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主动作为创一流 喜迎省党代会系列稿件一
编者按
近年来,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重大决策部署,主动作为创一流,撸起袖子加油干,一心一意谋发展,保持了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势头。
眉山的发展,凝聚着广大劳动者的智慧和力量。发展过程中,全市各行各业涌现出许多先进集体和个人,即日起,本报开设“主动作为创一流 喜迎省十一次党代会召开”栏目,集中宣传报道一批先进集体和个人,为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献礼。
眉山网记者 梁昊 文/图
认真贴花。
她让贴花瓷器日均生产量从880件提升到1500件,贴花工序从6道减少到4道,易耗品耗用量和劳动力成本下降40%……她凭着吃苦耐劳的精神和主动创新的意识带头改良工艺,让车间劳动效率提高了近一倍,当年为公司节约成本120万元左右。她就是省党代表,四川省汪洋瓷业有限责任公司彩绘车间技术员辜小红。
昨(16)日,记者走近辜小红,去聆听她做新时代技术型女工的故事。
改进技术 提高效率
劳动效率的提高,得益于辜小红对助溶剂的改进。
在车间,贴花瓷器出现爆花、烂花现象是常事,许多工人觉得只要生产出的瓷器满足了合格率要求,就无伤大雅,但辜小红却执拗的认为,爆花、烂花现象的发生会降低工作效率,不利于公司效益的增加,应该改变这种现象。
正是这股执拗劲,让辜小红沉下心来研究,历经数月终于发现症结在于助溶剂。“瓷器贴花所采用的花子,其花纹种类繁多,这就使得不同的花纹必须要搭配不同比例的助溶剂才能达到最完美的贴合效果。在以前,我们都只用单一的助溶剂。”辜小红说。
自此,辜小红与贴花班的20多位工友一起“浸泡”在车间。清水、酒精、粘贴剂……她与工友们调制出不同成分比例的助溶剂,一次次试验、记录、失败、重配……历时整整4个月,才找出新助溶剂的配制比例。新助溶剂配比调好后,车间搭配了新的技术,贴花工序、质量、效率均大大提高。
自23年前,18岁的辜小红第一天成为贴花工人起,便扎根于瓷器事业中,不断刷新着贴花班的记录,曾创造了一天内贴花2200件瓷器的记录,练就了一身“稳、准、快、好”的操作本领,平均每个瓷器13秒的贴花速度。在严格自我要求和磨炼的过程中,辜小红蜕变成了公司彩绘车间的技术骨干。
岗位转变 初心不改
经过3年的基础夯实和技术学习,21岁的辜小红因工作成绩突出被推选为彩绘车间贴花班班长。期间,她实施班组管理,重视培育团队精神和班组文化,她主持制定的彩绘工艺、操作与多项考核制度,还被作为公司班组管理和建设工作的优秀案例。
在随后的工作中,她所负责的贴花班也多次被公司评为“先进班组”,她先后被授予汪洋镇“三八红旗手”,市、县“优秀共产党员”称号,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她工作经验丰富,还将所掌握的每项技能和窍门,毫无保留地教给每一位工友。”一名班组成员这样评价辜小红,“她就像是我们车间团队中的‘神队友’,总是冲锋在技术前沿。”
今年初,公司新进了数台陶瓷印花机,彩绘车间的全体员工加班加点适应新的工作方式,辜小红也在不断摸索着调试陶瓷印花机。
如今,贴花班的工人们已经能熟练操作机器,日均生产量再次提升近一倍,工人收入也随着产量一同增长。“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对技术人员来说意味着不断的挑战,这就需要我们不断打破原有的低效作业方式,学习、吸收高新技术,不怕困难,与时俱进,才能在竞争激烈的时代立足。”辜小红表示,第一次作为省党代表,将把自己身边群众最关心的民生问题如延迟退休、实体经济发展等情况在会上提出,并进一步学习党规、党章,提高思想觉悟,为企业发展、技术改进做出更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