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
  • 站内

当前位置:

眉山新闻网

>

新闻

>

眉山新闻

眉山天府新区:仰望星空 “链”就产业高质量发展

新闻来源:      

更新时间:2025-06-30 09:37:15

责任编辑:李佳伦


奋进当“夏”。当前,眉山天府新区以卫星产业为主导,以“拼”的干劲、“抢”的状态、“实”的作风,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加快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特色产业集群效应不断显现,“链”上资源的有效整合、精准供给、协同发展爆发出强大活力,为眉山天府新区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动力。

奋力发展中的眉山天府新区。


“链主”发力 深挖商用卫星价值


6月25日,记者走进环天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环天智慧),了解这家本土成长起来的卫星企业为何被称为“链主”。

与传统意义的公司不同,这里没有生产线,没有机械的轰鸣声,也没有焊花飞溅的震撼场面,有的只是研发团队热烈的谈论声和电脑上各种算法、数据的一遍遍演示、推敲。企业文化墙上,各种“星”元素带给人满满的科技感。

通过卫星赋能“天府粮仓”建设。

“这是我们正在做的一个项目,涉及产值上百亿元。”环天智慧产品总监康若帆打开电脑,介绍起正在全力攻关的全省高标准农田项目。“目前,我们根据卫星遥感影像,通过AI解译,已完成全省高标准农田一张图的绘制,为高标准农田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环天智慧自2020年成立以来,已发射10颗卫星,完成“环天星座”第一阶段一期组网任务。

“目前,我们的卫星遥感数据已在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智慧农业、智慧林业、智慧水利、防灾减灾等行业发挥着积极作用。”康若帆介绍,如今,公司不仅具备构建卫星星座的能力,还实现卫星测运控和数据自主管理、自主运营。基于遥感卫星数据,公司开展定制专题服务和输出解决方案,为众多领域提质增效提供了新方式、新路径,自主可控的卫星资源是公司的重要核心竞争力之一。

在创新驱动下,环天智慧在航空航天赛道上跑出了加速度,G端核心业务已覆盖城市体检、应急管理、自然资源、智慧农业、国防安全、低空经济等领域,B/C端业务拓展应用服务于金融保险、户外文旅、矿产勘探、管网监测、电力巡检、地产评估等方面。

自环天星座在轨运行以来,公司已为全国10多个省市的60多个城市服务,面向各地政府及企业提供超过1500余次遥感数据支撑,累计获取遥感影像覆盖面积超过4亿平方公里,提供上百个应用场景。

前不久,“星耀丝路·智汇眉山”为主题的第三届眉山市卫星应用产业发展大会上,环天智慧发布了“星瞰河山·视界”智能时空数据引擎,并分别同哈萨克斯坦国家铁路公司、哈萨克斯坦kazaerospace公司、马来西亚Karuna集团签订了卫星应用项目合作协议,标志着公司卫星应用产业正式走向国际市场。

“我们正全力以赴深耕航空航天赛道,深度挖掘卫星遥感数据背后的经济价值,数据赋能,拓展卫星应用产业。”康若帆介绍,为提高科技核心竞争力,公司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夯实研发中心人才力量,形成了以技术人才为主的人才结构,技术人才占比超60%。

“星瞰河山·视界”产品发布。

同时,借助高校科研力量,环天智慧与电子科技大学-氦星光联卫星激光通信联合实验室建立合作关系,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合作共建“空间智能感知与大模型应用联合实验室”,与四川农业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合作,拓展人才力量……

以应用转化为导向,助推“星”产业蓄势起航。环天智慧2025年计划再发射10颗卫星,届时,在轨卫星总数将达20颗。到2030年,“环天星座”将完成50颗卫星组网,实现全球任意点30分钟重访、三天数据更新,“卫星即服务”成为现实。


“建链成圈” “空天经济”起势见效


近年来,眉山天府新区依托“成眉协同”的战略区位优势,以“链主”企业环天智慧公司为核心,通过“环天星座”10颗遥感卫星组网,依托云计算中心、科研平台及高端制造载体,已形成“研发-孵化-产业化”闭环,跻身全国商业遥感卫星数量第四城。在此背景下,中国西部卫星产业园应运而生,于去年12月30日正式开园。

“这是我们园区落户的首个卫星产业链配套项目,正在进行厂房装修。”6月25日下午,在中国西部卫星产业园项目经理卢九安的带领下,记者深入了解该产业园。

园区总建筑面积13.4万平方米,建设有科研办公楼、标准化厂房及人才公寓、培训中心等配套设施。从建设到落成,该产业园始终聚焦“卫星及应用”这一核心产业定位,为落实市委、市政府打造卫星应用示范城市的重要指示,以构建卫星高端制造园区为目标,全力打造眉山天府新区卫星产业生态圈。

产业园开园半年来,围绕“强链”“补链”“延链”,开展了一系列强有力的精准产业链招商。

深入研究国际及国内卫星产业发展趋势,绘制“产业全景图+招商作战图”,动态分析链主企业配套需求,锁定高附加值环节,明确重点招引的细分领域和目标企业清单。

依托眉山卫星产业专项政策、产业园专业化载体以及优越基础设施三重优势,为目标企业量身定制“一企一策”的解决方案;积极构建“龙头企业牵引、配套企业集聚、创新平台支撑、金融资本赋能”的产业生态圈;通过环天智慧开展链主招引,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专业机构的桥梁作用,开展平台招商、资本招商等多种模式,实现“引进一个龙头、激活一条产业链”的裂变效应……

目前,产业园已成功签约落地12家产业链上下游优质企业,此外还包括4个科研院校研发平台,总投资额超十亿。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企业包括国内领先的空间激光通信领域龙头氦星光联、卫星遥感数据处理与应用领军者环天智慧,以及商业化航天测运控、航天器在轨运管服务商航天驭星等。这些企业的入驻,初步构建了涵盖卫星研发制造、关键部组件生产、地面系统集成、数据应用服务等关键环节的产业生态雏形。而产业园也将建设从研发到成果孵化、转化、产业化的高标准平台载体,通过“一产、一园、一基金”模式,服务眉山天府新区构建卫星产业生态圈,打造国内商业航天新高地。

中国西部卫星产业园。

“目前,我们的招商团队正在积极对接一批极具潜力的目标企业,总数在20余家。重点瞄准的是产业链上亟需补强的核心环节。”卢九安介绍,为全力“补链”,产业园正积极洽谈如高精度卫星有效载荷制造、商业火箭发射服务配套、北斗/GNSS(全球卫星导航系统)高精度应用以及卫星物联网终端制造等领域的头部企业。这些在谈项目将进一步夯实产业园的产业链基础,提升眉山天府新区在全国卫星产业版图中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近年来,眉山天府新区抢抓商业航天发展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大战略机遇,把卫星应用产业作为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重要突破口,提档升级遥感卫星应用研究中心、空间智能感知与大模型应用实验室等研发机构,拥有核心专利近百项,发起的环天星座联盟成员已拓展至12家,可调动的商业卫星达到280颗,具备全天候、全天时、覆盖全球的对地观测能力,形成了“数据资源累积+产业建圈强链”的强劲发展态势。

随着一系列卫星应用产业项目的落地运行,眉山天府新区将成为全国唯一同时具备研发、测控、应用、数据收发全链条能力的城市。

记者感言

中国遥感应用协会发布的《中国遥感应用事业发展蓝皮书(2025)》初步测算和评估认为,我国遥感卫星及应用产业2024年的产业规模达到3000亿元量级。其中,直接效益超过500亿元,间接效益达到1000亿元,带动效益约1500亿元。

在这个科技与创新引领经济发展的时代,眉山天府新区既没有沿海城市的先发优势,也缺乏传统航天基地的积淀,却用短短几年的时间,实现了卫星产业“从无到有”向“从有到好”的华丽巨变。

从研发、转化,到制造、运营,再到创新应用,从培育一家企业到孕育一个产业,眉山天府新区作为西南率先发展卫星应用产业的城市,以应用转化为导向,助推“星”产业蓄势起航。

高标准打造中国西部卫星产业园正是眉山天府新区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举措,能够充分带动电子信息、新材料、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发展,有效赋能重点领域数字化转型。

逐梦商业航天,眉山天府新区“空天经济”起势见效。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眉山天府新区必将在商业航天的星空中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成为推动我国空天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书写出属于这片土地的辉煌篇章。


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蜀ICP备09029749号-1 眉公网备:51140002000014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川)字第115号 网站支持IPv6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敬请告知!网友在本站发布的信息与本站无关或者不代表本站观点。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80003 联系电话:028—38166899 网络侵权举报电话:028—38166899 举报邮箱:346536593@qq.com

川网公安备 51140202000199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