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
  • 站内

【特别报道】跟随档案 寻访眉山“红色根脉”

新闻来源:      

更新时间:2021-06-09 12:02:34

责任编辑:任枫枫


郭祝三日记。(彭山区档案馆馆藏)

  一封志愿军战士尘封了70年的家书;

  一本保存完好、字迹工整的日记本;

  一首首记载着对亲人的爱、揭露敌人恶行的诗歌;

  ……

  6月9日是第十四个国际档案日。近日,记者在我市各档案馆,见到了一些红色历史档案资料。每份史料的背后,都蕴含着眉山革命先驱们的初心使命,一一翻阅浏览,仿若回到了近百年前。

  穿越百年时空,触摸档案记忆。今天,让我们跟随这些档案,一起寻访眉山的“红色根脉”。

尘封70年的家书。(洪雅县档案馆馆藏)

尘封70年的家书。(洪雅县档案馆馆藏)


  诗信里的家国情怀

  在青神县档案馆,一张复制的信纸引起了记者的注意:“我之尸体,我已嘱咐亲信朋友,送入渝中大医院以作解剖与实验,作为我最后对人类之贡献。”泛黄的信纸上,斑驳的墨痕,豪迈有力的字迹,展现着写信人的决心和视死如归的精神。

  这是眉山境内第一个中共支部——中共青神党支部第一任书记帅昌时在狱中写给妻子的信。

  帅昌时,又名帅慧先,1895年出生于青神县,1927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是眉山最早的党员之一。

  1920年,25岁的帅昌时受到俄国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的影响,与本县同学曾聿修等组织进步学术团体“精进学会”,开始投身进步社会活动。

  1923年2月,帅昌时回到青神县,创办了“青神县私立精进小学校”,并任校长。帅昌时利用学校大力宣传进步思想,积极投身革命活动,在青神县产生了重大影响。

  1927年,帅昌时加入党组织后,以精进学校为基地,积极发展党员,于4月建立了青神县第一个中共党支部,并担任支部书记。

  在当时白色恐怖的笼罩下,帅昌时积极发展党的组织,建立农民协会,创办农民夜校,组织群众投入反封建、反苛捐杂税、打击土豪劣绅的革命斗争,在青神县播下了革命的火种,为青神县革命运动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1931年,帅昌时在重庆巴县狱中被迫害致死,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帅昌时在狱中作了《模糊血泪集》《一片残了的荷叶》《雕笼中的小鸟》《故园梦》《生查子》等诗文。这些诗歌追忆了家中父母的慈爱、兄弟姊妹的情谊及自己对理想信念的追求,揭露了国民党统治的黑暗和监狱的非人待遇。

  其中感人至深的是《雕笼中的小鸟》:

  “啁啁啾啾”

  “凄凄咽咽”

  悲鸣复悲鸣!

  我要悲鸣到声嘶力竭,

  我要奋斗到最后一瞬!

  我不哀求谁人可怜,

  我不妄想意外侥幸!

  我只有贡献我所有的努力,

  在宇宙呀——

  留些儿啼痕!

  档案馆同志告诉记者:“帅昌时在狱中虽病魔缠身,却以顽强的意志与敌人作坚决的斗争,任凭反动派威胁利诱、刑讯逼供,都没有泄露党的任何秘密,展示了一个共产主义者博大的家国情怀、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忠于党的事业宁死不屈的精神。”

帅昌时的诗抄。(青神县档案馆供图)

帅昌时的诗抄。(青神县档案馆供图)


  日记里的革命历程

  在彭山区档案馆,珍藏着一组珍贵的档案,其中有一个红色的日记本,封面上写着“整风笔记”四个大字,落款是“川西区党委”,时间是“1950.7.15”。翻开日记本,字里行间记载的是彭山早期革命运动可歌可泣的斗争历史。

  这组珍贵的档案,属于彭山革命先驱郭祝三。

  郭祝三,彭山县公义乡(今彭山区公义镇)人,1887年出生于一个殷实家庭。20世纪20年代,全国革命掀起了高潮,彭湃领导的海陆丰农民运动深深地影响了远在四川的郭祝三。

  此时,在全国农民运动革命浪潮的推动下,彭山县农民协会成立,郭祝三被委任为农民协会组织委员。不久,郭祝三阅读了在成都读书的胞弟郭祝霖带回的马列主义书籍和进步刊物,逐步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主张,产生了强烈的入党愿望。

  1927年2月6日,郭祝三组织和领导了公义场声讨县长李瑶横征暴敛的群众大会,表现出了坚强意志和卓越的组织才干,受到上级党组织肯定,成了眉山境内第一批共产党员。

  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在彭山展开。1928年,郭祝三先后组织和领导了武装抗交免疫费的斗争、谢家抗捐斗争、减免赋税斗争等。1930年秋,在中共四川省委领导下,时任彭山县委书记的郭祝三组织发动了公义场农民武装暴动。由于种种原因,暴动失败。郭祝三被迫离开彭山,转移到仁寿县嘉禾庄,以教师身份作掩护继续革命。

  1933年,因当地土豪劣绅告密,郭祝三被捕入狱。在狱中,面对威逼利诱,郭祝三保持了共产党员的气节。获释后,郭祝三相继担任彭山特支副书记、书记,一直到1949年,郭祝三筹组人民游击队,协助解放军击溃守军,彭山迎来了解放。

  新中国成立后,年过花甲的郭祝三,积极投入支前、剿匪、征粮等工作中。1954年1月郭祝三任通济堰管理处处长,一直到1955年病故,终年68岁。

  合上日记本,郭祝三为党的革命事业奉献一生的身影跃然纸上,他的光辉业绩值得人们永远铭记。

帅昌时的遗嘱。(青神县档案馆供图)

帅昌时的遗嘱。(青神县档案馆供图)


  尘封70年的初心使命

  在洪雅县档案馆,保存着一封完好的洪雅籍抗美援朝志愿军战士写给母亲的家书。写信时间为1951年10月29日,落款为刘学荣。

  这封家书虽然历经70年沧桑,依然字迹清晰,整篇内容虽然错字、别字较多,但今天读来依然情真意切。

  “母亲大人:至(自)出门以后不知大人的身体康健否?儿非常挂念,不知家庭的情况如何?……我兄不要挂念,我在外面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是伟大光荣的。你们把生产搞好,尽量支援前线,我们的胜利很快要到了……我们有了这样的胜利,是(就)快要过安居乐业的日子了。今天我们认识到是在共产党和毛主席领导下才有这些胜利果实。”

  这封信虽然只有寥寥三百余字,但透过斑驳的信纸,清晰的字迹,看到了在抗美援朝战场上,一名洪雅籍志愿军战士保家卫国的决心和信心,感受到身处战场的他对家乡人民的眷念和对侵略者的无比仇恨,以及坚信共产党的领导和热爱祖国的浓浓情怀。

  令人不解的是,这封仅有一页的书信,字迹却明显不同,有几个人的笔迹,且用了毛笔、钢笔和圆珠笔书写,留下了一个无法解开的谜。

  档案馆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后经多方查证,刘学荣1952年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牺牲,年仅17岁。

  在全市档案馆,还珍藏着丹棱籍老红军瞿恒洲的档案、洪雅籍革命志士罗英的旧照和印章、川陕省苏维埃政府工农银行1935年发行的布币等,每一份红色档案背后,都藏着一段独特的历史记忆。

  这些珍贵的档案史料,见证了中国共产党在眉山全域生根、发芽、壮大的清晰脉络,展现了当年峥嵘岁月、波澜壮阔的伟大历程,记载了眉山儿女为了党的事业、人民的事业前仆后继、奋勇前行的坚定决心。

  眉山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华 张丹梅

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蜀ICP备09029749号-1 眉公网备:51140002000014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川)字第1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敬请告知!网友在本站发布的信息与本站无关或者不代表本站观点。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80003 联系电话:38166855 邮箱:msxwwb@163.com

川网公安备 51140202000199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