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网记者 李幸 文/图
冯一金和妻子正在收集秸秆渣。
近年来,本着“不见烟雾,不见火光,不见黑斑”目标和原则,彭山区加快利用产业调整和积极探索秸秆综合利用方法,秸秆处理成效显著,持续的烟尘污染已逐渐远去。记者日前在彭山区采访时发现,当地各乡镇秸秆禁烧和处理的一些新举措成效显著。
传统作物变蔬果
5000吨秸秆“不见了”
“今年的草莓卖得比较好,种下的柠檬树也有半米多高了。”在彭山区彭溪镇兴崇村,家庭农场主张籍友指着去年流转承包下来的土地告诉记者。张籍友承包的这片土地,位于成乐高速沿线,流转过后,这里有原来种植小麦、玉米等传统作物改种了草莓、柠檬、葡萄等水果。再过两个月,张籍友果园的葡萄即将成熟,有了之前的种植和销售经验,他对今年葡萄的大卖充满信心。
过去,在彭山高速公路沿线和机场周围,农业种植以传统的玉米、小麦等为主,如今映入眼帘的是连片的葡萄、蜜柚等,依托岷江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彭山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上下功夫,积极引导农民和业主转变生产品种和方式,从根源上减少秸秆产生量。据彭山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自去年以来,彭山区调整种植结构2.5万亩,减少秸秆5000吨以上。
推广综合利用
小小秸秆用处大
劳动节后,彭山区观音镇观音村村民毛云霞和丈夫抓紧时间,将自家的4亩油菜收获了。与往年不同的是,毛云霞将收获后留下的秸秆放在田埂边。“一部分秸秆直接就在田里腐化了,还有一部分政府会帮我们运走。”毛云霞说。
“彭山处理秸秆的方式,主要还是秸秆就地粉碎还田。近两年,我们也在利用产业调整和秸秆综合利用的方式秸秆。”彭山区环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记者了解到,在彭山区,各乡镇、村规划有秸秆屯田,村民可将秸秆放置在制定的秸秆回收处,这里的秸秆一部分将就地进行腐蚀处理。
记者从彭山区环保局了解到,今年,彭山区划定了4个秸秆综合推广利用试点,其中,观音镇的两个试点主要探索秸秆粗加工利用,锦江乡与黄丰镇则在秸秆制肥、作牲畜饲料上下功夫。此外,凤鸣镇、义和乡、谢家镇等乡镇引进业主,粉碎过程中烘干秸秆,送往成都等地作生物质烧料发电,发电所需的量可基本解决凤鸣、义和、谢家3个乡镇秸秆处理问题。
加强宣传引导
落实“四包”工作机制
在武阳镇,人们每天都会听到秸秆禁烧宣传车号召大家禁烧秸秆的声音。这里有支民兵巡逻队,每天都骑着摩托车走在乡间地头,为村民宣传秸秆禁烧。“通过近几年的宣传,武阳镇的乡亲们对秸秆禁烧有了一定认识,如今,武阳镇已经把秸秆禁烧延伸到户外禁烧,至今为止,我们还未发现违反规定的人。”武阳镇秸秆禁烧工作负责人游翎瀚说。“天天都看到民兵巡逻队的宣传秸秆禁烧,知道这对环境不好,所以我们都不会烧了。”武阳镇泉水村村民冯一金说。
同时,彭山区以相关部门为联动,区领导包乡镇、部门包村、乡镇干部包组、村组干部包田块的“四包”工作制度,明确联系单位、镇、村、组四级管理职责。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或承诺书,做到“人盯人、人盯地”。并成立巡查组、灭火队,全天候、全覆盖地巡查监督,确保无秸秆焚烧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