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来源:眉山网
更新时间:2020-03-02 08:52:38
责任编辑:雷尧
杨桂元(左)正在生产线上忙碌。
眉山网记者 唐晓征 殷勇 文/图
“眼瞅着还款日子快到了,可是没班可上,哪来的钱还债啊?”说这话的是眉山天府新区视高街道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杨桂元。前些年,为给身患重病的妻子治病,他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不说,还欠了亲戚朋友一屁股债。
在生活最无助的时候,当地扶贫干部找到杨桂元,介绍他到四川倍特电动车有限公司的“扶贫车间”里上班。杨桂元很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卯着劲儿想要把账还了,把日子过好了。
掰着指头算,工资基本拿去还了债,积蓄虽不多,好在一直都有收入,日子也算过得起走。再怎么辛苦,杨桂元也对未来充满了期待:“等把债还完了,我们家的日子也要翻身了!”
直到疫情发生后,杨桂元所在的“扶贫车间”停摆了,复工复产的日期尚无定论。无班可上的杨桂元像热锅上的蚂蚁—样急得团团转,对未来的担忧再次袭上心头。
同杨桂元一样担忧的,还有他的同事——来自巴中市贫困山区的杨林,四川倍特电动车有限公司“扶贫车间”在省内选取的对口帮扶贫困户。
“父母身体不好,基本丧失了劳动力,上学的妹妹也需要供养,平时全靠我挣点钱回去贴补家用。” 杨林说,他在厂里每月能挣4000元,除了留下1000元自己开销外,其余的每月都寄回了家里。如果长期不上班,也就没钱可寄。
要么等着挣钱养家,要么等着挣钱还债……“扶贫车间”里,工人们的问题都比较具体。
据“扶贫车间”主任周洪介绍,“扶贫车间”成立于2016年,主要负责电动车整车装配工作。车间有40人,其中31人是来自省内各地的贫困户。
“春节假期一过,每天都能接到工人打来的电话,问我什么时候能上班?特别是杨桂元和杨林,几乎每天要和我联系一次。”
何时开工?周洪也很着急。“厂长把这群工人交给我带,我就得对他们负责。这些年,眼瞅着他们靠着稳定的工作和收入,日子逐渐有了好转。但疫情发生后,如果企业长期不开工,恐怕他们的生活又要陷入困境。”
“克服疫情影响,坚决完成脱贫攻坚。”针对杨桂元和杨林这样的困难人群,我市各级各部门正陆续出台针对性举措,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和脱贫攻坚战。
天府新区眉山管理委员会及时找到杨桂元所在的企业,一方面组织企业摸清贫困工人近期的基本生活情况,捐款捐物,给予经济支持,助他们渡过难关;一方面针对“扶贫车间”出台相关政策,助力车间早日复工复产。
没过多久,企业运行、稳就业、生产要素补贴资金分别下发到了车间;相关部门还指派复工复产服务小组驻点车间,进行对口服务,帮助贫困工人办理健康证明,助其早日返岗。
如今,在做好各项疫情防控措施的基础上,“扶贫车间”已经正式复工复产,目前已有20余名贫困工人到岗上班。其中,就有杨桂元和杨林。“和没开工前完全不一样了,两人的焦虑一扫而光,笑容多了许多。”周洪说。
“车间里的忙碌生活真好!只要机器一直转,我们的生活就有了盼头!”2月25日,正在车间里作业的杨桂元说。
求助热线:028-38166844
(识别二维码,填写求助内容并提交。)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