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
  • 站内

当前位置:

眉山新闻网

>

新闻

>

眉山新闻

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奋力谱写绿色眉山新篇章

新闻来源:眉山网      

更新时间:2019-05-12 11:13:15      

责任编辑:罗思源


  眉山网记者 林茂春 文/图

1.jpg

  绿色眉山一角。

  岷江干流眉山出境断面水质保持Ⅲ类,青衣江水质保持Ⅱ类,黑龙滩水质保持Ⅲ类;纳入国、省考核的8个断面,水质均完成省定目标任务,优良水体比例为37.5%,劣V类水体控制比例为12.5%;重点小流域水质大幅改善,其中,金牛河水质由2018年Ⅳ类改善为Ⅲ类,毛河由2018年V类改善为Ⅳ类,醴泉河由2018年劣V类改善为Ⅳ类,思蒙河保持在Ⅳ类;中心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主要考核指标PM2.5平均浓度53.2微克每立方米,同比下降8.6%;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86.7%,同比上升11.4%……

  近日,市生态环境局2019年第一季度新闻通气会通报的一组数据,表明了今年一季度我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的良好趋势。

  据了解,今年以来,我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落实全国、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精神,严格按照年初全市生态环境保护推进会议各项决策部署,进一步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环境突出问题整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定》精神,以更加坚决的态度、更加务实的举措,加快建设美丽眉山,推动开放发展示范市建设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丹棱县是全国首个农村生态文明家园建设试点县,全国、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试点县。该县以巩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为抓手,着力借助“三大新招”打造生态农村“绿色名片”。一是创新“龙鹄模式”,破解垃圾难题。组、村、镇分别修建垃圾倾倒池、分类池和收集站,各村通过公开竞标确定垃圾收运和保洁承包人,农户每人每月缴纳1至2元钱,财政每村列支3万元用于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目前,该模式在全国推广。二是创新“网格模式”,杜绝秸秆焚烧。出台《秸秆禁烧与综合利用工作实施方案》,将全县村组划分为若干网格,实行“镇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的定点“分格包干”方式,开展禁烧区“日巡查”,该县农户均已纳入“网格”管理,实现全覆盖。三是创新“3211模式”,治理畜禽污染。帮助养殖户建好沼气池、干粪池、沼液收集池“三个池子”,指导养殖户采用干湿分离技术,实现“二次减量”,各乡镇竞标组建“一支抽施队”,帮助农户抽粪、施粪,新增1个种植用地内的田间池“淡储旺用”,目前,该县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率达94%。

  青神县境内溪流交错、江河纵横,拥有“一江五河三十二溪”,水域面积达60平方公里,占该县辖区面积的15.5%。近年来,青神县坚持生态优先、绿色打底,采用建设生态河堤、提升绿化美化、常态环境治理等“生态护岸”方式,提升河流自净能力、实现岸绿景美,荣获省级生态县、四川省首批林业“双创”基地、国家林业产业示范园区等称号。境内岷江出境断面水质已改善为Ⅲ类,已建堤防75%以上,河岸绿化率达80%。

  越溪河为岷江水系一级支流,涉及眉山、内江、自贡三市。近年来,眉山市按照统筹上下游、左右岸的工作要求,“三管齐下”加强跨界小流域治理。跨界联动聚合力,与内江、自贡签订《共同应对跨区域环境污染及突发事件框架协议》,明确了资源共享、就近救援、协同应对、联席会商、信息通报、应急处置、联合督导等工作机制;铁腕治污强内力,围绕煤炭、耐材、片石、“散乱污”企业开展集中整治,关闭煤矿6家、片石厂1家、“散乱污”企业21家,整合耐材(陶瓷)企业63户;创新监管添动力,创新跨界监管机制,邀请内江、自贡选派环保监督员驻扎仁寿,实地监督环保设施运行情况,查看环境治理效果,全面加强跨界小流域治理,流域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今年以来,眉山段水质由原地表水Ⅴ类、劣Ⅴ类改善为Ⅳ类,2018年7月以来保持地表水Ⅲ类。

  ……

  一项项绿色成绩的取得,来自于我市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落实“一岗双责”要求,深化“签字背书”,全覆盖逐级签订个性化《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压实责任;结合生态环境工作实际,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不断强化理论武装;结合机构垂改,同步健全机关党的基层组织,选优配强机关党组织负责人,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打造坚强战斗堡垒;集中6个月时间,重点整治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表态多调门高、行动少落实差,监督检查泛滥,环境监察执法“一刀切”“切一刀”等问题,锤炼生态环保铁军;实践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筑牢廉洁从政防线;针对廉政风险隐患织密制度的笼子,强化教育管理监督措施,深入推进标本兼治,锻造了一支政治强、本领高、作风硬、敢担当的生态环保铁军。

  2019年,围绕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我市重点锁定水环境、大气环境、环境问题整改、总量减排四个方面的目标任务,突出抓好四个方面的重点工作,即以水环境治理为核心,着力解决环境突出问题,扎实推进问题整改;打好小流域污染防治、蓝天保卫、环保基础设施建设、长江保护修复、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问题整治、农村污染治理、“散乱污”企业整治和土壤污染防治“八大战役”,推进全域生态治理;突出源头把控,强调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全面做好生态环境服务工作;强化生态环境监管执法,营造良好市场环境。

  据悉,下一步,我市将在坚持过去好的工作机制和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分级约谈问责制度、生态环境考核激励制度,强化监督检查和明察暗访,加强生态环境干部队伍建设,以实际行动践行让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的坚定诺言。 

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蜀ICP备09029749号-1 眉公网备:51140002000014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川)字第1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敬请告知!网友在本站发布的信息与本站无关或者不代表本站观点。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80003 联系电话:38166855 邮箱:msxwwb@163.com

川网公安备 51140202000199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