工作,辜振文每天还要例行收集各参试单位人员进出情况、人员健康状况、防疫措施落实情况,还要及时向参试科技干部传达疫情防控的精神,人员车辆管理的要求,以及做好突发情况的应急处置。“忙得焦头烂额,每天至少要接一百个电话。不过辛苦的付出获得了回报,发射任务圆满成功是对我最大的慰藉。现在我终于可以踏实睡个好觉了。”辜振文高兴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