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来源:眉山网
更新时间:2021-09-24 11:16:25
责任编辑:韩璐
文明,是一座城市的不懈追求,涉及发展的方方面面,也对每个人的生活有着长远而重要的影响。眉山获得全国文明城市荣誉后,站在新起点、紧盯新目标,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推动文明城市建设工作向更广领域、更高水平、更深层次迈进。即日起,眉山日报全媒体推出“文明城市常态长效一线见闻”系列报道,讲述文明故事、见证文明变化。
道路交通是展示城市文明形象的一个窗口,体现了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折射了市民的文明素质。
眉山扎实推进“文明交通”行动,通过交通整治、文明劝导、宣传教育等措施,营造了“讲文明、守秩序”的良好交通氛围。
如今,文明交通深入人心,已成为大家的共识和习惯。
交通井然有序。眉山日报全媒体记者雷同 摄
现场观察丨路口文明蔚然成风
9月18日下午4点,眉山城区三苏雕像广场旁,交通井然有序,市民耐心等在斑马线两侧,当绿灯亮,他们才开始过马路。中途,如变红灯,驾驶员会礼让。晚来几步的市民,看绿灯时间不够,便不再继续走,而是等下一轮。
此处的信号灯也很有特色,除了红绿灯、倒计时外,还有文字、语音提示。当红绿灯交替,液晶屏上出现“出入平安你我他,交通安全进万家”的文字会红绿变换,同时还有“安全通行”的语音播报。
绿灯亮,市民行。
下午5点30分,正值下班高峰期,眉山城区宏远盖丽广场旁的十字路口人车变多,两名交警和一名交通劝导员正在值守。驾驶员、市民都守规矩,交通秩序良好,交通劝导员不时挥挥旗、吹吹勺,指挥大家通行。
记者在眉山城区多个路口观察,文明交通深入人心,讲文明、守秩序、树新风已成大家共识,遵守交通秩序已成大家习惯。
市民感受丨交通秩序明显变好
“刚当交通劝导员,在劝导不文明时,很多市民不理解,因此常发生口角。”今年50岁的唐俊清,做交通劝导员3年,她对眉山文明交通的变化感触颇深,“如今,文明已经深入人心,文明交通变化很大,人人提倡文明守礼、遵守交规,这也使理解加深,矛盾明显减少。”
交通劝导员正在工作。
“礼让行人的多了,闯红灯的变少了,交通秩序更好了。”家住眉山城区万达广场附近的王冰表示,几年前,主动礼让还未普遍,但随着文明交通建设全面铺开,主动礼让已成了新风尚,“如今,不管有红灯,还是没红灯,只要有人过斑马线,驾驶员都会主动礼让。每次被礼让,我们都感觉很暖心。”
“滴滴”司机陈军,做驾驶员多年,对文明交通提升也很有发言权。“经过多年文明城市建设,眉山交通变得井然有序,市民遵守交通规则,驾驶员主动礼让行人,这样有序的交通环境,每天出车感觉很安全。”陈军表示,主动礼让是一种善举,也同样温暖了自己。
“眉山文明交通建设虽取得了长足进步,但还有不足,闯红灯、不礼让等违反交通法规的行为还偶有发生,这就需要我们共同努力,让文明交通迈向新高度。”正在某路口执勤的交警表示,文明交通,从我做起,希望越来越多人参与到文明交通中来,让我们这座城市的文明之花不断绽放。
综合施策丨推进文明交通建设
为扎实推进文明交通建设,我市公安交警部门结合眉山实际,多措并举,开展了行之有效的管理方式。
以城区主次干道和重要路口为重点,定时、定点、定员,积极开展交通劝导工作,逐步拓展,不断将治理工作向支路、城外延伸。 严格落实校园上下学交通流高峰期护学勤务,重点整治机动车辆乱停乱放、不礼让斑马线、随意掉头穿插等容易扰乱交通秩序、危害师生安全的交通违法行为。 加强眉山市区夜间交通秩序整治,严查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 持续开展违法行为大整治行动,重点对非机动车逆行、闯信号灯、不按规定车道行驶等严重违法行为,进行教育、警告、劝导,并不定期开展货车、校车安全大检查,同时对酒驾、毒驾等采取集中查处,从源头上减少交通事故发生,创造和谐安全文明的交通环境。 深入各辖区广场、社区、场镇、学校等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活动,向群众发放宣传资料,重点讲解骑乘摩托车、电动车佩戴安全头盔、驾乘汽车系安全带等相关规定,让交通安全宣传更有针对性,不断促进全体眉山市民文明交通意识的提升和文明交通习惯的养成。
倡导佩戴安全头盔。
此外,还通过微信、自媒体等平台发布《给家长和学生的共读信》《一盔一带,安全常在》倡议书,并对闯红灯、超载超员、逆向行驶等交通违法行为进行媒体曝光,积极倡导遵规守法,提升文明交通理念,共建共享安全、畅通、有序的道路交通环境。
采访手记
文明是城市的“灵魂”,秩序则是城市文明的“窗口”。作为“全国文明城市”,近年来,文明交通已经成为眉山市民的共识,持续营造文明出行氛围,需要社会各方的积极参与、共同努力。 一方面,交通、交管等部门应加强驾驶员安全行车培训、完善交通基础设施、优化调整交通信号灯等工作,严查酒驾、超速等违法行为,引导和倒逼司机文明守法驾驶。 另一方面,城市管理者应加大对文明交通的宣传力度,引导市民崇尚文明交通,遵守交通法规,持续提升良好交通环境,进一步营造文明出行浓厚氛围。 广大市民群众在日常出行中做到文明行车、文明停车、文明乘车、文明行路,让文明交通习惯成自然,才能创建出安全、畅通、有序的文明交通环境。
眉山日报全媒体记者 孟飞 文/图
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蜀ICP备09029749号-1 眉公网备:51140002000014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川)字第1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敬请告知!网友在本站发布的信息与本站无关或者不代表本站观点。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80003 联系电话:38166855 邮箱:msxwwb@163.com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