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洋镇抬工队的前世今生
眉山网记者 钟烨
抬工号子表演现场(资料图片)。
资料图片。
资料图片。
资料图片。
8月20日晚,仁寿县汪洋镇抬工队登上了中央电视台大众生活频道《醉美乡音》节目,通过电视荧幕与互联网两种形式向全国观众展示了四川省级非遗——仁寿抬工号子的独特魅力,劳动人民用劳力和智慧克服恶劣自然条件,建设美好生活的艰苦顽强精神在他们的表演中展露无遗。近日,记者前往汪洋镇,探访这支非遗文化传承队伍的历史渊源与存续现状。
从“抬帮”到“抬工队”
历史上,仁寿、井研、资中、巫山等地都盛行过抬工文化,这些地方往往有一个共同点,处于山多坡陡的丘陵地区。在生产力尚不发达的年代,无论是红白喜事还是工程建设,总需要有人来负重搬运,这些人就是抬工,旧称抬匠,而需要他们的场合,称为“抬事”。他们人数从2-12人不等,肩抗杠子,口喊号子,扛着数百斤的重物走在乡野山间。
“汪洋抬工队正式申报注册是在2005年,在此之前,汪洋有很多‘抬帮’,但从来没有过‘抬工队’。”赖家修是省级非遗传承人、汪洋抬工队的队长,由于天气炎热穿着一件褂子,露出黢黑结实的身体,虽已是迟暮之年,但精神矍铄,不显老态。他告诉记者,此前,抬工组织非常松散,往往是围绕几名德高望重的大抬匠形成“抬帮”,来去自由,人员常换,就连新中国建设时期仁寿的几个著名工程,如东山南干渠、黑龙滩水库等,都是由各个生产队各自召集抬帮前往出力。
而今天的汪洋抬工队,已经成为有“非物质文化遗产”认证,有队长、有指导、有顾问、有固定成员、有财会的正规组织。虽然由于机械的广泛使用,他们已经少有抬石活计,但当地人迎亲送葬时,仍习惯请抬工队去完成抬事。在风俗中,无论是喜轿还是棺椁,抬到目的地之前都不能落地沾水。抬工队顾问黄明清告诉记者:“抬工抬得好不好,直接影响到主人家的脸面。”
从“嘿着起哟”到《尼山攻书》
仁寿的抬工号子何时产生?有的号子里唱到“前辈古人把话讲,修建长城秦始皇。当数元老张抬匠,带出徒弟干这行。”,意指抬工号子已存世2000余年,据记者了解,这种说法并不准确。
“汪洋镇的抬工号子传到我是第6代,传承约180年。”赖家修说,清代道光年间,湖广填四川,大批移民在汪家场(今汪洋镇)附近居住。移民一多,就要铺路起屋,但处于荣威山脉的汪家场路阻且窄,当时的抬匠只是纯粹的重体力劳动者,喊着“嘿着起、嘿着起哟”的简单口号,独自搬抬相对较轻的物资,重物多还是用水牛拖运。
当时有个绰号“周叫花”的周姓农民,读过私塾,头脑灵活。他用高粱秆、筷子多次试验后发明了一套较为省力、安全的运输工具,又发挥创造天赋,根据史书、传说编了很多顺口的词调,组织4个儿子去招揽抬工活计,边抬边唱。利用这套工具,4人可以较为轻松的搬运400多斤重物,再加上词调悠扬动听,一时生意很是红火,彻底解决了一家人的温饱问题。
周叫花的邻居赖章喜是赖家修的曾祖父,家中弟兄五个都是衣食无着,为了维持生计,他拜周叫花的三儿子周金山为师,学会后教给家里人,与周家兄弟一起干活。在这个过程中,两家人共同创作词调,研究搬运工具,词调逐渐发展到200余首,题材丰富,乡土气息浓郁,工具则发展到8人抬、12人抬,抬工手里多了打杵,肩上垫上了肩包……这门新奇的技艺逐渐流传开去,形成了如今的仁寿抬工文化。
抬工们的号子里有着一种和四川方言不完全相同的口音,难以一遍听懂,所以师父对学徒的唱词有着相当严格的要求,决不允许将词唱错。黄明清曾经与许多抬工进行过交流,问及师承,往往指向汪洋,再从唱词上看,各地抬工所唱的《六郎带兵》、《尼山攻书》等一多半号子内容基本相同,唱法、工具制式等也大同小异,所以他做出推测:周叫花是仁寿抬工号子的创始人。
从维持生计到艺术形式
现今,汪洋抬工队的队员从2005年正式注册时的90人增长到了158人,赖家修也在抬工生涯上走过了52个年头,除了二儿子之外,他还将抬工技艺传授给了很多人。抬工难学难教,报酬也说不上多高,除了官方的重视保护之外,是什么让抬工们坚持将这份传统延续下去?
对赖家修而言,抬工手艺是祖上4代传下的家业,这个事实本身绝不是对外宣传、博取名利的噱头,而是他始终坚守、培养下一代抬工的理由。在他的世界中,抬工号子早已从求生手段升华到了艺术回声,能讲明历史、传承文化、歌颂美好。
号子的吟唱也确实是一门技巧和艺术的结合,艺术的和谐体现在技巧的娴熟,而技巧是否娴熟,从吟唱是否具有美感上就能评断。
“头杠通过号子来指挥整个队伍。”赖家修进一步解释,抬工号子里的腔调,包含了音高与节奏两重意思,在音高上,有“高腔”、“中腔”、“低腔”、“金腔”、“银腔”;在节奏上讲究“恰腔”(快步)和“闪腔”。一行配合协调的抬工,位置也成体系:头杠、二脑壳、大拐子、偏三脑壳、小拐子、中假脑壳、小拐子、亮中尾、二尾巴、伙尾,他们根据头杠的腔调就能洞悉前方地形、路况,根据各自任务,调整到最合适的步伐。
2007年11月,汪洋抬工队在东坡国际文化节上献艺。
2009年6月1日,汪洋抬工队在成都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公园眉山展示厅向来自全国的参观者进行展示。
2016年6月4-11日,汪洋抬工队接受中央电视台《醉美乡音》摄制组采访,12名抬工抬起近1500斤的石料稳步前行,在全国观众面前完美重现了当年的工作场景。
一次次的演出获得了众多喝彩与掌声,这证明抬工号子的艺术形式,通过淳朴豪迈的表达能够感染、打动受众。
在采访结束互相告别后,赖家修又喊住了记者,他说他将会告诉赖家后人,抬匠不仅仅是一份工作,而是一种血脉中的文化传承,让后人以祖辈抬工为骄傲,在歌唱形式和抬技上进行不失精华的创新,将抬工号子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代代流传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