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
  • 站内

当前位置:

眉山新闻网

>

新闻

>

微信精选

苏轼与他的慈善事业

新闻来源:眉山网      

更新时间:2016-07-03 05:19:58      

责任编辑:



今人考证的“安乐坊”遗址
 

苏东坡塑像。

眉山网记者 张玉
 
核心提示
 
苏轼出生在温暖幸福的小康之家,自幼聪颖慧敏,博览群书,爱好广泛,良好的家风和优良的家庭教育让他养成了善良仁慈、宽容达观、嫉恶如仇的性格。苏轼敬畏生命,珍视健康,无论是在春风得意的仕途,还是遭贬谪后身陷尴尬的艰难处境中,一直对广大劳动人民的处境和疾苦给予同情和关怀,并想方设法给予支持和帮助,处处闪耀着人性的光辉,成了名扬四海的慈善家。
 
本期,让我们将目光再次聚焦苏轼,一起去探析苏轼和他的慈善事业!
 
耳濡目染
 
慈善精神融入血液之中
 
有着悲悯情怀的苏轼,一生为民着想,遇到对百姓不利的事情则坚决拍案而起,还坚持为老百姓做了许多好事,以至于一身屡遭贬谪,哪怕是这样,他也依然无悔。可以说,慈善精神已经深深地融入苏轼的血液之中了,而这和苏轼良好的家风,从小的生活环境以及接受的儒家思想教育是分不开的。
 
苏轼的曾祖父苏杲就喜欢默默帮助穷人,他家境殷实,经常悄悄到穷人家里留下一些钱财,又悄悄离开,并不图回报;苏轼的爷爷苏序也是个性十足,丰收之年喜欢存粮食,旁人以为他想找机会敛财,却不想在饥荒之年,他将储存多年的粮食分给受灾群众……古道热肠、乐善好施这些优良的家风,经过苏家人一代代的传承,通过耳濡目染,渐渐融入了苏轼的血液之中,其母亲程夫人更是身体力行为他做了很好的示范。苏轼在《记先夫人不残鸟雀》一文中记叙到:小时候自家的书房、院落中,竹柏丛生,杂花满院。美丽的桐花凤鸟三三两两飞聚于桐树上,与主人和睦相处,巢穴低得可随手摸到。邻里乡亲见状,惊叹不已。有一天,家中的一只花猫捕着了一只漂亮的桐花凤,可怜的小鸟在猫的利爪下拼命挣扎着,发出凄厉的叫声。虽然在苏轼兄弟的救护下,小鸟也未能幸免。苏轼手捧血淋淋的小鸟不知所措,小伙伴中有的吵着要烤来吃。这时,程夫人来了,当问明情况,便教育他们说,做人要有仁爱宽厚之心。这件事让苏轼终生难忘。
 
当然,苏轼的慈善精神还和他从小的生活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我昔在田间,但知羊与牛。”“先君夫人僦宅于眉,为纱縠行。”“蜀人衣食常苦艰”“吏民莫作长官看,我是识字耕田夫”……从这些诗词来看,苏轼小时候不是一直生活在城市里,儿时有着一段生活在农村的经历,并对在农村的生活经历难以忘怀。正因为如此,苏轼有机会了解农民艰难的生活,并对劳动者有着深切的同情,甚至是一股“本是同根生”的认同感。
 
有着对百姓疾苦的深切同情,苏轼还在父亲的引导下学习了儒家经典,熟读诸子百家之学,深受儒家“忠、孝、仁、义、礼、信”的影响,让他从小就有了仁爱之心,他尊敬老人,友爱兄弟,与人为善。在几十年的为官生涯中,慈善精神更是融入了他的血液之中,还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本思想,他坚信要把国家天下的事主持好,首先就要把民这个国家之本的事处理好,要固好民这个国本,一切从民出发,一切为民着想。国本固好了,民安则国安,民富则国强。因此,苏轼无论是在仕途顺利之时还是贬谪落难之际,他都竭尽自己所能,为民谋利,为民做好事。
 

如今的徐州,苏东坡主题的浮雕。
 

影视剧《苏东坡》放粮赈灾片段
 
一生行善
 
无私大爱造福百姓
 
苏轼一生行善,成了名扬四海的慈善家,始终有一颗悲悯之心,他走遍了半个中国,留下了一步一个深深的脚印。
 
苏轼任密州太守之时,当地正值天灾人祸之年,乱象频生,由于连年饥馑,百姓生命难继,许多人不得不忍痛把嗷嗷待哺的儿女抛弃道旁。有一次,苏轼与刘庭式沿着城墙根挖野菜,忽然在一丛枸杞旁发现一个用包裹裹着的弃婴。他心痛地捡起弃婴,抱回府中抚养,从中更深地了解到百姓生存的艰难。于是他下令州府的官员到野外去捡拾弃婴,自己也“洒涕循城拾弃孩”。
 
几天时间,州府中就收养了近四十名弃婴!苏轼把这些弃婴分别安排到各家抚养,政府按月给抚养费,两年内救活不少弃婴。两年后,他被贬黄州时,还把收养弃婴的经验传授给鄂州太守朱寿昌。因当时岳鄂民间有“溺婴”的恶俗,许多婴儿刚生下来就被放到水盆里淹死,出生晚的女孩几乎无一幸免。他建议朱寿昌依法禁止溺婴行为,并在黄州成立一个名为“育儿会”的慈善机构,动员人们捐钱捐米救助婴儿。他虽然囊中羞涩,也给“育儿会”捐了十千钱的善款。正是苏轼的体恤和关爱,不遗余力地行善,才让密州城从此后弃婴现象几乎绝迹,很多父母抱着孩子前来感恩。救活弃婴的事,已成为苏轼对贫苦百姓充满同情心的千古美谈。
 
在杭州,苏轼还怀着一颗慈善之心,急民之所急,开设慈善医院。原来,杭州是个水陆交会的大都市,人口密集,各地往来人口众多,是个容易传染疾病的地方,而且饥荒与疾疫往往一起来袭。于是,苏轼以防患为先,自己捐出五十两黄金,又向朝廷申请到两千贯钱,合起来开了一个病坊,取名为“安乐坊”,专门收治贫困病人。
 
苏轼在杭州期间,这间病坊医好了千余病人。苏轼在离任杭州多年后,这个病坊仍在,并从城中迁到了风景秀丽的西湖边上。直到苏轼去世后,这间病坊才改名为“安济坊”,仍然遵循苏轼留下的规矩。安乐坊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家慈善医院,关于苏轼在杭创设安乐坊一事在其自述《与某宣德书》、苏辙《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周辉《清波别志》以及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等史料中均有记载。值得一提的是,安乐坊及其运作模式引起朝廷的极大关注。1102年(宋徽宗崇宁元年),朝廷开始在各地设置安济坊,专为穷人治病。崇宁初年,安乐坊也改赐名安济,遂为官办。遗憾的是,安乐坊却没有坚持下去,南宋有人言:“朝廷定都杭州,沿湖造楼无数,唯独没有‘安乐坊’这类救民之所……”
 
可以说,苏轼平生总是怀着慈善精神关注着社会的福利事业,他晚年贬谪惠州时仍然在当地不遗余力地做善事。其实,苏轼在谪惠州期间是没有实权的,而且自身的处境也很艰难,但即使如此,苏轼仍上下奔走,为百姓做了许多好事。苏轼看到惠州府县两城老百姓因江湖所隔,渡船往来,十分不便,便建议地方官筹措资金修建了东新桥和西新桥,为此他弟媳——子由的夫人捐出了不少朝廷当年赐给他的金币。更让人感动的是,苏轼在忙于这项工程的同时,还做了一件特别受地方居民敬仰的事情——把那些无主的野坟骸骨重建一大塚葬之,重新埋葬之后又写了篇祭文,安慰那些无名死者。另外他还在城西修一“苏东坡放生池”,直到清末,当地士绅百姓还保留着在节庆之日去买鱼虾放生的风俗。
 
……
 
苏轼心怀慈悲之心,把老百姓放在心中,他每到一地都会做详细的调查,了解当地的实际情况,并根据实际情况解决老百姓急需的问题,尽自己所能做善事,不少人都将他当作慈善事业的骄傲,实属难能可贵。也正因为如此,老百姓也将苏轼放在心里,仍凭时间的风吹雨打,也冲刷不走人们对他的喜爱之情。而且在当今世界,也有不少人以苏轼为楷模,继续走着他未走完的慈善之路!
 
【注:本版照片皆为资料图片】【参考文献:《宋史·苏轼传》《苏东坡传》《大写三苏》《东坡全集》《苏轼为官之道》等书籍,以及相关专家研究苏轼慈善事业方面的文章。】


苏东坡一生为民,深受百姓爱戴。
 

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蜀ICP备09029749号-1 眉公网备:51140002000014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川)字第1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敬请告知!网友在本站发布的信息与本站无关或者不代表本站观点。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80003 联系电话:38166855 邮箱:msxwwb@163.com

川网公安备 51140202000199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