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来源:眉山网
更新时间:2018-12-27 10:45:05
责任编辑:赵娜娜
周红霞
仁寿县虞丞乡地处龙泉山脉中段,是典型的山区乡,因其特殊的地理区域位置,无法享受黑龙滩的水。十年九旱、靠天吃饭是这个地方的真实写照。我的先辈们就是在这样恶劣贫穷的自然条件下繁衍生息,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劳动生活。
我的故乡位于虞丞乡一个叫石头湾的小山村,因山石众多且有一湾小水库而得名。记忆深处,村子如一张泛黄的老照片,每到饭时便会有炊烟袅袅升起。天麻麻亮时,便听见扁担与水桶碰撞发出叮当的挑水声,这一切都成为最初的乡村记忆。伴随着改革开放,故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水乃生命之源。自打记事起,家乡的父老乡亲都是到井里挑水吃。曲折陡峭的小路,挑水一趟,需要来回数百米远。那时一根木质扁担、两只木制水桶是每家每户必备的生活用具。取水时,大人踩在井边石缘上,用扁担挂着水桶伸进井底盛上水,然后使劲提上来。我随在大人身后,看着沉甸晃悠的水桶、大人压弯的身躯,耳闻扁担吱嘎作响。我在村小读小学时,和姐姐一同抬水,沉甸甸的木制水桶,扁担压磨肩膀的疼痛感受,尤其是在雨天泥泞路滑时趔趔趄趄,至今记忆犹新。
那时我所穿的衣服都是从别人那里捡来的,上面打着几块特别显眼的补丁,鞋子是奶奶和妈妈给做的布鞋。过去没有电灯,两位长辈在煤油灯下捻麻绳,纳鞋底、绱鞋。在那个特别穷困的年代,父母亲除了下地干农活,晚上还得操持家务。过去的我们特别想吃肉,天天盼着过年过节,家里就能吃上一顿好的。那个时代每个家庭都不富裕,我家成天吃的就是土豆、青菜、萝卜、泡豇豆,偶尔才有其他的蔬菜可以吃。如今,温饱问题早已解决,人们都追求生态环保,爱吃粗粮。如何吃得健康,饮食均衡如何搭配,才是人们追求的另一种生活方式。
我家老屋是上个世纪四十年代修建的土坯茅屋。改革开放那一年,老屋旁搭建起两间新瓦房。那时,新修房屋用土坯垒墙,墙面用黄泥和着秸秆抹平,全靠家里和村里的邻居们帮衬。到了2008年,瓦房被推倒,重建了一座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小洋楼,燃气与太阳能成了家庭必备之物,房上、屋前都装了卫星电视接收天线。农村住房变迁,由茅屋、瓦房到小洋楼,不断满足了人们的美好生活需要。
1998年夏季,我家所在的村开始修泥巴土路,很大程度上方便了人们的出行。2014年以后,我的家乡发展的步子明显加快,尤其是进村道路的变化很大。我们乘车从县城出发至我的老家,一路沿着省道106线出发,看到杨家沟大桥,便知道快要转弯了。时而翻山,时而爬坡,车走了半小时,就到了虞丞乡街道,然后又走了二十分钟便到达我的老家。站在整洁的水泥村道上,我百感交集。早些年时,石头湾被人形象地称为原始森林,村里地形高低起伏,弯弯曲曲,下雨后村中小路泥泞,排水不畅,道路两旁长满了杂草,给村民的出行带来不便。清晨,村民们肩挑农副特产品和粮食,走村间小路去赶集,傍晚时分赶集返回,获得微薄收入,谋求生计。如今的小山村,与县城的距离大大缩短了。村道畅通,是我的家乡几代人的希望与梦想,现在,梦想已经实现了。新修筑的村道两旁的田地里,村民正在采收鲜嫩的青菜。由于道路畅通了,村民销售农副特产品更加方便,收入增加,乡亲们的生活正在不断发生变化。
每次回老家,我所走的那条路,是我们村连接外面世界的唯一通道。村上的路,在我记忆中,从羊肠小道到泥巴土路,再到水泥路,演绎着不同的形态,诉说着不同的故事,记录着时代的变迁。改革开放见证了这一段美好的岁月,点滴之间渗透出人们的幸福气息。我所说的“路”,不只是我脚下踩的路,还是村子发展的路,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幸福之路。
我仿佛看到一株株金黄色的稻谷、一幢幢气派的小洋楼坐落在绿野田间,展现着天蓝地绿,水清人和的美好画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