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来源:
更新时间:2025-09-02 10:27:59
责任编辑:张莉
今年9月10日,是我国第41个教师节。教师节即将来临,眉山市融媒体中心联合眉山市教体局,特别推出优秀教师系列专访。我们将走进校园、走近教师,聆听他们扎根讲台、潜心育人的动人故事,展现他们坚守初心、赋能成长的师者风采,以此致敬每一位点亮学生梦想、助力眉山教育发展的“筑梦人”。
8月27日上午,在清华附中天府学校初中部教学楼里,一个扎着利落马尾辫的身影正快步穿梭于走廊间,她就是C2024级年级组长曹立,要赶着时间点去参加全校大会,下午还要参加年级大会和班主任例会,为下一阶段初二年级数学教学计划提前部署。
曹立给学生上课。
这是曹立调任眉山的第二个开学季。去年7月,这位祖籍湖南,曾在新疆从教12年的骨干教师,被眉山天府新区的教育规划深深吸引:“看完宣传片那晚,我激动得没睡着。这里不靠题海战术扼杀孩子天性,正是我理想中的教育。”
“曹老师,这道题能不能多布置几套模拟卷?”在当天的数学年级组会议上,有教师提议加大习题量,曹立摇头道:“机械刷题只会扼杀创造力。我们得守住‘不把学生教死’的底线。”这句话背后,是她跨越三省的教育实践感悟。
“教育就是播种,不同土壤需要不同耕法。”曹立从抽屉里拿出一沓手写教案,每页边角都标注着学情分析:“眉山的孩子基础扎实,我们要在‘稳’与‘活’间找平衡。”自从踏上清华附中天府学校初中部的第一天起,曹立就紧紧抓住学校提供的优质平台,不断向清华附中本部以及集团校学习先进经验。
作为年级组长,曹立更是带领着年级30多位青年教师一起拼搏。当天年级组会议结束后,在年级办公室里,曹立和年轻教师们一起讨论开学后的教学方案。她耐心地倾听年轻教师们的想法,然后给出自己的建议和指导。“我们要不断学习,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才能更好地教好学生。”曹立语重心长地说。
每天,曹立都会坚持巡查早读、课堂、晚自习。在早读课上,她会轻轻地走进教室,看着学生们认真读书。在课堂上,她会仔细观察老师们的教学情况,发现问题及时与老师沟通。晚自习时,她会在教室里巡查,为学生们答疑解惑,处理突发情况。
“曹老师就是我们的榜样,她每天都这么辛苦地工作,我们没有理由不努力。”清华附中天府学校年轻教师范楠感慨地说。在曹立的带领下,年级呈现出积极团结友爱的氛围,教育教学成效显著,居于眉山天府新区前茅。
作为班主任,曹立坚持“教育不是雕刻模板,而是唤醒潜能”。她花时间和学生一起成长,用爱心和耐心去关爱每一位学生。课后,她会找情绪低落的孩子谈心,用温暖的话语化解心结;课余,为基础薄弱的学生制定专属辅导计划,利用午休时间答疑解惑,让每个孩子都能在关怀中找到前进的力量。
“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晓之以理、持之以恒”,这是曹立的座右铭。在她的精心培育下,班级学生不仅学业进步显著,更用行动诠释了“无体育不清华”的精神:运动会上,学生们相互鼓劲、奋力拼搏,多次斩获团体奖项;课间操时,队列整齐、精神饱满,成为校园里一道亮眼的风景线。班级里逐渐形成了团结友爱、自律自强、积极勇敢、乐观向上的良好风气,曹立所带班级连续三次获得优胜班级称号,深受各任课老师的喜爱与赞誉。
这种务实作风与责任担当,更深深感染着整个教师团队。青年教师冯欣格回忆,去年,曹立因交通原因头部、手部受伤,仍坚持到岗,完成当天的日常工作和教学任务后,才去医院治疗,“她说放不下400多个孩子。”
如今,在学校“青蓝工程”的引领下,曹立主动承担起培养青年教师的重任,累计开放示范课、研讨课50余节,手把手指导青年教师打磨教学设计、优化课堂互动。她还带领团队深耕校本课程开发,打磨特色课程,让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有趣。该课程不仅成为眉山天府新区教研示范案例,更多次在市级课程展示中获得好评,为区域教育创新提供了宝贵经验。
在这漫长的教育征途上,曹立用一颗赤诚之心,默默耕耘,无私奉献。课堂上,她是传道授业的引路人,用生动地讲解打破知识的壁垒;课后,她是学生成长的守护者,用温暖的陪伴驱散成长的迷茫。她的爱心、师德和匠心,如同一束光,照亮了学生们成长的道路,也为清华附中天府学校的教育事业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
来到学校一年多,她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始终把教育事业放在首位。家人偶尔抱怨她陪伴太少,她愧疚地笑一笑,转身又投入到教学工作中——为了筹备校本课程研讨会,她曾连续一周加班到深夜;为了帮助青年教师备好公开课,她放弃周末休息,反复和他们打磨教学细节。在她看来,“看到学生进步、年轻教师成长,就是最值得的事。”
在曹立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教师加入“追光”行列:年轻教师主动钻研教学方法,尝试创新课堂模式;其他班主任借鉴她的育人理念,更加关注学生的个性化成长;学科组形成了互帮互助、共同进步的教研氛围,学校整体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从洞庭湖畔到天山脚下,再至岷江之滨,这位教育“追光者”始终相信——唯有尊重生命的成长节律,方能育出顶天立地的人。
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蜀ICP备09029749号-1 眉公网备:51140002000014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川)字第115号 网站支持IPv6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敬请告知!网友在本站发布的信息与本站无关或者不代表本站观点。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80003 联系电话:028—38166899 网络侵权举报电话:028—38166899 举报邮箱:346536593@qq.com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