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
  • 站内

当前位置:

眉山新闻网

>

新闻

>

眉山新闻

高考后如何做好心理调适?《守护成长 丫丫有话说》第28期来啦!帮你答疑解惑→

新闻来源:      

更新时间:2023-07-13 17:28:06

责任编辑:杨熹


高考结束,考生和家长似乎都松了口气。然而,从高度紧张到突然松弛、对考试成绩的不满意、理想与现实的差距等等,都会让考生出现一些心理波动,甚至产生心理问题。本期《守护成长  丫丫有话说》邀请到眉山市精神卫生中心的心理治疗师宋烨,一起关注“高考后如何做好心理调适?”


Q1

高考后,考生容易出现哪些心理问题?

【宋烨】放纵,过度补偿。一些考生认为高考结束便意味着“解放了”,得好好犒劳一下自己,弥补多年来的寒窗苦读。于是,有的学生报复式狂欢,通宵达旦地狂欢、上网、追剧等;有的则一睡好几天,生活作息规律倒置,必然会影响身心健康;还有的甚至染上一些不良习惯、误入歧途。有些学生因暑假过度放松,导致进入大学后跟不上大学紧张的学习节奏。

焦虑。悬而未决的高考成绩让一些考生紧张不安,在等待成绩公布的日子里,由于各种不确定性而变得焦虑。还有些考生的焦虑从考前持续到考后,担心自己没有考好,没有达到预期水准,担心不能上理想学校,从而有明显的挫折感,导致情绪不稳定、沮丧郁闷。一些平时学习成绩还不错的考生,也会因自我期待比较高、家长老师寄予厚望而导致热锅上煎焙的感觉更突出。对于心理素质较差的考生,其焦虑症状还会加重,会出现由焦虑到失眠,再从失眠到抑郁的情况。

抑郁。通常出现在成绩公布前自我感觉较差的考生和成绩公布后发挥失常的考生身上,表现为闷闷不乐,内疚懊恼,自责,睡眠差,情绪不稳,严重者出现自伤、自杀行为。

迷茫空虚。有些考生在高考前有明确的备考目标,在紧张的高考结束后,感觉失去了具体目标和动力,会感到不知所措,生活没有节奏,找不到方向,不知道接下来做什么,百无聊赖。于是,他们可能无所事事,整天昏睡,或是去寻找刺激或发泄产生冲动行为。

Q2

针对这些问题,如何应对?

【宋烨】高考后的心理问题会给考生身心健康带来不良影响。如何进行心态调适,缓解焦虑,以最好的状态迎接下一个人生阶段?这是考生和家长都需要认真对待的事情。

对考生而言,首先当然是好好享受放松,考完了可以暂时什么都用不想。热闹的同学聚会也好,安安静静独处也罢,自己喜欢就好,以此好好奖励自己这么年的努力和坚持,加好油,以便再出发。但考生们要知道,暂时的随心不等于绝对自由,一味“由着性子”看似自在,实则也非常消耗心理能量,所以要做到有节制的适度放松,避免过度放纵,学会科学的放松方式。避免暴饮暴食及晚上熬夜、白天睡觉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持正常的饮食睡眠。

考生们还可以花一些时间对中学时代进行回顾总结。高考后是人生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对过去的整理是考生开始大学生活的宝贵财富。理性面对考试成绩,不论结果怎样,都要明白高考只是人生中的一个节点,不能决定人的命运,没有过不去的坎,相信自己,积极发掘自身优点,相信人生有无限发展可能。多与家长、同学和身边的人沟通和交流,可以把负面情绪表达出来,获得心理支持。也可以把这些感受、所思所想用各种方式记录下来,成为未来人生中的宝贵体验。如果考生自我调节不能有效改善心理问题,要及时寻求专业心理咨询机构的帮助。

高考成绩固然重要,志愿填报也非常关键。考生要好好了解,多花一些心思研究自己想要报考的大学或专业近几年的录取态势,让考试成绩分尽其用。

哪个家长会不看重孩子的高考成绩,不为考试结果担心?但考试结束,成绩好坏就已成定局,无论孩子对成绩的主观感受如何,在等待成绩揭晓的日子里,家长既可适度关注,但又不要过度卷入,少问“觉得能考上哪个学校?”之类的问题。父母应该加强与孩子的沟通交流,把关注重点从成绩转移到关注心理健康上来,对孩子进行正面的心理引导。比如,可以与孩子交流自己当年高考完的一些体会,引导孩子从事感兴趣的活动等。

家长对孩子的态度要做到考前考后保持一致,切忌考后态度转变过大,避免过分冷淡、指责及过度关心给孩子带来心理压力。除日常生活、心理方面的关爱以外,可以和孩子一起学习、探讨关于社会、行业等的一些发展趋向。比如,共读一本书,读完一起交流,这也是一种引导。

万一孩子真的“考砸”了,家长不要一味打击、责备,要多角度对孩子进行鼓励,营造宽松的环境,要让他们明白高考的结束不等于人生的结束,高考的失败不等于人生的失败,帮助孩子找到他身上的闪光点。

考试之前的紧张备考,考试之后成绩的不确定性,或是考试成绩的不理想,这些让孩子本身压力就很大,容易对父母的“关心”表现出不耐烦,父母要保持适度边界,多一些理解、支持,少评价指责,帮助孩子回归平和的生活,恢复身心平衡。此时家长要有自己的生活空间,不要让孩子感到你比他还焦虑高,以免放大“问题很严重”之类的信号。要及时关注孩子情绪,及时疏导,必要时寻求专业人士帮助。

Q3

“准大学生”进入大学前需要做好哪些心理准备?

【宋烨】高考结束,很多“准大学生”即将迈入梦寐已久的大学校园。大家或许既盼望着人生即将展开新的一页,也有些忐忑不知如何面对陌生的环境,全新的人际关系……“准大学生”们可以先从心理上做好准备,以便更好地迎接自己的大学生活。

首先要避免不合理的期待,对大学生活少一些幻想。比如,此前老师曾说的“你们现在辛苦一点,上大学就轻松了”之类的话,避免心理落差。我们每个学习阶段都有不同的学习任务,不要认为考上大学就什么都不用操心,仍然要做好认真学习的准备。可以规划个人发展目标,制定具体计划,设想未来的大学生活,以便尽早实现角色转换。

合理规划假期生活,为大学生活提前做些准备。可以列一张兴趣清单,把那些以前想做却没有时间做的事情,去付诸实施,在这个过程中,也可结合对未来大学生活的预期做一些活动安排,既可以丰富自己的假期生活,又能与大学生活建立联结做一点心理准备。也可以参加社会实践,做义工、志愿者、打工等,做一些有意义的公益活动,学习到一些处理问题的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前了解大学生活,与学长、学姐交流,了解大学的方方面面,提前做好准备。尽可能学习独立生活的能力,避免进入大学后无所适从;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适度运动饮食,注重心理健康,以便更好适应大学的压力。

【结语】高考后,考生如何进行身心调适?“准大学生”进入大学前需要做好哪些心理准备?希望这份考生“心理调适处方”,可以帮助考生们健康、舒心地度过这个特殊假期。

如果您在家庭教育、亲子关系、权益保护等方面有什么问题,欢迎留言。《守护成长  丫丫有话说》将为您解答。



END

协办单位:

眉山市教育和体育局

眉山市妇女联合会

眉山市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特别鸣谢:

眉山市精神卫生中心

东坡区图书馆金龙分馆

来源 | 眉山日报全媒体记者 余毅 整理


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蜀ICP备09029749号-1 眉公网备:51140002000014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川)字第1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敬请告知!网友在本站发布的信息与本站无关或者不代表本站观点。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80003 联系电话:38166855 网络侵权举报电话:028—38166899 举报邮箱:421730596@qq.com

川网公安备 51140202000199号

分享到