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来源:
更新时间:2025-04-08 09:43:45
责任编辑:
日前,教育部发布2024年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中小学生校外研学实践活动项目资金支持基地、营地评议结果公示名单,全国共有20个基地和32个营地入选。其中,眉山三苏祠博物馆成功入选“2024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中小学生校外研学实践活动项目资金支持基地”,这是三苏祠在研学方面继入选“四川省文博研学基地”“首批四川省文博研学课程推荐名单”之后的再一次“上榜”。
三苏祠,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的故居,承载着千年的历史底蕴与文化内涵。对于中小学生而言,这里是一座天然的知识宝库。为充分发挥博物馆教育功能,三苏祠近年来不断创新研学模式,通过情景教学、互动体验等方式,让青少年在行走的课堂中感悟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据了解,2019年,三苏祠积极响应国家研学教育政策号召,启动三苏文化研学品牌建设工程。为充分发挥三苏文化在培育中小学生人文底蕴核心素养方面的独特价值,组建由文史专家、教育工作者和研学导师组成的课程研发团队,精心打造了涵盖“三苏家风”“东坡诗词”“古建”等主题的20余门特色研学课程。
2022年-2023年,推出“是父是子——‘三苏家风进万家’”流动展,将优秀传统文化送进校园,通过现场流动展览+专业讲解,为中小学生讲述三苏故事,让家风文化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
2023年,举办“中国有三苏——眉山苏氏的家国情怀”主题展,以家风家教、家国情怀为切入点和聚焦点,多维度深层次解读三苏父子家国情怀及当代价值。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家国观、人生观,自觉将个人成长与国家发展紧密结合。
2023年,精心编写《中国有三苏 三苏家风家教》(中学版、小学版)课本教材,针对不同学段学生的认知特点,系统梳理了三苏家风家教的核心内涵。入选四川省中小学校本教材,并荣获第五届中国西部地区优秀教育图书三等奖。
2023年,联合人民教育出版社制作《课本中的苏轼》线上课程,以部编版语文教材中收录的苏轼作品为切入点,通过专家讲解,生动再现了苏轼的文学成就和人格魅力。
2023年,研发3D沉浸式公益研学课程《文曲星苏轼》,运用虚拟现实(VR)和三维建模技术,通过“场景重现+互动体验”的创新教学模式,让青少年穿越时空,亲身感受苏轼的文学世界。
2024年,央视少儿频道《大手牵小手》栏目走进三苏祠,进行专题录制,为全国青少年提供了一个了解三苏文化的重要窗口。
自2022年“苏娃讲苏府”红领巾志愿服务活动启动以来,三苏祠博物馆创新打造了传统文化传承与青少年社会实践相结合的特色平台,培育了一大批优秀红领巾讲解员,并开展“三苏故事讲述”“三苏家风传承”等活动400余场次,服务游客5万余人次。2024年12月,“苏娃讲苏府”红领巾志愿服务荣获第七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四川省金奖、全国赛铜奖。
2024年,针对中小学生开展系列研学活动:“唐宋八大家”系列活动、端午节主题活动、世界读书日活动、传拓技艺体验、诗词擂台赛等活动,实现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构建起常态化、系统化的传统文化研学机制。
2024年,“东坡大家讲”公益讲座已发展成为知名文化教育品牌,为全国中小学生学习三苏文化提供线上平台,已累计邀请20位国内知名专家授课。先后荣获四川省报纸副刊作品一等奖,2023年度眉山市政府“眉山新闻传播奖”。
“谢谢你,成为照亮我人生的一束光。”“我很想看看究竟是什么样的一个地方,孕育了这么有才、有趣、幽默又生动鲜活的灵魂。”“你教会了我乐观、豁达,教会了我明理、达情……”“世间的每一个人都能从你的诗词、人生际遇里重新感受人生,你在后人的品读中一遍遍地重新鲜活起来。”……这一封封饱含真情的研学感言,是三苏祠收到的研学反馈。“这次荣膺‘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基地’,我们既倍感荣幸,更深知责任之重。三苏祠将以此次入选为契机,秉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理念,进一步优化研学实践机制,让每位学子在文化浸润中实现研有所思、学有所获、旅有所感、行有所成。”三苏祠相关负责人表示。
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蜀ICP备09029749号-1 眉公网备:51140002000014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川)字第115号 网站支持IPv6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敬请告知!网友在本站发布的信息与本站无关或者不代表本站观点。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80003 联系电话:028—38166899 网络侵权举报电话:028—38166899 举报邮箱:346536593@qq.com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