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
  • 站内

二十大时光 | 在新征程上激发文化自信的深沉力量——党的二十大报告在眉山干部群众中引起强烈反响(四)

新闻来源:      

更新时间:2022-10-21 08:34:51

责任编辑:雷尧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连日来,全市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学习、深刻领会党的二十大报告。大家表示,在新征程上,要守正创新、锐意进取,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为眉山传承三苏文脉、弘扬东坡文化,奋力建设文化强市,进一步塑造坚定文化自信的“眉山载体”作出更大贡献。


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

筑牢文化自信自强基石


眉山是苏东坡“出生地、成长地、成才地、走向全国影响世界的发轫地”, 是三苏遗址遗迹最集中、最丰富、最具代表性的地方,见证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三苏祠可以看出我们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要坚定文化自信,中国有‘三苏’,这就是一个重要例证。”市文物保护研究所所长杨宇表示,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


“党的二十大报告让我们坚定了信心,增添了无穷力量!”10月16日,杨宇一边收看二十大开幕会直播,一边在笔记本上记录着自己的心得体会,同时思考下一步的工作如何展开。


目前,我市有“国保”“省保”“市保”“县保”等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00多处,通过考古工作新增可移动文物8万余件。如何更好地保护文化遗产、挖掘文化价值,离不开务求实效的扎实举措。“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做好眉山考古工作,探寻眉山文脉,厘清眉山历史,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倾情保护眉山瑰宝,倾心记录珍贵非遗,倾力做好眉山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杨宇表示。


“二十大报告指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犹如一座灯塔指引着我们前进的方向!”市文化馆文艺创作部主任刘璐认为,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就是要让文化之风润泽每一片土地、每一个角落。


1.jpg

话剧《苏东坡》巡演剧照。眉山日报全媒体记者 古良驹 摄


让人民群众从各类文化活动中丰富精神世界、汲取精神力量、提高文明素养。抱着这样的目标,市文化馆将立足文化优势、深挖文化潜力、打响文化品牌,加强优秀传统文化保护,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为眉山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当前,眉山围绕东坡文化这张最大的名片,坚持“以文塑城、以文化人、以文兴业、以文促廉”,把东坡文化融入城市建设,用东坡文化浸润城市文明,打造东坡文旅新热点,着力提升东坡文化影响力、文旅产品供给力、文旅产业竞争力。


“党的二十大报告多次提到文化自信、文化建设等内容,这为东坡文旅发展工作指明了方向。”作为一名基层文旅工作者,东坡区文广旅局旅游管理股工作人员张玉表示,将在未来的工作中奋勇前进,更加坚定文化自信、增强行动自觉,加强东坡旅游品牌宣传营销,讲好东坡文旅故事,整合资源,串联点位,开发打造精品研学旅游线,为提升东坡文旅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贡献力量。


“东坡文化”养家风

折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光辉


10月19日,眉山三苏祠博物馆,馆长陈仲文正忙着东坡书院公益阅读空间对外开放的事。据悉,该阅读空间将免费对市民开放,其中,关于三苏家风家教的书籍和资料成为当中的特色。


敬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念兹在兹。4个月前,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眉山三苏祠视察,指出要善于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治国理政的理念和思维,广泛借鉴世界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不能封闭僵化,更不能一切以外国的东西为圭臬,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


“谆谆嘱托,言犹在耳。殷殷期待,一以贯之。”陈仲文告诉记者,自总书记来川视察后,结合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推进文化自信自强的内容,三苏祠讲解员在讲解内容中,增加了向来三苏祠参观的孩子、家庭讲述苏氏家风家教故事,以及向党员干部讲解苏轼为官之道的内容。“我们争取以更丰富的形式、群众更喜闻乐见的方式来推动家庭家教家风的传播和建设。”陈仲文说。9月28日,三苏祠还启动了“是父是子——‘三苏家风进万家’主题展”活动,活动以流动展馆的形式进行巡展,同时配套开展了三苏家风家教讲座、举办三苏文化有奖问答等活动,让三苏优良家风进校园、进机关、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进企业。


“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苏轼《於潜僧绿筠轩》里的这句诗词,流传甚广。对于有“中国竹编艺术之乡”美称的青神县来说,这是人们生活环境的真实写照,其精湛的竹编技艺更是当地人世世代代的骄傲。


2.jpg

三苏祠首次高规格文物展览。


“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我们要把青神的竹文化,既外化于校园环境,也融入学习生活的点点滴滴,渗透进教育的全过程。”青神县南城小学校长李远勤说。青神竹编文化底蕴深厚,当地结合竹编技艺和文化,在全县各小学开设竹编课堂,获得了学生的青睐。“小时候,家后面是一片竹林,我是玩竹子长大的。”南城小学五年级学生旷佳艳举着自己编织的竹热带鱼自豪地说。


以“东坡文化”养家风,折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光辉。如今,眉山正锚定“一心三地”目标,统筹文化事业与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坚定文化自信,一体推进文化遗产保护、挖掘活化、教育传承、转化利用,着力打造东坡文化传承发展中心,建设全球苏学研究高地、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基地、知名人文旅游胜地。


坚定文化自信

不断增强东坡文化传播力影响力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这也是我们的努力方向。”市歌舞剧院董事长袁潇表示,讲好中国故事,需要拿出更多经得住时间检验、赢得百姓口碑的文艺精品。此前,市歌舞剧院在深挖东坡文化基础上,创作出《仕风》《千里共婵娟》等原创舞蹈作品。


“三苏文脉、东坡文化就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来源,也是我们面向国际社会,讲好中华文明故事的重要内容。”袁潇表示,今年的重点工作就是联袂中国东方演艺集团,倾力打造舞台剧《东坡》,以时代文艺之潮流融汇东坡文化之博大。“我们将继续把三苏好家风、东坡文化融入舞台剧目创作之中,发挥戏剧教育的基本作用。”她说,同时,将传统舞台艺术与数字传播方式有机结合,开展立体推广营销,让东坡文化走出国门,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作为守护者和传承者,我们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在肩。”市图书馆阅读推广部副主任张丹表示。


近年来,市图书馆将全民阅读活动和东坡文化结合,开展了“我读苏东坡”朗读会、“苏东坡传说”非遗讲堂、“东坡小书童·读城”等富有本土文化内涵、形式新颖、内容丰盈的活动,让东坡故里人人都可成为东坡文化的学习者、见证者、继承者,将文化自信根植于心。“市图书馆作为文化的传播载体,将继续讲好东坡故事,扛起文化传承大旗,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为眉山建设文化强市添砖加瓦。”张丹说。


如今,在东坡故里,文化可触摸,可捕捉。走进苏辙小学,浓郁的传统文化氛围扑面而来:大气精致的苏辙家风浮雕墙、随处可见的“三苏”经典名句和诗文、“四个自信”浮雕墙、象征“三苏”文脉的砚台小品、上千幅学生绘画作品、灵动的书法操、学生琅琅的诵读声……


“党的二十大报告是一份全面擘画未来、描绘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光辉前景的报告。”苏辙小学副校长岳自奎在认真学习二十大报告后表示,东坡文化博大精深、内容丰富,是课堂教学和校本教材的宝贵资源。下一步,学校将以“承三苏文脉,弘教育正道”为主题,打造鲜明特色的传统文化教育。“我们将在学校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以及三苏家风家训教育,形成传统与时代相结合的教育新貌。”他说,同时,培养师资队伍,编写传统文化教材,开展东坡文化宣讲,并组织三苏故事演讲、诗词书画比赛等文化活动,用东坡精神滋养青少年,扩大东坡文化的感染力、影响力和渗透力。


来源丨眉山日报全媒体记者 罗端 李幸 见习记者 周坤 邹波

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蜀ICP备09029749号-1 眉公网备:51140002000014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川)字第1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敬请告知!网友在本站发布的信息与本站无关或者不代表本站观点。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80003 联系电话:38166855 邮箱:msxwwb@163.com

川网公安备 51140202000199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