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来源:眉山网
更新时间:2017-12-27 09:28:11
责任编辑:雷尧
成艺青神校区召开学习党的十九大和建区设市20周年座谈会精神专题会议。
实习生 夏艺军 眉山网记者 黄海波 陈燕利 文/图
连日来,我市各高校通过多种形式,专题学习党的十九大报告和市委书记慕新海在建区设市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安排部署学习宣传贯彻工作。大家纷纷表示,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报告和座谈会精神,对指导高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培养更多优秀人才,服务社会及地方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四川大学锦江学院党委书记林红
近日,一场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建区设市20周年座谈会精神为主题的座谈会在四川大学锦江学院召开。座谈会上,师生代表踊跃发言。
四川大学锦江学院党委书记林红介绍,该院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座谈会精神,作为学校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各类活动,迅速掀起学习热潮。
开展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会,成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习会,举行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师生代表座谈会,召开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座谈会精神专题会议……林红表示:“学校明确要求各级党组织和各单位立即行动起来,特别是学校领导、各单位负责人和基层党支部书记要带头学习宣讲十九大精神,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扎实做好各项工作,确保学习全动员全覆盖,做到学深悟透、融会贯通,确保宣传全方位多角度,做到有声有势、入脑入心,真正把党的十九大精神转化为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下一步,学校还将把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和座谈会精神转化为促进学校和地方发展的科学思路和强大动力,与全面推进学校各项工作结合起来,做好当前的教育教学改革、校园文化建设、党建思政工作,凝练办学特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以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座谈会精神为统领,努力开创学校工作新局面,为实现‘创全国一流本科大学,建中国式的小常青藤’的锦江梦而不懈奋斗。”林红说。
眉山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王元珑
今年,眉山职业技术学院迎来建校90周年。站在新的起点上,如何贯彻落实好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建区设市20周年座谈会精神,在提升自身品质中不断前行?如何持续在服务地方发展中实干争先?眉山职业技术学院给出了答案。
眉山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王元珑表示,一直以来,学院与时俱进,紧紧围绕中心工作,发挥自身优势,踌躇满志昂首阔步迈进。学院一点一滴的进步映射出眉山建区设市以来走过的发展轨迹。
“今后,我们将认真践行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建区设市20周年座谈会精神,坚定不移走开放引领、创新驱动之路。”王元珑介绍,学院紧抓“一带一路”战略契机,对外交流与国际合作稳步推进,并取得了丰硕成果。学院领导先后出访欧洲、南亚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多所大学,并签订了校际交流框架协议。2018年,学院将迎来更多的对外交流项目,除同南亚国家在水稻、养殖等方面开展学术交流活动,接收来自南亚国家的留学生及教师的对外交流外,还将积极筹备加入喜马拉雅大学联盟,依托这一平台将“东坡味道”推向东南亚。此外,学院还将进一步探索对外交流与合作新模式,借助校企合作为留学生提供广阔的实训平台。同时,结合学院的办学特色和专业优势,对接更多的相关国际交流项目,探索与周边国家职业教育学校共建特色专业,培养技术复合型人才,服务本地经济社会发展。
“办人民满意的高等职业教育,促进学院各项事业持续健康发展,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是学院持续奋进的动力。”王元珑表示,接下来,学院将在进一步构建现代大学治理体系、进一步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培养力度,进一步提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上下功夫,完善育人机制,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成都艺术职业学院青神校区党总支书记李维根
连日来,成都艺术职业学院青神校区(以下简称成艺青神校区)掀起了学习党的十九大和建区设市20周年座谈会精神的热潮。
成艺青神校区党总支书记李维根表示,在学院党委的领导部署下,党总支及各支部充分利用教工大会、教研会、座谈会和讲座等形式,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及座谈会精神,积极营造学习宣传贯彻氛围。
近年来,成艺青神校区本着实践“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高等教育功能,通过竹艺人才的培养、竹艺工艺的科研、竹文化的传播等多种形式,深度介入青神竹文化传承与发展,成为打造青神特色的重要支撑力量。
一是通过校企合作实施“现代学徒制”,培养高端技术技能应用型竹艺人才和“竹编”非遗传承与创新群体。在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的配合与支持下,成艺青神校区与青神竹艺企业合作,成立竹艺学院。从2014年起,设置高职竹编艺术设计专业方向,通过校企合作实施“现代学徒制”竹艺人才培养。成为目前国内唯一开展竹编艺术设计高端技术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高校。
二是建立竹艺研发中心,立项开展竹艺新技术利用的科研,为青神竹编的传承与创新提供现代数字技术等强有力的支撑。引进多位国内知名设计家成立竹艺研发中心,利用新型数字化竹编专利技术,通过在省工信委立项并获10万元政府财政科研经费,开展新技术利用的竹艺人才培养研究,目前取得较好成果。
三是开展竹编技术培训,落实“精准扶贫”任务。竹艺学院建立以来,针对青神及周边地区的农民、城镇再就业群体开展短期竹编技术培训,颁发结业证书,实施精准扶贫。3年累计培训上千人次,在国内外形成一定影响。积极探索可持续发展“造血式”扶贫模式,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探索了新鲜经验、作出了重要贡献。
目前,成艺青神校区有建工学院、管理系等10多个专业4500多名学生、250多名教职工。“下一步,我们将以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座谈会精神为指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奋力建设高水平大学,培养更多优秀人才,服务社会及地方经济发展。”李维根说。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