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
  • 站内

当前位置:

眉山新闻网

>

新闻

>

眉山新闻

城市CP第二季丨东坡与郏县 从来处到归处

新闻来源:眉山日报      

更新时间:2023-07-14 08:20:12

责任编辑:雷尧


2023071406_pdf_00.png


“东坡先生,家乡人来看望您了……”前不久,在郏县采访期间,东坡区采访团在郏县三苏纪念馆老馆长丁清和的陪同下,在苏轼坟前共同种下从家乡的三苏祠带来的荔枝树,洒下从家乡带来的泥土与古井水。


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离苏轼苏辙金榜题名开启仕途人生的北宋都城汴京100多公里,距其家乡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1200多公里。由于“二苏”埋骨此地,郏县也成为东坡文化浸润的地方。


轼从眉州来

1037年1月,苏轼在眉州出生。1057年春,苏轼前往汴京(今河南开封)参加科考,就此开启传奇人生。


为何初出茅庐便能“名动京城”?为何能养成让无数人钦佩的人格魅力?回望苏轼来处——眉州,或许能窥之一二。


应有“天时”助力。


宋代作为中国历史上开明的王朝,文化艺术领域空前繁荣,多元的文人群体、艺术品位、生活风格都在这个朝代孕育滋生。


“地利”也不得不提。


眉州,自唐代即建孙氏书楼,至宋代,其藏书量达万册,得名“万卷书楼”;北宋初年,眉山已经成为全国三大雕版印刷中心之一;两宋年间,眉州出了886名进士,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进士之乡”和“人文第一州”。


“人和”更是显而易见。


唐宋八大家,苏家父子居其三。


父亲苏洵,《三字经》中“二十七,始发奋”的“苏老泉”,父子三人时常同题作文,互相切磋,一同游历名迹,拓宽眼界;母亲程夫人,劝夫以进,教子以学,持家以富,像沃土承托大树般,她以柔软而有力的姿态给予整个家庭滋养;弟弟苏辙,既为兄弟,亦是知己,两人一生相伴、诗文酬唱、患难与共。


“天时地利人和”,铺就苏轼的人生底色,同时也让他在眉州留下了诸多美好回忆。


蟆颐山。.jpeg

蟆颐山。


每逢正月初七,苏轼与弟弟苏辙便会前往蟆颐观游玩踏青。“江水冰消岸草青,三三五五踏青行。”苏辙的《踏青》记录着兄弟二人游览情形。


有一年中秋之夜,苏轼与友人相约夜登连鳌,共赏明月,吟诗共度中秋,望月吟诗“登鳌望月蟾宫近,寂寞嫦娥喜迎宾”,兴起,提扫帚挥就“连鳌山”三个大字。


还有苏轼时常前往登高拜塔的大旺山,这处眉州有名的“金榜题名”福地,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志士前去奉拜。


……


如今,900余年过去,东坡这座小城虽已焕然一新,但却处处有“苏”、迹迹留“情”。


三苏祠。.jpg

三苏祠。


苏家的故居,被一代代人精心保护下来,变成今日的三苏祠。俗世沧桑近千年来变化万千,而故人余韵却绵延悠长、广泽四方。三苏祠,承载着东坡文化之魂,是这日渐繁华的闹市中的一方清净,更是这座诗书之城的文化心脏,已成为东坡区一处独具魅力的旅游胜地。


传承弘扬三苏文化,东坡人殚精竭虑。


2020年8月18日,眉山三苏祠博物馆举办了“三苏父子青春照,可是你意中人”活动,发布了最新设计的三苏IP形象,采用“新国风”设计,在展示中华传统文化魅力的同时,添加了现代流行设计,还原了苏洵壮年时期以及苏轼苏辙两兄弟青少年时期的形象。在一些具体设计上,参考了文献及古今画作,结合三苏父子性格特点进行了艺术处理。譬如,对于风流倜傥、豪放不羁、多才多艺的苏轼,设计的是一字眉,发型全梳发髻,两鬓有编发,耳侧有碎发,衣服颜色选择的是象征光明、创造、趣味、青年、活泼向上、直接、冲动、精力充沛的橘色,借此来展现苏轼的意气风发、少年得志。


东坡印象水街。.jpg

东坡印象水街。


苏洵公园、苏母公园、苏轼公园、苏辙公园、苏堤公园、东坡城市湿地,东坡大道、文定街、栖云路、飞鸿路、清影路、芳草街、西子街、西林壁路……一座座公园、一条条街道,都饱含着故乡人对“三苏”的深情。


这座曾在苏轼记忆里烟火与诗书并济的小城,现已成为成都都市圈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里,开车抵达成都只需1小时,乘坐高铁抵达成都双流机场仅需20分钟。


东坡区吉香居车间内,工人们正在忙碌。(眉山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允浩 摄).jpg

东坡区吉香居车间内,工人们正在忙碌。眉山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允浩 摄


在这里,小菜坛里的泡菜不仅有着1500余年的历史,每年还创造出200多亿元产值。


在这里,整齐划一的高标准农田生机勃勃,正朝着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核心区进发。


在这里,泡菜食品、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3+1”主导产业蓬勃发展,先后成功入选中国西部百强区、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区、全国高质量发展百强区。


归郏仍少年

“苏轼(1037年-1101年),生于眉州,病逝于常州,葬于汝州郏县。”这是苏轼生平介绍中常见的一句话。


为何苏轼死后会葬于汝州郏县(今河南郏县)?从元代开始至今,历代不少学者具文讨论考证,然而未成定论,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说法:


其一,苏轼爱郏之山水,赞赏它美似家乡峨眉山,嘱其弟在他死后将之葬于此地。远自明清,近至当代,持此说者最众。


其二,苏轼、苏辙虽遇赦北归,但因长期遭贬而贫病交加,晚景凄凉。苏轼寓居之地常州(今江苏常州)、苏辙寓居之地颍昌(今河南许昌)距故里眉州(今四川眉山)千山万水,道途险阻,不论走水路逆长江过三峡,还是走陆路越秦岭行蜀道,均非易事。所以归葬故里之愿望终不获济。


其三,“二苏”葬郏是“以汴京东近,表恋阙之微诚”。据说北宋有一不成文的规定,出身中原以外各地的朝廷大员,死后可以在汴京方圆五百里以内选地安葬。


其四,苏轼遗嘱“葬我嵩山下”是因为苏氏子孙多散居在郏城、汝南、颍昌、斜川(今许昌苏桥镇)等地,离郏县小峨眉山较近,将来送葬、祭祀都比较方便。特别是他的弟弟苏辙、小儿子苏过,分别在颍昌、斜川定居。


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七月二十八日(公元1101年8月24日),苏轼病逝于常州。次年6月,其弟苏辙遵其遗嘱,将之迎葬于河南郏县小峨眉山下苏氏墓地。苏轼去世11年后(公元1112年,宋徽宗政和二年),自号“颍滨遗老”的苏辙卒于颍昌(今许昌一带),与苏轼葬于一处,伴兄长眠,称“二苏坟”。“二苏”之父苏洵此前已葬于四川眉州故里。200多年后,元朝至正十年(公元1350年)冬,郏县县尹杨允到苏坟拜谒,感“两公之学实出其父老泉先生教也”,遂置苏洵衣冠冢于两公墓地之间。自此,“苏坟”“二苏坟”始“三苏坟”。


“二苏”葬郏以及苏洵衣冠冢形成“三苏坟”,给中原大地注入了一宗丰富的文化财富。郏县“三苏坟”与眉山三苏祠,一南一北、遥相呼应,文化辐射大半个中国。


郏县三苏园。.jpg

郏县三苏园。


郏县三苏园里,三苏纪念馆、三苏坟、广庆寺、三苏祠、东坡碑林、苏轼布衣塑像、东坡湖……占地14万平方米的三苏园里处处都有“三苏”。


仰慕苏轼及“三苏”的人们,跨越时空阻隔,让“三苏坟”不光成为中原一景,更成为一个聚合情感的园子,一个文化的场域。


三苏园所在的苏坟寺村,已经静静地守护了三苏900余年。村里的小学名为“东坡学校”,最令人难忘的是,苏坟寺村很多村民家中都供奉着一尊“苏轼像”,在他们心里,苏轼葬于此是荣幸,苏轼也是他们的“守护神”。这里的村民,已经在骨子里把“三苏”当亲人。


令人感动的是,三苏坟所在的郏县当地百姓,以淳朴善良之心,崇之敬之、爱之护之,对“二苏”埋骨郏县,引以为豪。


走进郏县县城,亦可随处见“苏”。街道名、雕像……郏县人以简单却又坚久不摧的方式纪念苏轼。


而郏县这座中原县城,不止是苏轼的安息地,也是一代谋圣张良故里。


郏县产业集聚区.jpg

郏县产业集聚区。


作为平顶山市的北大门,郏县名片众多,主要可以概括为“一县、一都、两遗、四宝、六地、六乡、六绝”。“一县”,即千年古县。“一都”,即中国铸铁锅之都。“两遗”,即郏县大铜器、姚庄金镶玉两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四宝”,即有4个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宋大文豪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的安息地——三苏园(三苏祠和墓)以及全国保存最好的县级文庙——郏县文庙、万里茶路重要支点——郏县山陕会馆、中原地区第一红石古寨——临沣寨。“六地”,即全国知青文化发祥地、中国诗歌创作基地、中华诗词郏县研究创作基地、中国唐钧基地、“山儿西烟”基地、全国乡村文化联盟实践基地。“六乡”,即中国长寿之乡、中国书法之乡、中国诗歌之乡、中国郏县红牛之乡、中国美食之乡、中国大铜器舞文化之乡。“六绝”,即六种绝味美食,烧鸡、牛肉、饸饹面、茶水、三炖、豆腐菜。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这里年产铁锅7000万口,占全国的2/3以上,是全国最大的铸铁锅生产基地和聚散地。


归来之间

意气风发,从眉而来。魂归郏县,仍是少年。


三苏园里,一尊苏轼中年的布衣像,手握书卷,昂首挺立,面向西南。园内遍植古柏,枝繁叶茂、苍翠挺拔。在苏轼64岁的生命里,于这两座城市落下“起点”与“终点”。这两座城市也因此有了奇妙的缘分,可谓“生死之交”。


最令人称奇的是满园古柏的树干均向西南方倾斜。有传说是因“三苏”品德感动草木,草木皆随其心意所向,倾斜遥望家乡四川眉山,几百年来被人们称为“思乡柏”。


郏县三苏祠和墓早在1963年就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首批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一直没有专门的管理机构。为切实保护好、利用好郏县三苏祠和墓,1983年,郏县县委、县政府决定成立郏县三苏纪念馆,同时也彻底解决了郏县三苏祠和墓历史以来没有管理机构的现状。


如果从在东坡学校上学算起,郏县三苏园景区服务中心副主任兼三苏纪念馆馆长丁国辉和“三苏”结缘已经将近40年时光了。


郏县三苏纪念馆。.jpg

郏县三苏纪念馆。


郏县三苏纪念馆一成立,丁国辉的父亲丁清和便从郏县文化馆调任至离县城23公里远的三苏纪念馆担任第一任馆长。


行走在“思乡柏”林间,老馆长丁清和娓娓道来,“当年,我主动请缨任馆长,直到2000年退休。如今,我的儿子担任新馆长,咱们父子特别荣幸地接续守护了三苏父子近40年。”


为了让游客更方便地了解“三苏”,老馆长买来书籍研读,走访村民收集“三苏”典故、传说,自编了11首约1500字的三苏文化顺口溜。如今,这些顺口溜被讲解员广泛传诵。


三苏园中还有两地同款的“三苏祠”,祠中供奉着元代所塑的三苏父子泥塑像,至今已有600余年的历史。


清幽、古朴、雅致……从眉山三苏祠到郏县三苏园,虽远隔千里,但行走园中,心中却有相似的感觉流过,仿佛是三苏的特有“气场”,在其间润物无声。


润物无声在东坡学校里也可见一斑。


东坡学校以东坡文化为特色办学,东坡诗词、东坡典故、东坡书法在学校里随处可见。“比学功课更重要的是学做人,苏东坡乐观、开朗的秉性,希望能在潜移默化中为孩子们带来积极影响。”该校校长王广钦说。


课间铃声响起,一首熟悉的音乐响彻学校上空,孩子们纷纷跑到操场准备做课间操。


郏县东坡学校的孩子们齐唱《我爱苏东坡》。.jpg

郏县东坡学校的孩子们齐唱《我爱苏东坡》。


“这首歌就是《我爱苏东坡》!2017年我到眉山参加东坡文化节带回来的歌曲,老师们编了课间操,孩子们很喜欢,跳了好些年了。”王广钦说。


“我要唱支歌,唱给苏东坡。从小立大志,瑞莲吐新荷……”郏县孩子们日日唱跳着这首来自“三苏”故乡眉山的歌曲,两地的缘分或许就如这歌声般,因“三苏”而起,情深义重,悠长无期。


“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出自苏轼的词作《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如今,这首词已安慰世人900余年……


来源丨李鹊会 眉山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允浩

(图片除署名外,由东坡区融媒体中心、郏县融媒体中心提供)


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蜀ICP备09029749号-1 眉公网备:51140002000014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川)字第1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敬请告知!网友在本站发布的信息与本站无关或者不代表本站观点。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80003 联系电话:38166855 网络侵权举报电话:028—38166899 举报邮箱:421730596@qq.com

川网公安备 51140202000199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