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
  • 站内

当前位置:

眉山新闻网

>

新闻

>

眉山新闻

一座城市的“美丽实践”

新闻来源:眉山网      

更新时间:2016-08-17 08:11:23      

责任编辑:


 

——仁寿县以规划为引领建设生活品质之城纪实

孟斌 杨刚 眉山网记者 姚永亮

这是一座美丽的城市——

拥有碧水蓝天,生长着繁花绿意,建成开放的中央水体公园、城市湿地公园、响水六坊公园为轴线的城市生态水体文化长廊,让“高大上”的城北新城日新月异……

这是一组靓丽的数据——

“十二五”期间,全县城镇建设累计投入265亿元,是“十一五”的3.5倍。县城建成公园17个,面积是2010年的10倍。县城规模拓展11.8平方公里达33平方公里,人口增加10.8万人达37万人……

这里,是作为全国第三、四川第一人口大县的仁寿。

探访今日仁寿城市的巨变,无疑,这里正展示中国梦的美丽城市样本。

“城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火车头,规划是城市建设的龙头和纲要。”仁寿用生动的实践作出铿锵回答。

仁寿县委书记冉登祥说,仁寿城市的变化在于,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基于仁寿在天府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注重以超前的思维和宽广的眼界,高起点编制城市总体规划,大手笔绘就城市建设的宏伟蓝图,高质量要求建设的结果。

高端规划

统筹城市转型发展

“让人欣喜、感触颇深、日新月异。”这是作为仁寿县城北控规编制总负责人——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国家注册规划师张力,对近年仁寿城乡规划建设的高度评价。

“以前我到仁寿,确实感觉城市规划面貌很落后。但近几年,仁寿县的城市面貌变化相当大,特别是城北新城和‘一心四区’的大手笔规划,让我感到无论从组团布局,到道路交通、空间形态等方面都很具前瞻性和科学性。”这是四川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高黄根发出的感叹。

目前国内顶尖级规划专家的权威评价,印证着近年仁寿县在统筹城市转型发展中,以规划为引领建设生活品质之城的“美丽实践”。说起仁寿的城市建设,仁寿人一定记忆犹新。前些年,仁寿县城的建设总在国道213线城南方向内“见缝插针”,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

思路决定出路。“建设经营城市,首先要解放思想,核心在领导思想的转变。”新一届仁寿县党政一班人形成共识。

为此,按照全省多点多极支撑发展要求,仁寿县党政一班人抢抓用好国家级天府新区重大机遇,创造性提出“一心四区十极”县域城镇体系和“县城牵引、四区支撑、十极突破、全域发展”发展路径。

特别是2012年以来,仁寿通过强化规划引领,按照国家级天府新区标准和与成都相比有特色、无落差的要求,坚持“生态打底、引水入城、文化立城、基础先行、新型形态”理念,投入7000余万元,引进同济大学规划设计院、四川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加拿大毕路德公司等国内外顶尖设计单位,高起点完成总规、控规编制和重点专项规划设计,提升规划的科学性和引领性。

截至目前,该县59个乡镇六大规划已编制完成。县城总体规划已审批通过,城北新城及拓展区15平方公里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城市设计方案已经县规委会审议通过。文林工业园区15平方公里、旧城区20平方公里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城市设计方案正加快编制。天府新区仁寿视高区域20平方公里控制性详细规划已批准实施。

生态打底

留住绿水青山蓝天

年过七旬的余连怀和老伴住在仁寿老城区。自从位于城北新城的中央水体公园和城市湿地公园建成开放后,余连怀老两口每天总要到这两个地方去散步两个多小时。

湖清、水净、岸绿、景美,冲淡了都市喧嚣,尽显着人水和谐。“没想到我们到晚年了,在仁寿城区还能看到望山见水记乡愁的景象。”余连怀感叹。

一滴水折射一座城市经济发展的质量,一条河反映一个地方科学发展的实践。水,曾经是仁寿最大的短板和瓶颈,如今却成为仁寿城市的魅力所在、优势所在、希望所在。

其实,作为历史上十年九旱的仁寿,在没有大江大河的情况下,如今成为一座亲水的城市,正得益于仁寿坚持“生态打底、引水入城、文化立城、基础先行、新型形态”理念,并按照市委、市政府加快推进“绿海明珠”、“千湖之城”、“百园之市”三大工程建设的总体部署,“无中生有”引黑龙滩水库水高标准打造仁寿城北新城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仁寿以三大工程建设和旧城改造为契机,还专门编制了以中央水体公园、仁寿城市湿地公园和西北街片区改造规划为代表的专类规划6个,修建性详细规划3个。

“仁者乐山,寿者乐水。”这是仁寿城市湿地公园的设计主题。

根据尊重自然、因势利导原则和山水城市相融要求,仁寿在城市湿地公园规划建设中,注重保留自然山体,将公园面积由最初方案1500亩扩大到2000亩,净增绿地面积500亩。

同样的规划设计理念,让今天位于仁寿中央商务大道的中央水体公园四方通透,虽然仅长1650米、宽120米,占地面积20公顷,但各类乔木、灌木、栈道、平台、水池有机搭配、高低错落。置身其中,人们体验到的是水百折千回,径如羊肠九曲,绿树成荫,花团锦簇,移步异景,景景不同的画卷。

同时,随着金马河这条仁寿城区“母亲河”进行截污清淤后,满城清流赋予仁寿无穷无尽的灵动,水多、水美成为仁寿一道亮丽的风景,也让仁寿充满了宜居、宜业、宜游的独特魅力。

从严管理

“回头看”重以民为本

高端规划,仁寿不忘严格管理,确保一届接着一届干,一张蓝图绘到底。

“县主要领导带头严格遵守规划预审委员会和规划委员会议事制度。2012年至今,全县已召开规委会25次,审议项目423个,通过370个,审议通过建筑体量约2524万平方米。”仁寿县城乡规划局负责人说。

据悉,仁寿在组织规划编制及重大规划报送审批前,采取论证会、听证会或者其他方式主动征求专家和公众意见,严格执行规划的批前公告和批后公示制度,增加规划的透明度和社会参与度。

与此同时,为确保规划的严肃性和刚性执行,仁寿县分别在县和乡镇(园区)成立了城乡规划监督委员会,并整合国土、规划、建设三支执法队伍,常态化开展规划建设执法。坚持采取定期巡查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的方式,以高强度地巡查执法,严厉打击违法建设行为。现已对奎星阁17处违法建筑、时代茗城小区33处违法建筑进行了集中拆除。

仁寿还坚持以民为本积极开展规划“回头看”。其中,按照市委、市政府做活“水”、做足“绿”、做美“景”、做实“产”和做特“文”五字方针要求,修改完善城北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使整片区域公共绿地面积达346公顷,公共绿地率达25.15%,加上楼盘绿化部分,区域总体绿地率约43%;水域面积达82.36公顷,水域占地比例达5.99%。着力减少和降低仁寿城市湿地公园周边建设体量和建设指标,周边用地综合建设容积率从2.5降到1.5。

如今,仁寿县的整体规划处处体现着人性化,在维护尊重总规、控规等上位规划前提下,对项目规划不断推敲、多方论证、反复修改,务求项目展现最完美效果。

中央水体公园于2014年8月开工建设,2015年9月全面竣工投入使用。规划设计方案历经2012年第二次、2013年第五次、2015年第一次规委会审议。为优化交通,确保游人安全,取消了圆形喷泉广场的转盘功能,实现整个三区的景观连通。调整后,圆形喷泉南面增加了约2000多平方米的集散活动广场,可满足市民的不同功能需求。

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蜀ICP备09029749号-1 眉公网备:51140002000014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川)字第1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敬请告知!网友在本站发布的信息与本站无关或者不代表本站观点。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80003 联系电话:38166855 邮箱:msxwwb@163.com

川网公安备 51140202000199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