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
  • 站内

当前位置:

眉山新闻网

>

三农

>

聚焦三农

“两权”抵押“红包” 激活乡村振兴细胞

新闻来源:眉山网      

更新时间:2018-12-04 10:26:20      

责任编辑:陈敏


彭山区累计发放农村“两权”抵押贷款1454笔,共计7.01亿元 

眉山网记者 唐晓征

res01_attpic_brief_副本.jpg

彭山区江渔村柚子丰收了。盛晓波 摄 

  近日,彭山果有缘农场业主李利以520亩柑橘地的土地经营权做抵押,成功拿到了320万元贷款。“办理速度快,利率低,支持力度大。”望着硕果累累的果园,李利信心十足地准备扩大规模。

  据悉,2015年底,彭山区被列为全国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简称“两权”)抵押贷款试点。围绕政企银三方在“两权”抵押贷款中的痛点,该区配套出台了覆盖产权流转交易、产权价值评估、风险防控等融资各环节的一系列政策,构建起五大综合体系,有效解决了农村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截至今年10月,全区累计发放“两权”抵押贷款1454笔、7.01亿元,其中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81笔、557.1万元。

  “两权”抵押贷款

  激活农业发展动能

  眼下,正是柑橘采摘上市的季节。在位于彭山区凤鸣街道石家村的果有缘农场里,汁多味美的爱媛38号被采摘下来,趁着新鲜,搭乘特快专列运往长三角地区。“利润逐年提升,今年销售收入将达100万元。”李利说,农场的发展得益于“两权”抵押贷款的好政策。

  农业投入大,见效周期长,农业业主资金短缺是普遍现象。流转土地的第二年,李利便面临着园区建设的资金压力。“修道路、沟渠、滴灌设施和库房等,用了不少钱,一时半会儿真挪不出钱来用了。”

  幸运的是,彭山区“两权”抵押贷款相关政策陆续出台。凭借土地经营权和农场固定资产,他拿到了第一笔贷款,缓解了燃眉之急。到了今年10月,李利的农场土地产权估值800万元,他再次拿到了320万元的贷款。“有了资金,我们就有扩大规模的底气,信心更足了。”

  而谢家镇吴埝村的葡萄园业主余光利则是以农房作抵押,就近在镇上的一家银行贷得为期三年的循环贷5万元。“办贷很方便,到银行填张单子就成了。”余光利说,他的葡萄园总共23亩,种的是巨峰。明年,他打算套种四季豆,贷款就是用来买种子、肥料和请人工等。

  自“两权”抵押贷款试点启动以来,彭山区与人民银行等金融部门共同确定了农房抵押、土地经营权抵押、农机具抵押、蔬菜大棚抵押、保险资金直贷等多个创新业务,“两权”抵押贷款笔数和金额逐月上升,逐渐形成了金融和现代农业紧密结合、相互促进、共同可持续发展的态势。“有了金融支持,农业的发展动能被激活,越来越多农户从中受益。”该区相关负责人说。

  “五大体系”为改革破冰

  “彭山模式”全省复制推广

  前不久,彭山区在农村“两权”抵押贷款试点中构建的“五大综合体系”被《四川改革试点典型案例集》收入其中,成为向全省“可复制、可推广”的“彭山模式”。

  一直以来,农村金融创新对于业主、银行、政府三者来说都是个难题。农业产业资金短缺是普遍现象,融资需求长期存在;由于缺乏抵押物,银行不愿贷、不敢贷;相关部门没有政策“撑腰”,不敢趟深水。政企银三方各有各的担忧,各有各的难处。

  为此,彭山区先后出台了覆盖产权流转交易、产权价值评估、风险防控等融资各环节的制度文件40个,构建起“产权交易”“产权评估”“风险分担”“抵押物处置”和“产品创新”的五大综合体系,建立政府主导、政银企三方参与的合作机制,有效调动了职能部门、金融机构和农业主体的积极性。

  “畅通的产权交易体系是‘彭山模式’的基石。”该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为畅通产权交易体系,该区对“农地”和“农房”确权登记颁证,按需颁发土地经营权证和房屋所有权;依托国有正兴农业发展公司,搭建“三级土地流转平台”,开展土地流转信息收集、地块整合、包装推介、统一流转等业务。同时,建成区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服务中心(以下简称“区农交中心”),提供农村产权交易信息发布、交易组织、交易鉴证、产权抵押登记等“一站式”服务。

  农业靠天吃饭、市场变化大、产权处置难等问题,是银行不敢“下水”的原因。该区通过构建“三大”闭合式“闸门”,在风险防范上下狠功夫,尤其是建立了2250万元的“两权”抵押贷款风险补偿基金,成立3亿元的政府性融资担保公司,并联合保险公司创新推出特色农业保险产品,真正增强了农业的抗风险能力。

  五大综合体系的构建,成功为试点改革破冰,其工作经验还在全国交流。四川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如此评价:彭山在全国率先形成了“一揽子”覆盖农村产权融资各环节的制度保障,有效提升了农村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输血”功能。

  “一站式”融资服务

  让群众办贷更方便快捷

  不仅要解决痛点,还要搞好服务提升温度。

  针对“两权”融资涉及环节多、人员广等问题,彭山区依托区农交中心,打造“一站式”融资服务平台,探索出了一套借贷双方高效对接、业务办理方便快捷的贷款办理流程,大幅提升了工作效率。

  “我们开设了‘两权’抵押贷款绿色通道,有贷款需求的业主只要在这里提交资料就可以了。”区农交中心工作人员称,该中心将“两权”融资需求信息通过网络发布,金融试点的机构结合自身产品筛选、匹配融资对象,“业主不用四处跑银行,银行就会主动上门了。”

  针对农村产权价值不明、社会机构专业性不强、银行认可度不高等难题,该区确定了集体建设用地基准价,设立农村产权价值评审中心和评审委员会,组建了由“行业专家+乡土人才”构成的评审“专家库”。对于业主抵押的农村产权,既有中介机构进行评估,又有评审中心专家进行评审,双线并行,有效解决了农村产权价值认定的成本、效率和可靠性问题。截至目前,全区已成功评审1500笔以上,评审总金额近7.5亿元,银行认可度高达90%以上。

  “‘两权’抵押贷款试点启动以来,取得了多重改革成效。”彭山区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两权”抵押贷款,农村深睡资产被唤醒,激活了农业发展动能,大量生产要素向农业农村“回流”,实现了农业的适度规模经营,大大提升了土地价值,推动了现代农业的蓬勃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充足动力。

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蜀ICP备09029749号-1 眉公网备:51140002000014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川)字第1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敬请告知!网友在本站发布的信息与本站无关或者不代表本站观点。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80003 联系电话:38166855 邮箱:msxwwb@163.com

川网公安备 51140202000199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